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混业经营涌动 金融控股渐行渐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9日 12:06  证券日报·创业周刊

  本报记者 马红雨

  2月18日,中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京揭牌,中国银行自此正式成为同时拥有银行、基金、证券及保险公司的金融控股集团。在此之前,中国银行在海外设立全资附属的全功能投资银行中银国际、建设银行与摩根士丹利合作成立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工商银行与香港东亚银行合作建立工商东亚金融控股公司,这已标志着向全能型金融控股公司的转变,预示着中国的金融业正逐步迈向混业经营。

  金融控股公司在全球方兴未艾

  金融控股公司起源于美国,原名为银行控股公司,它是美国金融业为了绕开分业管制而进行的一种组织形式创新,是在美国银行业同监管者长达七十年的博弈中逐渐形成的。1927年通过的《麦克法登法案》(McFadden Act)含有对跨州设立分行的限制性条款,这激发了多家银行控股公司(Multiple Bank Holding Companies)的不断创立。1956年,美国颁布了《1956年银行控股公司法》,该法案的颁布使当时美国的许多银行控股公司都放弃了其非银行业务的子公司。由于《1956年银行控股公司法》仅适用于多家银行控股公司,没有对单一银行控股公司(One-Bank Holding Companies)的限制性条款,所以美国许多大银行都利用这一法律漏洞大力发展单一银行控股公司,从事跨州银行及非银行的业务活动。

  为了弥补法律上的漏洞,美国国会于1970年通过了《1970年银行控股公司修正法案》,该法案把适用于多家银行控股公司的监管规则扩大到了单一银行控股公司,但该法案对跨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未加限制。于是,银行控股公司便通过在各州设立子公司的形式,从事一定范围的非银行业务,从而达到了扩大银行业务的目的。到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共有银行控股公司近7000多家,其资产规模约占全美商业银行总资产的近90%。

  世界金融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发生在1998年4月,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宣布合并,组成“花旗集团”。这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起企业兼并案,合并后花旗集团的总资产达到7000亿美元,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租赁等全方位的金融业务于一身。客户到任何一个花旗集团的营业点都可以得到储蓄、信贷、证券、保险、信托、基金、财务咨询、资产管理等“一条龙”式的金融服务,这种“金融超市”式的全方位、多角度的服务方式和理念是在金融业掀起了一场风暴。随着《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出台,花旗集团所引起的这种新的组织、制度、方式的变革得到了法律的认可与保护。

  目前广为接受的金融控股公司(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的定义,是国际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证券联合委员会和国际保险监管委员会在1999年2月发布的《对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原则》中提出的。其基本含义是,金融控股公司是多元化经营的金融集团,金融业在集团业务中占主导地位,所属的受监管实体至少明显从事两种以上的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

  随着新经济的兴起、经济和金融的日益全球化,特别是金融竞争的日趋激烈,金融机构间的跨行业、跨国界收购、合并,以及金融机构的多样化经营,金融集团化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潮流,各国纷纷修改法律,以支持金融机构混业经营,金融控股公司通过收购兼并,扩大其业务范围、充实资本规模,已经成为主要西方国家开展跨行业经营的主流模式,形成了许多超级金融控股集团,如花旗集团、汇丰集团、美国银行集团、摩根大通集团等。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