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市场研究 > 《证券导刊》2005 > 正文
 

赢在2005--鸡年操作手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05日 15:48 证券导刊

  引言:春天将至,转机终现

  自2001年6月股市步入熊市,似乎跌势无边无际,似乎跌无止境,股市长时间的低迷,使其中积存的各类问题已无法继续掩盖下去,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负面影响已从券业内部向整个金融业扩散。可以说,04 年是券业问题总爆发的一年。屋漏偏逢连夜雨。宏观调控的重拳出击,更使股市雪上加霜,股指不断创下近三年来的新低,最终形成利好麻木,利空重挫、信心消沉的市场局面。到2004 年未,市场的悲观气氛到达近三年以来的极至。05 年的希望恰恰就在于04 年对问题的充分暴露和利空的充分反应当中。

  我们认为,在诸多因素的促进下,05年股市市场化改革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其所依托的宏观大环境和股市内在的小环境初现好转迹象,尽管不能希望诸多的问题在05年完好解决,股市难以形成突破之势,但却有望走出低谷。

  宏观篇:

  2004年,宏观调控,券商危机,清查违规-----犹如砸在股市头上的三座大山,促使指数从1780的山顶上飞流直下500尺,至今压得指数趴在千三的位置抬不起头,虽有“国九条”之远水,但依然救不了积重难返的股市的近渴,展望2005———

  有多少利好值得期待

  宏观背景:基本结论:调控初显成效, GDP增长率有所回落, 通胀压力减缓, 预计升息幅度在0.25~0.5 个百分点, 汇率会保持稳定, 但形成机制有所突破。

  一、关于2005 年的宏观经济走势

  与2004 年相比,2005 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有所回落,预计为8.0% - 8.5%,主要是受固定资产投资明显降温的影响。预计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 14%,出口增长15% - 18%,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5 - 16%,广义货币增长14 - 16%。受粮食价格涨幅和部分过热行业的投资增幅双双回落的影响,预计2005年通胀趋势压力有所减缓,居民消费物价涨幅为3.0 - 3.5%。

  二、关于2005 年的利率走势与汇率问题

  我们认为,2005 年人民币加息压力仍然存在,但总体来看,加息幅度十分有限,预计2005 年内人民币利率将上调0.25 -0.5 个百分点,2005年第一季度再次加息的可能性比较大。这主要是考虑到通胀压力有所减缓。

  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与预测:从长期趋势来看,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继续扩大,但预计2005年人民币汇率将继续保持稳定,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将有所突破。一是人民币汇率走势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不存在被严重低估的问题;二是人民币升值不能解决中国对一些贸易伙伴的顺差问题。对于重视维护经济和政治稳定的中国政府来讲,维持目前汇率政策更符合中国利益,放宽人民币汇率浮动区的时机还不成熟。

  三、关于2005年宏观调控

  对2005年的宏观调控,有两个基本判断:

  一是2005年宏观调控压力仍然存在,宏观经济政策总体偏紧,但是宏观调控力度将小于2004年。

  二是2005 年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土地政策等三大市场化调控手段将密切配合.

  1、货币政策

  由于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日益提高,国内金融改革已进入了十分关键的时期,2005年中国货币政策将面临重大挑战。关于2005 年货币政策走势,我们认为:

  第一、货币政策将担当宏观调控的主角,特别是在总量调控和反通胀方面货币政策将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2005 年中国货币政策总体偏紧。

  第三、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将有所突破。

  第四、人民币利率面临再次上调压力。

  2、土地政策

  2005 年土地清理整顿政策取向分析与预测

  虽然宏观调控的阶段性目标已达到,但中央表示宏观调控不能放松。土地市场整顿将是2005 年宏观调控重要手段之一。

  土地改革政策取向分析

  第一、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是由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的,调控的重点,主要从建设用地总量、土地供应结构和不同区域的土地供给三个方面严格土地供给。

  第二、改革和完善土地管理制度。

  第三、将更为重视土地政策与货币政策等其他宏观调控政策的配合。

  第四、合理利用市场进行资源配置,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2、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将逐步转型,即由积极转向中性。与紧缩性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有所不同,所谓中性财政政策,就是财政政策收支保持平衡,不对社会总需求产生扩张或收缩的影响。就当前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而言,对中性财政政策的基本要求是不对经济运行带来扩张性的影响。其取向分析,一是在支持重大改革举措出台中追求“中性”,将新增财政收入和国债收入重点投向于支持重大改革举措的出台。二是在结构优化中控制或压缩支出规模。三是迅速启动新一轮税制改革。

  从以上分析,我们看到,2005年宏观调控更多的是强调市场化手段的综合运用,行政干预色彩逐渐淡化,与2004 年相比,2005 年宏观调控对资本市场的负效应将有所减弱。

  四、股市制度化、市场化建设力度加快

  在2004年政府启动了新一轮的制度建设周期后,2005年仍将继续是政策力量偏大的时期,政策将对二级市场走势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证券行业种种问题的充分暴露以及其负面影响的向外波延下,2005年从制度上解决股市问题的迫切性大为增强,这可能会促成三个直接效果:

  ◆ 政府解决证券业问题的决心与勇气已经加大,动作可能加快,股市政策将可能直指制度性的问题,旨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不是往年一般意义上的救市政策。

  ◆ 但是考虑到现在券业极其脆弱的承受能力及其对整个金融业的负面影响的扩大,明年不太可能出现大利空政策,有利于股市制度进一步完善、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政策将居多。

  ◆ 股市政策的不确定性并不在于政策本身,而在于政策意愿与实际效果间的差异。

  2005 年股市政策的基本脉络及可能出台的政策

  我们分析认为,今明两年股市政策的基本逻辑是:在保持市场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通过推进市场主体改革和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以夯实基础、维护信心,加快制度变革。

  ◆ 稳定前提:证券市场的改革和发展必须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否则将无法承担起应有的历史使命。但稳定不等于不波动,不等于管理层不敢承担必要的改革成本。

  ◆ 夯实基础:不断提高我国证券金融机构和市场整体的抗风险能力,为大力发展我国资本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包括:清理整顿证券机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等。

  ◆ 维护信心:切实加强监管,实现规范运作,防范和化解风险,最大限度地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最大限度地”保护而不是完全保护,反映了中国金融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有限赔付制度。

  ◆ 制度变革:从制度建设上逐步解决历史积累的问题,消除阻碍市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建立新的机制,主要体现在国九条中所涉及的内容,如股权分置问题、发行市场化、融资渠道的拓宽、金融创新等。建立新的机制,不在于现有制度上的打补丁,而重在建立新的机制。其中最令市场关注的就是股权分置问题。

  在这个基本思路下,2004 年下半年股市政策是着重围着解决券商治理问题而展开,那么,2005 年股市政策着重解决问题的目标是什么呢?我们认为,05年政府将会继续强力推出一系列的与股市制度性建设相关的政策措施(见表1),股权分置问题将是其中的核心。这些政策将进一步夯实股市的未来基础,增强股市后劲。

赢在2005--鸡年操作手册

  [1]  [2]  [3]  [下一页]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