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5日11:22 投资快报

  记者 杨帆

  本报讯 昨日公布的经济数据引人关注,9月CPI、PPI涨幅均超预期。CPI同比上涨1.9%,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PPI同比上涨0.1%,四年半来首次由负转正。经济数据反映出经济基本面在逐渐好转,一些重要行业出现向好的曙光,这对股市形成重要支持。昨日沪指实现七连阳,追平今年最长连阳记录。市场走势给出的信号是股市蓄势待突破,未来更乐观。

  深港通起航在即 证监会发布相关规则

  深港通起航的时间点越来越近。10月14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宣布,证监会发布《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参与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指引》(下称《指引》),点明适用范围布置除了港股通,还扩展至已经开展首场境外路演的深港通。

  国庆节前,证监会曾发布并实施《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若干规定》,对沪深交易所、证券交易服务公司等市场主体的职责做出了说明。昨日发布的《指引》明确了证券公司、公募基金管理人开展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下港股通相关业务有关事项的具体要求。

  《指引》整合了原有证券公司、公募基金管理人港股通相关监管文件,总体上与证券基金经营机构沪港通相关监管要求相一致,同时将适用范围扩展至包括深港通在内的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此外,针对深港通推出后港股通出现两条买卖盘传递通道,投资者“港股通”交易可能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指引》要求证券公司切实做好投资者教育、风险揭示等相关工作,更好地保护“港股通”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指引》还提出,稳妥有序开通投资者交易权限,合理设计内部考核指标,确保具有明确意愿、资产规模符合要求、投资经验丰富、对香港证券市场有充分认识的客户参与港股通交易,不得片面追求开户数量与客户规模。

  市场对于“久闻楼梯响”的深港通翘首以盼多时。10月13日,深港通全球路演在香港举行,对于深港通将于哪天开通的问题,港交所总裁李小加表示,深港通开通日期将是11月中旬以后的星期一。对目前的深港通准备工作,深交所副总经理王红表示,内部准备工作早已开始,两边交易所和结算公司已经全部准备就绪,但市场主体(券商)还未准备好。10月17日至11月9日将进行全天候全市场仿真测试,周末时间进行全网测试,预计11月中旬,全市场技术系统可以就绪。

  经济数据持续好转 对股市形成重要支持

  昨日公布的经济数据引人关注,9月CPI、PPI涨幅均超预期。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9%,涨幅在8月1.3%的年内低点基础上反弹了0.6个百分点。同期,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0.1%,四年半来首次由负转正。

  对此,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9月CPI回升,PPI首次转正,表现超出预期。9月蔬菜鲜果价格同比上涨对CPI影响较大,随着瓜果蔬菜供应逐步稳定,且猪肉价格跌幅放缓,未来通胀可能趋于稳定。PPI同比近55个月首次转正,表现显著好于预期。目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主要反映了供给侧的逻辑,表明去产能政策取得一定成效。受供给收缩影响,上游大宗产品价格上涨;下游房地产与基建加速也带动需求回暖,企业去库存进入后期。分项看,9月生产资料同比0.1%,自2012年2月以来首次转正,其中加工工业、采掘工业均同比转正,分别为0.1%和2.1%。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称,9月CPI同比上涨1.9%,预期1.6%,前值为1.3%;PPI同比上涨0.1%,预期-0.3%,前值-0.8%,这个数据大幅超预期。他认为原因是有部分消费品价格及部分服务价格上涨的因素,也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原因,反映出稳增长的成效初现,也表明国内工业行业供需矛盾有所缓解,一些重要行业出现向好的曙光,这对股票市场形成非常重要的支持作用。

  除了CPI、PPI数据外,10月19日统计局将公布9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月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等一系列经济数据。值得关注的是,下周三统计局还将公布三季度经济数据。由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预期GDP同比增长6.7%,与2016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6.7%的水平持平。总体来看,2016年前三季度经济处于弱势稳定,但投资需求驱动力的切换与增强,对实现全年GDP同比增长的“回稳”影响尤为显著。

  沪指实现七连阳 蓄势待向上突破

  PPI的首度转正可以看做是重要变化,这表明经济基本面在逐渐好转。对股市来说,这无疑是个很好的预期。昨日沪指尾盘上行翻红,收出日K线“七连阳”,追平今年最长连阳记录,周涨幅近2%。截至昨日收盘,沪数报3063.81点,微涨0.08%;深成指报10759.68点,微跌0.26%;创业板指报2194.23点,跌幅0.65%。沪市全天成交1638亿元,深市成交2598亿元,两市合计4236亿元。

  指数呈现七连阳走势,说明大方向依然向好。对于后市,海通证券指出,从窄幅波动的持续时间来看,目前基本达到了历史极限值。未来波幅怎么演变?向上扩大的概率更大。从市场走势特征来看,遇多重利空不跌反涨,说明大部分利空已被消化,底部区域从1月底的2600点、5月底的2800点,已经被逐步抬高,向下打破需要很大的新利空,目前没看到迹象。如果把视野放的更广一些,放眼全球来看目前A股其实并不贵。目前中国A股的市值占GDP比重为76%,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加上所有海外中资股,比重为88%,而全球平均值为92%,美国目前为131%。其次,相比海外,A股市场估值绝对水平偏高,但考察现在的PE所处的百分位水平(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分位数),中国主板为16%、中小板为51%、创业板为35%,美国标普500为59%、纳斯达克为43%,A股相对位置不高。此外,企业盈利筑底中,逐步走向改善。房市调控长期有助大类资产配置偏向股市。

  股市本身反应未来、代表未来,市场走势给出的信号是,这是一个更乐观的未来。

  《投资快报》发自广州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宋真真 SF020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限购之后房贷还会不会快速增长

对普通老百姓而言,一方面可以积极借助个人住房贷款更快地实现买房梦,更好地改善居住质量;另一方面要科学使用贷款等手段,将个人和家庭的杠杆率控制在合理水平。一般而言,每月还款本息总和不宜超过月收入的50%,最好控制在三分之一以内。

IMF为何调高中国GDP预测

西方媒体唱衰中国的耸人听闻的报道,和IMF所作的“美国经济将强劲增长,中国经济将严重放缓”的预测两相呼应,导致这样的判断在西方大行其道。然而,10月初IMF自己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却无可置疑地证明,IMF年初的这些预测是完全错误的。

港股市场将迎来持续投资机会

随着深港通的推出,沪港深三地统一大市场即将建立,机构投资者将迎来极佳的投资机遇。在国内流动性充裕、资产荒进一步加剧和人民币贬值预期强化的背景下,内地大量资金将加速南下,港股市场短中期将迎来持续的投资机会。

用债转股国企混改可一箭三雕

债转股是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契机。以债转股的形式实现国企混改是一箭三雕的举措,既推动了国企改革,又降低了经济的杠杆率,而且还为民间资金提供了一个投资机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