银行股恐难背负大盘持续走强

2013年09月13日 09:36  中华工商时报 

  在银行股集体“暴动”助推下,沪指刷新年内单日涨幅新高,并突破2200点整数关口。

  一则优先股的消息成为银行股集体“暴动”的导火索,多只银行股涨停的盛况再现江湖。在业内人士看来,银行股累积了较多的反弹动能,但在市场大环境不好的前提下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试点优先股利好银行股

  2012年12月银行股集体大涨带动大盘快速反弹后,银行股又陷入了长达半年的沉寂,不少银行股跌回了起点。日前,在消息面的刺激下,银行股迎来了久违的大涨。农业银行浦发银行交通银行平安银行等银行股迎来久违的涨停,即便是涨幅最小的工商银行,也有超过4%的涨幅。“有传闻称,农行和浦发银行将作为试点首批发行优先股,消息面的利好是刺激银行股联袂大涨的主要原因,成交量大幅放大说明银行股吸引了大量资金介入炒作。”一位银行业分析师表示:“今年初银行股大涨后出现大幅调整,调整空间和时间都较为充分,同时从近期披露的中报情况来看,虽然银行股业绩增速出现下滑,但仍优于市场早前预期,银行股自身存在明显反弹动能,试点发行优先股的消息成为激活反弹动能的导火索。之前证监会称建立优先股制度开展试点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传出银行股试点优先股的消息,或许并不是空穴来风。”    有业内人士指出,证监会已经数次召集各大银行董秘,讨论银行通过优先股发行融资的可能性。优先股肯定是解决银行资本问题的一个办法,但现在有好几种方案,还需要等待细则出台,再研究是否可以采用。

  优先股对银行的好处,中金公司分析师认为主要有三点。首先,优先股将实质降低核心一级充足率要求,大幅减轻银行普通股股权融资压力。目前中小银行的核心一级充足率和一级资本充足率要求分别为7.5%和8.5%,大银行的要求再分别提升一个百分点,至8.5%和9.5%。由于优先股可以计入其他一级资本,因此,就实质降低了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要求至7.5%和8.5%。其次,大幅减轻银行普通股股权融资压力。根据中报数据,考虑优先股发行后,静态测算上市银行的股权融资缺口将由之前的862亿元降为0,农行、中行、浦发、民生、华夏均将收益。最后,将每年银行内源性风险加权资产增速提升2个百分点。中小银行的风险加权资产的最快增速将由之前的15.2%提升至17.4%;对大银行进行类似测算,其风险加权资产的最快增速将由之前的13.9%提升至15.7%。

  短线走势还看银行“脸色”

  “即便优先股传闻成真,对银行股的实际影响仍有待观察,银行股或面临调整。”某私募人士讲到,“银行股联袂大涨绝非易事,虽然出现利好消息,但由于单日涨

  幅过大,透支过多银行股反弹动能,炒热热情褪去,银行股或将出现快速调整。中长期来看,银行股的基本面仍是影响板块走势的最重要因素。中期银行股业绩超出市场预期,但由于对下半年的业绩增速市场存在分歧,目前还难言银行股彻底走好。”

  之前市场普遍预计上市银行中期净利润同比增长12%,目前来看,16家银行股净利润同比增长达到13.6%,明显高出市场预期。国泰君安证券[微博]分析师邱冠华表示,五大行增长12.9%,超预期1.4%;股份制增长15.2%,超预期2.3%;城商行增长19.3%,超预期2.3%。业绩超预期主要归因于净息差企稳、中收快速增长超预期;邱冠华还预计2013年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长为12%。

  华泰证券分析师许国玉则表示,银行股估值深度反应了市场的悲观预期,已跌至历史低点,具备良好的防御性优势,配置意义凸显。并且短期的经济反弹有助于推动银行板块估值回升,历史数据显示,宏观经济复苏阶段,银行板块一般可以获取较好的相对收益,所以期待宏观经济复苏的拐点确认。

  对于大盘而言,银行股可谓是牵一发动全身。银行股“绑架”大盘背后,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在银行股大涨推动下大盘出现急拉走势,短期继续强势走高动能不足,如板块出现调整将导致大盘也随之出现调整,短期大盘出现震荡或不可避免。

  (李永学)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叙利亚同意交出化学武器换取西方不动武
  • 体育第12届全运闭幕 广东男篮惊魂胜辽宁夺冠
  • 娱乐李天一同伙律师曝5人串供 称反正是嫖娼
  • 财经上海自贸区获批催涨区内房价:一夜涨10%
  • 科技旅行者1号成首艘飞出太阳系人造飞船
  • 博客个税沦为工资税:中产收入阶层最受苦
  • 读书才子佳人更多情:民国惨烈的出轨纠纷
  • 教育高校网帖招募处女大学生献血供医学研究
  • 罗天昊:达沃斯为何远离天津
  • 杨涛:从银行房贷紧张看地产金融创新
  • 齐格:李嘉诚先生与政治的距离
  • 陶冬:中国经济企稳 改革仍是必需
  • 叶檀:养老金改革不能让国民老无所养
  • 刘杉:中国经济第二季是多雨季
  • 龚蕾:金融危机五周年的思考
  • 潘英丽: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正确方向
  • 安邦智库:中国城市经济面临全面转型
  • 谢作诗:为何中国劳动收入占比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