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制糖行业:糖价下跌难掩相对低估 分析(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1日 13:46 顶点财经

  此外,冻害也影响了部分农民对甘蔗的种植积极性,我们了解到南宁郊区的农民有将甘蔗改种花生,其原因在于花生收获早于甘蔗,而且不需料理,同时不会受冻害影响不至于白忙碌一年。除了花生外,油料、木薯等其它农产品对甘蔗的替代也不容忽视,因为可用于甘蔗种植的土地已经余地很小。

  国际基金的影响

  相对欧元及大多数货币,美元一贬再贬,基金最信赖的保值工具就是农产品,一是因为农产品价格比较低,同时在当今,农产品除了其本身的性质外,它还有工业属性,它的消费弹性不大所表现出的刚性需求特点。此外,农产品也开始显露出其金融属性。这是因为买农产品,包括糖,及其期货,对冲通货膨胀和美元贬值对市场造成的意义远比糖本身的意义大得多,这也是糖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全球的基金都认为糖上涨的幅度还不够大,仍有余地。

  此外,由于糖价上涨较快,糖企在套期保值过程中产生的差价无法对冲时只能由糖企自己来补时,导致了一边倒行情,即使是糖过剩也还是没人卖期货。这也是原糖价从10美分涨到15美分没有阻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国内期货市场的糖交易也是热火朝天,惊心动魂,在消息称浙商在白糖期货上在去年下半年就布局完成,盈利7-8亿,使国内某糖贸易企亏损10亿出局。也有迹象表明,国内基金十分看好糖类公司。

  继续看好糖类公司

  尽管国际糖业组织(ISO)不久前将对2007/08年度全球糖市过剩预期由去年11月预计的1110万吨下调至930万吨,2007/08年度全球糖产量预计达到1.684亿吨,仍然大于1.591亿吨的消费量。供大于求局面仍然未变。国内供需仍然存在争议,受冻害影响供大于求的局面面临扭转,本榨季供求缺口预计达100万吨。尽管前期糖价大幅上涨,但由于糖的属性发生改变及与其它农产品的比价效应没有发生任何改变,且冻害及其它因素对甘蔗种植的影响深远,维持甘蔗种植长期来看仍然面临挑战。国际基金出于保值和避险的目的对糖类投资有增无减,且糖企在套保中面临的新问题也加剧了单边市的形成。因此,我们认为糖类公司近期的大跌实际上只是回调,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买入良机。维持对制糖业“强于大势”的评级和对南宁糖业、贵糖股份和广东甘化的“买入评级。

[上一页] [1] [2] [3]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