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金融报

  自从纳入“港股通”标的,港股上市公司美图公司近日受到市场热捧,股价短短几日翻倍,一度涨到23.08港元/股的高位。而后,随着港交所和香港证监会的询问,股价大幅调整。分析人士认为,对于美图公司的概念炒作,内地游资嫌疑较大,这也显示出加强完善“沪港通”与“深港通”监管的必要性。

  “港股通”成交放量

  3月6日,美图公司纳入恒生指数开始生效,并调整纳入“港股通”标的。次日大涨11.68%,收盘价11.28港元/股。之后几个交易日一路上涨,3月20日盘中一度涨到23.05港元/股,翻了一番多,随后两日出现巨幅调整。

  分析人士认为,美图这种接连拉升后冲高回落的走势,是A股市场较常见的庄家做盘手法,内地游资炒作嫌疑较大。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2014年、2015年12月31日的年度及2016年6月30日,美图累计亏损分别为8030万元、19亿元、41亿元、63亿元。但在概念炒作方面,美图公司除了“港股通”新秀概念,还兼具人工智能、美国上市同类公司的比价效应等。

  从3月20日成交数据看,美图通过“港股通”(包括“沪港通”与“深港通”)的成交额达13.13亿港元,占当天总成交额的34.6%。从前几日看,其“港股通”成交金额也在逐步放大,至3月20日达到峰值后回落。

  有媒体报道,“香港证监会及港交所近日罕有地向部分券商发信,索取透过‘深港通’交易的美图及顺丰控股的事务历史记录,包括参与买卖的客户资料”。分析人士指出,港交所向券商索取资料查询的着眼点在于交易规则的执行,如是否有错单交易等。香港证监会则是从法律及从业人员的专业操守调查,看是否存在操纵市场的行为。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港股通”有个特点是要求资金量大,门槛在50万元以上。就A股来看,50万元以下账户数量占比90%以上,内地能通过“港股通”进入港股市场的投资者较少。此外,港股市场外资机构较多,操作比较理性。因此,港股市场照搬A股“炒作”现象比较困难。

  信达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嘉禾指出,“沪港通”与“深港通”开通后会有一部分游资南下,但多大程度影响港股市场比较难下判断。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港股本身也有“炒作”现象,如2007年,恒生国企指数市盈率一度涨到35倍,全球最贵。

  就当前港股行情,陈嘉禾指出,真正看港股估值较低的时点是去年2月,现在肯定贵一点,估值上升幅度在30%左右。当前大家对港股感兴趣,主要原因不是估值被低估,而是情绪的因素更大,否则去年2月会更有兴趣。当前A股市场上,恒生AH股溢价指数里的大型蓝筹估值较便宜,但一些中小股票仍比较贵。投资港股需注意,港股市场流动性来自全球,造成市场不易过热,但易过冷。

  监管篱笆将逐步扎紧

  随着“沪港通”与“深港通”开放的逐步深入,跨境监管显得愈发重要。3月10日,证监会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首次利用“沪港通”交易机制查处一例跨境实施操纵市场的典型案件:唐汉博及其操盘手王涛通过3个香港账户和1个内地账户,利用资金优势,使用虚假申报、盘中拉抬、对倒等手法,对“沪股通”标的股票小商品城进行操控。

  证监会发言人张晓军曾表示,在内地和香港证券市场互联互通环境下,不法投资者可能绕道境外实施反向操纵,证券期货跨境违法犯罪的手法更加隐蔽。防范和打击跨境操纵市场、内幕交易、虚假陈述等各类证券期货违法行为,是两地监管部门长期面临的一项重要执法任务。

  2014年10月17日,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签署《沪港通项目下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加强监管执法合作备忘录》,建立了涵盖线索和案件调查信息通报、协助调查和联合调查、文书送达、协助执行、投资者权益损害赔偿、执法信息发布、人员培训交流等执法各环节的全方位合作机制,确立了双方“在各自法律权限范围内尽可能为对方提供最充分的执法协助”原则。

  陈嘉禾表示,随着市场建设的完善,预计后续监管方面,对“沪港通”与“深港通”下的市场操纵等违法行为的打击会越来越严。

责任编辑:黄建华 SF178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