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累股证成魔鬼漩涡 中国新兴富豪投诉洋管家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2日 02:22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王芳艳

  投诉“洋管家”

  私人银行,不是私人开办的银行,是为富人提供的“管家”服务。通常门槛非常高,资产达到100万美元以上才能有资格被服务。

  大多数私人银行的服务都有一幅完美的图画:为客户量身定做管理资产的产品,安排出国旅行,提供艺术顾问服务;还有着眼于“富二代”的计划,为富人子女举办金融夏令营,让他们学习税务、投资、管理财富知识。

  这也是中国新兴富豪之一林英(化名)最初的想象。林所在的圈子里有许多她的同类人,他们是中国公司到海外上市后造就的富翁阶层,他们移民了,并把财产留在海外,为了增值保值,他们几乎都成了境外私人银行的客户。

  直到最近,接二连三传来的坏消息,让她对自己的私人管家开始产生怀疑。

  林英通过ING亚洲私人银行购买了一种衍生品-----KODA,在今年1月的港股股灾中,她的上百万美元财产被深度套牢,现在正以每天超过3000港元的速度在蒸发。

  “明明白白亏钱没话说,但我感觉是被愚弄了,我要请律师起诉,要找香港证监会去投诉他们。”林英开始和荷兰ING私人银行交涉。

  和“私人管家”的KODA赌局

  2007年年中,经朋友介绍,澳门居民身份的林英成了ING亚洲私人银行的客户。

  10月,一个极具诱惑力的产品——KODA让她迅速下单。“客户经理在电话里告诉我,当时华能国际在9.2港元左右,通过KODA,我以后都可以按照便宜大概15%的价格,以7.83港元进行收股,每天收2000股,当股价涨到9.43港元就停止了。”

  这个产品就是“Accumulator”(累股证),全名是KnockOutDiscountAccumulator(KODA),一般由欧美私人银行出售给高资产客户。累股证其实是一个期权产品,发行商锁定股价的上下限,并规定在一个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以低于目前股价水平为客户提供股票。

  在2007年下半年,香港的私人银行中,有七成以上的客户购买股票是以KODA形式,在衍生品合约下通过发行商购入的。

  2007年8月后传出的直通车消息,带动了港股、H股暴涨,许多股票动辄一天上升3%-5%,甚至更多。刚刚签下的KODA合约数日内(有时是当天)便因股价升过合约价而自动终止。投资者不仅得到正股上升3%的好处,还享受到20%的折让价,一次过赚到23%。

  在林英的产品起始日11月1日后的一两个月里,港股在火热的牛市中继续攀上悬崖。华能国际在7-9港元之间上下波动,林英赚了一笔。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报道:

    累股证成大户杀手 任志刚称将调查错误销售

    累股证巨亏 港上市公司主席输了数十亿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