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银行业:面临多重考验 静观机会出现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6日 08:49 顶点财经

  国都证券 李少君

  核心观点

  1.对于银行业给定新增贷款规模的前提下,影响银行业净利息收入的最主要因素则为净息差。如果准备金率的提高使得银行将具有较高收益的资产结构转换为相对收益较低的资产结构,将对银行的收益产生影响。

  2.次贷对于我国银行业的直接影响不大,即使持有次贷头寸最大的中国银行,其损失区间为75-89亿元人民币,对于其净利润(剔除该因素)的影响不超过15%,美国各项经济指标显示其经济增长减缓,且有可能出现经济衰退。这将通过影响我国出口来对我国GDP增速产生减缓的作用。出口放缓导致的GDP可能的增速放缓将对我国银行业产生间接但是甚远的影响。

  3.解禁小非减持或对股价产生较大的杠杆性影响。这对面对解禁高潮的银行业是一种考验。解禁股东的减持可能性与股东的性质密切相关,我们认为在估值合理的前提下,对于具有较高成长性的银行、解禁股东为财务投资者较少的银行、具有鲜明经营特色业务稳健的银行遭受减持的可能性较小。这一类中包括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

  4.地产行业贷款质量恶化的两个前提条件为贷款利率迅速上升,还款能力下降;房地产价格迅速下降,导致抵押资产价值迅速萎缩。虽然现阶段利率出现了上升,但是从房地产价格运行的态势来看仅仅出现增幅放缓的迹象,更没有表现出迅速下跌的态势,所以在这样的条件下对银行房地产行业贷款质量密切关注是必要的,但仅由此认为该类贷款会导致银行业资产减值损失准备大幅上升为时尚早。

  5.对于银行行业,应当充分认识到各种因素对上市公司真实价值和投资心理的不同影响,对于能够影响到银行业盈利能力的事件和经济环境和虽不会影响银行盈利能力,却通过影响投资者投资心理而影响到银行股价的条件进行客观地甄别。对于受到小非解禁、次贷影响和地产担忧而股价超跌的银行股,应当密切关注。

  1宏观调控紧缩:影响需客观判断

  对于银行业产生影响的政策主要包括从紧的货币政策,具体表现为信贷规模控制、信贷增速控制、利率与准备金调整等。信贷控制政策主要包括规模控制和增速控制两方面。其中对2008年规模控制从去年四季度至今并未发生更加严厉的调控。但是信贷增速控制则在今年或由按照季度控制改变为更加严厉的按照月度控制。这一点体现了货币当局对于2008年信贷控制的坚决态度。虽然2008年一季度新增信贷的迅速反弹与2007年年底的紧缩有关,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年底贷款是一年中的低点是银行业运行的规律,且从历年年底数据来看,数据相差并不悬殊,次年年初贷款增速也从未超过6000亿关口。2008年1月份达到了2000年以来破纪录的8009.12亿,是流动性过剩与2007年以来调控政策相作用的结果。压抑的贷款需求与从紧的信贷控制预期导致1月份集中性放款爆发也是可以理解的经济运行逻辑。将贷款规模与贷款增速双重控制相结合来看,如果市场形成的普遍预期是今年对于3.62万亿的贷款规模控制严格的话,按照季度审核和按照月度审核的制度改变将不会对银行业绩预期产生大的负面影响。结合企业贷款需求较高的现实,更加严格的信贷控制政策则在贷款规模不能打破的前提下增强了银行放贷的溢价能力,取消贷款优惠、向下浮动以及增加对特定行业特定贷款群体的利率水平则无疑扩大了法定基准利率条件下的净息差。

 [1] [2] [3]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