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3日07:39 21世纪经济报道

  港股还值不值得投资?出现了什么问题?未来出路在哪里?新浪港股发起“港股还有没有吸引力”大讨论,以理性、建设性的态度,欢迎关注港股、关注资本市场的人士,一起为港股建言献策,共谋港股市场的明天。来稿请至hkstock_biz@sina.cn

  本报记者 谭楚丹 深圳报道

  深港通“通车”进入最后阶段。

  10月11日,深交所、港交所、中登公司和香港中央结算公司共同签署《四方协议》。10月13日,国际路演将在香港启动。

  不过在深港通紧锣密鼓筹备之时,四季度刚开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就失守6.7,创六年多来新低。在此背景下,内地资金加速流入港股。据wind统计,9月以来至今已有超过500亿元人民币资金流入港股。

  有分析师预计,深港通开通后,内地资金流入量将有增无减,“北水南下”局面预计会持续。

  通车“倒计时”

  深港通技术准备进入最后倒计时。深交所总经理王建军表示,10月17日至11月9日深交所将联合中国结算,组织开展港股通仿真测试;港交所也将组织三次深股通全网测试。

  券商也在按部就班进行准备工作。深圳一家中型券商运营部人士表示,按监管层要求,公司的测试计划正有条不紊进行。“我们目前陆续在测试,预估11月开始通关测试,3次通关测试后,才会上线。”

  券商经纪业务部也在开展投资者教育工作,“营业部已从线上和线下两方面开展港股推介,周末组织投资者学习和讲解投资港股的细则。投资者比较关心港股投资标的以及交易规则。”深圳一家大型券商经纪部人士表示。

  香港一家中资券商人士则表示,“未来半个月我们会持续不断做系统测试。最近是香港券商密集做投资者教育的阶段,从10月12日开始一直到11月,有很多券商陆续举行深港通活动。”

  贬值加剧“北水南下”

  近期人民币的走势让很多内地资金对深港通越发感兴趣。

  “我们做了很多路演活动,内地投资者对港股兴趣非常大,很多人来听。目前人民币跌穿6.7,内地投资者有急切的需求要把资金分散到非人民币计价的资产上,希望能起到保值的效果。” 安信国际研究总监韩致立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wind沪港通数据显示,从9月1日至10月12日,21个交易日里有16个交易日呈现“南向资金净流入”,占比76.19%,累计净流入H股资金达529.38亿元人民币。

  韩致立表示,“北水南下”的局面预计会持续很久。“如今地下钱庄受到打压后,预料通过深港通流入港股的资金量会加大,毕竟深港通是一个正规渠道;另外未来保险资金参与沪港通的细则出台后,预计也会有大量资金流入港股。”

  香港一家小型私募合伙人表示,“包括我在内的不少香港私募,最近都选择在港股做多。在人民币贬值压力下,我们预计会有更多的内地资金流入港股。”

  事实上,在人民币贬值压力的背景下,大量内地资金通过各种渠道外流到境外,其中地下钱庄则是主要形式。广东省公安厅10月11日公布,称一月至今全省共破地下钱庄案件140余宗、总涉案金额超过2300亿元人民币。

  上述香港私募合伙人还指出,由于8月以来内地资金流出太多,导致香港当地金融机构加大审核内地资金来源的合理性。

  “我有内地朋友近期计划在港股开户炒股,但现在也打起退堂鼓。他在银行设立托管账户时遇上麻烦。”上述私募告诉记者,在香港银行开户只需要带上身份证、港澳通行证、有开户人住址和姓名的对账单做证明文件即可。“但我的这位内地朋友到了香港后,银行除了要求上述3份资料外,还要求他出示供职单位文件,以证明其有稳定收入;还要审核他从事的职业。但以前并不会有这样的额外审核。”

  而在此背景下,境外机构通过深港通契机加码A股投资的意愿并不强烈。香港一家本土券商的投资总监告诉记者,港股相对A股而言是估值洼地。“目前海外金融市场不稳定,有很多来自欧洲、日本的资金来港股避险,他们反而会通过深港通事件来港股寻找投资机会。A股目前估值仍较高,对海外机构吸引力不大。”

责任编辑:刘耀东

相关阅读

房地产降温加大人民币贬值压力

在当前人民币计价的资产中,房地产可能是极少数安全、稳定且收益率相对较高的资产。而限购政策带来的楼市可预期的降温,极大降低了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

一线城市更应拥抱分享经济

一线大城市的地方政府对于网约车的政策代表了对于分享经济的态度,也是其他地方政府将会采取何种态度和政策的风向标。限车门槛已经不低,勉强可以接受,限车又限人的政策风险是网约车这一分享经济业态的不可承受之重。

滴滴的尴尬背后是政企关系失衡

市场型企业的大量出现意味着税收征缴、统计监测、货币发行等传统上由政府进行的事务也需要作出调整和改革。市场型企业和政府之间需要加强沟通和配合,最大限度地收获科技革命带来的红利,避免福利损失。

政府为啥不忍心对楼市下狠手

过去几年的经验再次证明,楼市泡沫固然带来种种问题,但离开房地产市场的稳增长也是难上加难。地方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爱恨交加、左右为难的心态,导致它们很难对楼市祭出重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