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家电行业:家电下乡政策撬动了农村市场(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8日 13:30 顶点财经

  我们认为,扩大农村消费,家电下乡政策的提出正当其时。(图3-图4)

  国内消费率持续下降,最终消费率从2000年的62.3%下降到2006年的49.9%。

  人民币持续升值,2007年人民币升值幅度达6.4%,且还处于升值周期。

  欧美的家电消费数据显示,增速略有下滑趋势,这样出口形势并不十分乐观。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家电生产国和出口国,主要家电产品产能很大。

  国内通胀与人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制造成本优势在逐渐减弱。

  我们认为,此次家电下乡试点工作有5大特点:“限价”、“招标”、“标准”、“直补”、“定位”,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试点的力度,而四川、山东、河南三省分别根据各自实际情况下发实施细则,在实施具体操作上有所差异。针对近期试点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货源紧缺、虚假宣传、搭车牟利等问题,我们估计政府将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实施细则的设计和修改。试点三省的具体操作方法不同,对于以后选择最优的推广步骤是有参考意义的。

  3.分析下乡家电中标情况——流通企业,中标价格

  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代理了家电下乡试点的招标工作,于07年12月20日公布了中标公告,共有15家生产企业的197个型号的产品中标。其中彩电42个型号,冷柜35个型号,手机44个型号,生产厂家均为6个;冰箱76个型号,包括8个厂家;流通企业31家/次。我们将中标情况列于附录。

  就流通环节而言,中标流通企业主要为传统家电制造企业,也包括家电连锁的国美、苏宁、区域电器销售商的联合体。(表5)。长虹、海尔、海信、新飞和康佳的销售网络均在三省中标,显示较强的农村市场渗透能力,可以看出这正与其品牌占有率是相对应的。我们认为,相当长时间内,家电企业的自建渠道在三四级市场仍将具有明显优势。

  我们注意到,目前中标流通企业(包括联合体)仅18家,而试点三省的销售网点合计接近2万,且不断有新的销售点加入。(表6)。流通企业进入家电下乡销售网点应是长期趋势,我们认为后期家电下乡政策极有可能导致三四级市场渠道整合。

  尽管下乡家电的大多数型号是专供农村市场的,不过我们还是从部分可比型号发现,中标价格比市场价(网上报价)略低,一般低大约5%-10%。加上13%的补贴,农民实际可享受的优惠在20%左右。

  中标价格为市场终端价格,我们估计企业在招标时已经考虑了利润率水平,我们估计对生产企业的毛利率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4.农村家电消费现状分析

  历年各产品的城镇保有量明显高于与农村保有量,说明农村购买力与城镇还存在明显差距。毕竟,尽管近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持续增长、住房条件改善、农网改造完成、用于耐用消费品的支出也在持续增加(图6),但是大多数省份人均现金收入仅在3000-4000元,我们认为这是限制农村消费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对保有量与收入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既然保有量与消费习惯(倾向)、家电消费条件等有关,那么不同地区居民的家电消费也应该呈现不同特点,我们对不同省份的家电(冰箱、彩电)保有量与收入水平等也进行了分析。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