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15日10:20 新浪港股

  港股还值不值得投资?出现了什么问题?未来出路在哪里?新浪港股发起“港股还有没有吸引力”大讨论,以理性、建设性的态度,欢迎关注港股、关注资本市场的人士,一起为港股建言献策,共谋港股市场的明天。来稿请至hkstock_biz@sina.cn

  新浪港股讯 9月15日消息 据彭博新闻社报道 在货币当局眼中,维稳离岸人民币的汇率似乎比流动性更重要。中秋假期前夕,香港市场人民币流动性再度告急,短端利率周三再创近7个月高点。市场人士对此解读为,中国央行和香港金管局并未将缓和流动性紧张视作当务之急,做空离岸人民币将不得不面临更高成本。

  据财资市场公会定盘价,香港隔夜人民币银行同业拆息(Hibor)利率定价暴涨532基点至8.1617%,至2月19日以来新高;一星期期限的人民币Hibor则涨至10.152%。伴随流动系收紧,离岸人民币即期汇率明显走强。香港时间上午16点06分,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上涨0.23%至6.6752,在岸人民币兑美元上涨0.14%至6.6705。

  “近期多个信号显示人民银行在6.7位置抵御人民币汇率,” 东亚银行驻香港外汇分析师赖春梅表示,“由于人民币将于10月正式纳入SDR,央行或不希望看到人民币过多的贬值压力。另据不愿具名交易员表示,隔夜美元大涨,今早看见至少三家中资大行在即期市场主动抛售美元,抬高在岸人民币汇价。

  “昨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收盘价接近6.7,为抵御投机空头,估计人民银行并不介意看到短端资金成本走升,”澳大利亚联邦银行(CBA)驻新加坡外汇策略师Andy Ji在采访时表示,“离岸人民币Hibor走升一部分是因为季节性资金需求,也有一部分是因为香港金管局并没有积极地向市场提供流动性。”

  隔夜人民币Hibor曾在上周四突然从平日的1-2%左右飚升至5.446%,香港金管局在本周一晚间表示,已经透过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和一级流动性?供行,为香港银行业提供了流动性支持。随后隔夜人民币Hibor在本周二回落至2.838%,不过今天流动性再度明显收紧。

  汇丰资深外汇分析师王菊在采访中称,CNH今早的强势与中间价偏强和流动性抽紧均有关系。

  多空争夺

  距离人民币正式入篮SDR只有半个月,中国央行坐视离岸人民币流动性紧张可能并非空穴来风。外资投行近期再度对做空人民币蠢蠢欲动。“是时候建立人民币空仓了,”高盛集团驻纽约的首席外汇策略师Robin Brooks在周二的报告中写到,“因为美元的强势对于中国而言仍然是一块绊脚石。

  随着离岸人民币流动性的不断收紧,离岸人民币资金利率由原先的偏低再度明显高于在岸市场。今天一星期人民币Hibor报价10.152%,而在岸Shibor持稳在2.392%,1星期的资金成本离岸市场是在岸市场的4倍多。

  星展银行分析师Eugene Leow和Nathan Chow等在今日的报告中写道称,香港人民币拆息高于Shibor和在岸利率互换,是因为市场日益猜测在人民币纳入SDR篮子之后,中国对人民币走软的容忍度可能提高。当局还可能保持离岸流动性紧张,维持较高利率,以阻止投机。

  今年1月,人民币面对较大贬值压力,中国央行据报道曾采用大幅收紧香港市场离岸人民币流动性的做法,抬高卖空CNH的成本,稳定CNH汇率。CNH Hibor隔夜拆息这一反应离岸人民币短期融资成本的指标,近六个月平均水平位于1.7%,1月12日该利率曾升至66.8%的历史高点。

  德国商业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周浩在今天发表的点评中写道,离岸人民币融资成本飙升显示中国央行在增加做空人民币的成本,以减少人民币贬值压力。他表示,为短期内稳定人民币汇率,央行的策略不仅会破坏市场信心,频繁的干预将令市场认为人民币走贬是不可避免的,导致资金外流加剧。

责任编辑:刘耀东

相关阅读

先去杠杆好还是先去产能好?

去产能意味着经济下行,去杠杆意味着金融风险加大。同时,中国的产能过剩部门基本都是高杠杆部门。如果去杠杆的同时又去产能,中国宏观经济状况可能会发生重大的恶化。这是平衡防范金融风险和进行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选择。

中国的工资是低了还是高了

一方面,劳动者抱怨收入低、压力大;但另一方面方面,制造业企业又在抱怨劳动力成本上升过快。这似乎是一个悖论。悖论的直接原因在于参考系不一样:劳动者抱怨工资低的参考系是房价和医疗教育价格,企业抱怨成本高的参考系是过去和国外的工资水平。

企业家必须是一个高尚的人

你要成为企业家,必须要有丰富的人脉资源,这个人脉不是靠你行贿、喝酒,而是靠你人品的传扬。你做企业要有好的团队,好的团队不仅仅是靠高工资和给他提供舞台,更重要的是,你要有高尚的品格,才能吸引到优秀的团队。

支付宝和马云都不是活雷锋

无论是微信的收费还是支付宝的收费,都反映出互联网公司的一种商业模式:前期通过各种手段积累大量用户,培养用户使用习惯(如社交习惯、支付习惯等),后期通过收费来实现和扩大自身的商业利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