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25日09:03 新浪港股

  新浪港股讯 据香港信报报道,市场高度关注港股推行实名制,有传香港证监会(下称证监)将于下月发表咨询文件,就中国证监会(下称中证监)可实时监控“沪股通”及“深股通”的投资者身份识别码(ID)收集市场意见。据了解,中港两地证监会高层曾召开会议,本港证监会在会上突然提出“对等待遇(equal treatment)”,要求内地投资者买卖港股时,证监亦可即时监控北水买家身份。据悉双方对监控“互联”尚未达成共识,但证监仍会先行公开咨询。由于早前的上市架构改革咨询,证监备受各界批评及压力,并作出退让,今次实名制咨询相信也会如履薄冰,将低调进行。

  盼与内地对等 拟下月咨询

  本报8月率先报道,中证监要求日后所有中港互联互通落实的大前提,是香港必须于明年推出股市实名制,及研究使用法人机构识别编码(LEI)系统,然后才会继续研究“ETF通”、“新股通”及“期货通”等机制。

  中资基金引述内地交易所消息称,两地证监会9月初于上海证交所开会,讨论多项双方合作备忘录,中证监表明态度希望香港明年可落实实名制,证监同时提出,基于对等待遇协议,要求港方应有权实时监控经由“港股通”买卖港股的内地投资者资料。据悉中证监一直未有打算把实时监控系统与香港共享,双方未有达成共识。

  消息人士透露,证监提出对等待遇,是希望咨询时获得更多市场人士支持,否则若是“单方面(中方监控沪深股通)”或“先北后南(日后再谈‘港股通’监控)”,都难以获得市场普遍支持,尤其是上市架构改革咨询,已让证监受了深刻的教训。据悉证监在实名制咨询期间,会避免被指引导市场意见。

  至于两地证监今次雷厉风行推实名制,主要是忧虑国际金融大鳄透过沪深港通操控A股,而且这些大鳄买盘中,有不少内地大炒家及私募基金藏身其中,手法被形容为“出口转内销”,而这些内地被称为“牛散”的庄家,可操控的资金动辄10亿元人民币计。

  金融界料影响中资券商客

  立法会金融服务界议员张华峰认为,如果在港买卖A股采用实名制,估计对中资券商客户影响较大,对华资中小行客户影响有限。

  香港投资基金公会行政总裁黄王慈明则称,了解及支持监管机构的政策意图,但希望监控的穿透程度不宜过深,例如只落到哪一家基金公司进行买卖,而不要深入至基金公司旗下哪一只基金进行交易。

  A股早就施行实名制,股民开设证券户口时均获配身份识别码,与该人士的身份证编号挂钩,中证监在监控A股出现异常买卖时,可以实时从识别码查出投资者身份证资料,据悉证监亦希望可以看到“港股通”股份交易时的识别码,令双方在交易时段收集怀疑问题交易讯息, 收市后可即时向对方索取,大大缩短现时香港要向券商索取资料的调查时间。

  香港证监会主席唐家成早前透露, 正与中证监研究在沪深港通推行实名制,满意进度。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亦说,两地互联互通推行实名制,“一户一码”属最好的监管制度,令内地A股市场的监管极具效率。

  投资者学会主席谭绍兴表示,倘若只有买卖A股才纳入实名制,相信问题不大,当局只为对境内及境外的A股投资者一视同仁,加上只有官方可接触投资者的资料,不会产生严重私隐问题。

  谭绍兴认为实名制不会影响欧美投资者参与A股的意欲,例如美国市场虽无实名制,惟在当地的税务制度下,官方一样能够掌握投资者交易资料,对大户来说,只要买卖举动不为市场所察觉,便不成问题。

责任编辑:白仲平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