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6日21:22 新浪综合

  “云锋有鱼杯”港股模拟大赛火热开赛,报名交易即有可能赢取60万大奖!【点此报名】

  来源:微信公众号 香港交易所脈搏/HKEx Pulse

  红背心、大哥大、热闹的交易大堂,是香港证券业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涉及交易大堂的港片经典场景,也是不少内地投资者对香港证券市场的最初印象。

  香港交易所于1986年启用交易大堂,高峰期曾有逾1,200名俗称“红衫仔”的出市代表落场交易。但随着科技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交易所参与者选择在自己的办公室进行远程电子化交易,今年以来每日平均只有约30名出市代表落场交易。

  在交易大堂内进行交易的时代将于10月底画上圆满的句号。香港交易所计划重新改装现有交易大堂及展览馆场地,建设一个具代表性的金融地标,传承使命、与时俱进,继续推动香港金融市场的发展。明晚,香港交易所将在交易所展览馆将举办“交易员大派对”,与市场各界嘉宾及交易员在交易大堂共聚。

  市场风云变幻,交易大堂见证了香港证券业的历史变迁。让我们一起回顾这段历史,共同继续为香港的繁荣发展努力。

  1986年前

  香港证券交易所成立

  香港的证券交易最早见于19世纪中叶,但直至1891年才出现第一家正式的交易所,最初的交易使用黑板粉笔进行记录。随着香港经济的快速发展,上世纪七十年代形成了香港证券交易所、远东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及九龙证券交易所四家交易所鼎立的格局。

  1986年

  联交所正式开幕,交易大堂启用

  1986年3月27日,香港证券交易所、远东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及九龙证券交易所四家交易所于收市后正式停业,由四所合并而成的香港联合交易所(联交所)于同年4月2日于中环交易广场开始运作。位于交易广场的交易大堂运作首日,恒生指数收市报1,603.27点,成交2.26亿港元。10月6日,联交所正式开幕。当年于交易大堂工作的出市代表超过1,200人。

  1987年

  全球股灾

  1987年10月期间全球股灾,一名香港经纪留下的悲伤画面。

  1993年

  证券交易开始全面电子化

  1993年11月1日,联交所正式推出自动对盘系统,输入的买卖盘自动按轮候中的价格及时间先后次序对盘成交。香港证券交易开始全面电子化。

  1993年

  首家H股公司上市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H股于1993年7月15日上市,成为首间在香港挂牌上市的H股公司,拉开了此后中国企业在港上市大潮的序幕。

  1996年

  证券交易首次透过场外终端机进行

  第二代自动对盘系统推出,证券交易除了可经交易大堂终端机进行交易,也可经安装在交易大堂外的终端机进行。

  1997年

  亚洲金融危机

  1997年底席卷亚洲的金融风暴,香港成为主战场之一,经过风暴洗礼后的香港砥砺前行。

  2000年

  香港交易所上市

  联交所与香港期货交易所实行股份化后,于2000年3月6日与香港结算合并于单一控股公司香港交易所旗下。香港交易所于同年6月27日以介绍方式在联交所上市,成为世界首批上市的证券交易所之一。

  2000年

  推出第三代自动对盘及成交系统

  2000年10月23日,联交所推出第三代自动对盘及成交系统(AMS/3),证券商可使用自设系统来为投资者提供网上交易服务。

  2006年

  交易大堂翻新

  2006年1月16日香港交易所启用翻新后的交易大堂,交易面积由翻新前的26,000平方尺缩减为12,200平方尺,交易柜台由906个减少为294个,但交易大堂的功能更加多元化,新设了展览馆、会议厅、传媒采访区及新闻直播室。 

  2007年

  恒指创历史高位

  2007年10月30日,恒生指数收市报31,638.22点,创历史新高。

  2015年

  港股创成交记录

  2015年4月9日,港股成交达2,939亿港元,创历史新高。

  2017年

  交易大堂正式关闭

  香港交易所将重新改装现有交易大堂及展览馆场地,把它建设成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金融地标,传承推广香港证券业的使命、 用于举办仪式、展览、会议及投资者教育活动,继续推动香港金融市场的发展。

责任编辑:白仲平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