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投诉私人银行洋管家(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2日 02:22 21世纪经济报道

  每天蒸发几千港元

  但魔鬼笑到了最后。2008年1月,美国次贷风暴触发全球股灾,港股一泻千里,华能国际跌破7港元,之后持续急跌。

  就在这时,林英大吃一惊地发现:按照产品规则,在股票跌破7.83港元后,她仍然必须在7.83港元的价位上收股,只是每天的数量达到了早些时候的两倍,即4000股,并且要持续收购一年。

  她的帐户开始亏损,短短几个月蒸发了几十万港元。

  她这才明白,这种产品因其杠杆效应,在牛市中放大收益,熊市中放大损失。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经济学家陶冬在其博客里揭示了KODA投资者的惨状:据估算股灾前,香港有近4000亿港元的KODA合约,绝大多数股价跌破行使价,三成以上被迫平仓。

  “在Accumulator产品上,赚钱最多的是发行商,衍生品的利润率极高。”陶冬说,其次是私人银行。投资者在一般情况下也赚钱,不过如果股价升得太急,合约很快终止的话,只能收到一个月的积累股份,但是至少有20%多的利润。

  而一旦遇上股灾,便要收下两倍的股份,而且一收就要收一年。投资者经常是赚十次,但可能一次损手就赔光所赚。最糟糕的情况是,如果市况急剧恶化,万一抵押不足被迫斩仓时,便应了“I kill you later”的说法。

  不用签字的合同

  在付出了代价之后,林英认为,除了自己投资不慎外,私人银行应该负有责任。

  尽管KODA这个衍生品相对复杂,但整个销售和交易过程看上去非常简单。

  客户经理在电话里告诉她这个产品的情况,10月31日客户经理的助理向他确认交易,几通电话之后,就开始了百万美金的产品交易。

  11月1日交易开始后,按照银行方面的说法,他们在这一天给林英寄出了书面的产品合同,这个合同包括了所有的产品信息和风险。但林英说她并未收到11月1日寄出的这封信件,即使有这个信件,一般也要很长时间后才能收到。而交易在11月1日这一天已经开始。

  事实上,整个交易主要是在电话里进行。林英始终没有与私人银行签订KODA产品的具体书面合同。ING认为,在香港,口头协议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双方的分歧发生在风险提示方面。

  林英认为,当日客户关系经理只讲了产品的好处,没有提到致命的一点:KODA产品要持续一年时间。“客户关系经理当时介绍产品的讲话他们都有录音的,可以证明这一点。”

  客户经理则在今年4月底通过EMAIL回复她,在11月1日寄出给她的华能打折累积股票产品合同中,已揭示了本金损失风险。这一合同并不需要客户签字确认,客户如有异议,可在收到合同后14个工作日向银行提出,否则视为已接受合同。

  而对11月1日寄出的合同,由于林英称并没有收到,显然,她也没有在14个工作日内提出异议。“没有异议,就是接受合同。这我也是事后才知道的。”林英说。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