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02日15:01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11月2日消息,今日两市再次陷入弱势走势,盘中伴随多次恐慌盘释出,沪指回到3100点附近盘整,创业板走势恶劣,回吐昨日涨幅,盘中刷新周一低点。热点依旧集中在少数几个板块之上,总体而言市场情绪谨慎,黄金股受益大涨。午后,三大股指依然呈现低位震荡格局,沪指尾盘再度下行,3100点盘中一度失守。

  截止收盘,沪指报3102.73点,跌幅0.63%,创业板报2146.40点,跌幅1.38%。个股再度分化,整体跌多涨少,两市800余股上涨,涨幅5%以上的有近百股,30余股跌4%以上,个股分化可见一斑。成交量方面,两市昨日成交4838亿,今日两市合计成交5440亿,较昨日放量。

  板块方面

  股权转让强者恒强,国栋建设嘉麟杰金力泰天马股份威华股份四川双马武昌鱼焦作万方襄阳轴承等多股涨停,板块内个股全线大涨;

  黄金股得益国际金价飙涨,午后大发神威,金贵银业涨停,中金黄金秋林集团、湖南黄金等多股大涨;

  开板次新股热度不减,恒康家居顾家家居通用股份联得装备华锋股份等涨停;

  高送转炒作角度不断变化,今日溢多利煌上煌名家汇涨停,高伟达彩虹精化等盘中活跃。

  市场观点

  华泰证券:市场情绪回暖与财新PMI数据超预期回暖有着较大关系。从刚刚披露结束的上市公司三季报来看,企业盈利情况的好转有望传导至股市,预计市场未来将温和上行。目前市场的资金面依然比较平衡,尽管资金大规模入市的条件尚不具备,但在“资产荒”的背景下,尤其是在房地产实施调控之后,部分在一二线城市被限购的资金中,有少部分资金流入了股市。所以,短期宏观流动性偏紧并不会影响A股资金面的平衡。未来如果企业盈利和市场风险偏好同时回升,或出现明显的增量资金入场现象。

  兴业证券:此时,若过度聚焦于当下,容易错失机会或损耗收益,不妨把目光放长远一些,立足中期进行布局。A股有看长做短的传统,但此前市场对中长期“看不清”,只能选择在短期因素间纠结。根据最近路演的状况,已有不少投资者敢于忽略甚至利用短期波动,以中期的维度和逻辑选股持股。从中长期全球大类资产配置的视角,A股在全球及国内均是性价比较优的资产。后续,可以按照“改革”、“稳增长”、“绩优”三条主线按图索骥。

  国金证券:尽管上周末海外负面信息较多,会引发一定的市场震荡,但是站在当前的时点,断言A股反弹行情结束稍显过早,目前依旧维持2900点至3200点区间的判断,相对看好11月中上旬之前的市场表现。市场风险偏好不具备趋势性回升、亦不具备趋势性下降条件,存量博弈仍是主要格局。这是因为,一方面受制于美国加息预期、国内货币短期内不具备宽松条件、大规模解禁潮等因素,使得行情向上存在天花板,3200点上方趋于谨慎;另一方面,指数做空动力显然不足,“高抛低吸”仍是大资金操作原则,且四季度不确定因素主要集中在11月中旬之后。因此,有部分资金会在“真空期”选择参与阶段性博弈。

  东北证券:经济数据、联储加息、政策态度三个因素在四季度窗口期的组合仍然偏有利,经济数据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联储加息扰动边际减弱,政策态度显示对经济增长仍然关注,并且年底政策落地有望带来主题热点。市场虽然仍处于存量资金博弈模式,存量资金对成交继续扩张的支撑空间缩小,但在环境有利的支撑下市场存在较强韧性,股指在反复之后仍然有望延续修复。存量资金博弈模式下的板块轮动模型显示,非银金融和有色板块从成交占比指标和趋势循环指标来看是近期性价比较好的配置选项。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李子聪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此时换美元小心被二次伤害

过去四十多年里,美国经历了非常重要的几个周期,对于投资者来说,最近一次能够抄底美元的机会实际上已经错过。从美元指数看,最近一次抄底美元的机会是在2010至2011年,目前看美元存在二次上涨的可能,前提就是其他货币的崩溃。

人民币不会也不该大幅贬值

此轮人民币贬值的压力是自我实现的预期在起作用。应对这一措施,短期内必须坚定地管理投资者预期与资金流动。中长期来看,必须从现在开始采取切实措施,逐步调低中国的货币存量,从根子上稳定中国的金融。

为何德国对中国投资态度突变

“德国作为商业重镇之所以如此强大,是因为政界和经济界有个互不干涉的传统,这就保证了商业活动的独立性。如果德国政府对中国投资筑篱盖墙,只会让自家企业懒惰。”

东北地区已陷入“资源诅咒”

营商环境恶化实际上是东北经济困局的一种表象,是结果而非原因。之所以出现营商环境恶化这一结果,是因为“资源诅咒”、劳动力外流和人口老龄化、体制机制滞后等掣肘性因素的存在。东北要实现振兴,需正视与解决好这三大掣肘性因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