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01日15:00 新浪港股

  文/新浪港股专栏作家 港股独角兽 微信公众号(xlgg-sina)

  始终港灯的强项是业务相对稳定,在今天的香港,不用电的生活恐怕不能想像。这类长期收息型股份大跌的机会不多。只因早前一个月升得太急才出现较大回吐。在沽盘尽出后,买盘相信回来之势也会一浪胜似一浪。

  上周看到,港股中的本地零售股并想像中差,国际家居零售(1373.HK)业绩后大爆发;大快活(52.HK)再创上市新高;莎莎(178.HK)股价亦偷步炒上。看来早前翠华(1314.HK)疑似卖壳只是个别例子,投资者可续看淡本地零售业,但在股票世界中不应“硬颈”。本周介绍的股份亦为“本地姜”,它便是上周曾于两个交易跌近10%的港灯(2638.HK)。

  港灯业绩上周公布业绩,截至6月底中期收入53.26亿元,按年升1.8%。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的盈利微增0.7%至38.17亿元,纯利11.01亿元,按年跌8.63%;每股盈利12.46仙。可供分派收入维持在17.6亿元,中期息每股派19.92仙,按年持平。

  港灯指由于期内天气较去年温和,售电量按年跌0.8%。集团继续就改善2018年后电力行业规管架构与政府磋商,未来数月将是关键时刻。

  公布业绩后两个交易日跌了逾一成。两日成交也急增,有基金出货的嫌疑。有分析指,是因港灯利润增长逊预期,但笔者更相信是有资金在看到港灯相对业绩增长不太多,有资金先行获利离场(Profit Taking)。

  经营前景方面,利润管制成为港灯的未知之数。主席霍建宁指出,未来数月将是决定本港电力行业长远发展的关键时刻,相信未来机制能反映公众意见,包括确认现时管制协议行之有效,能助政府达到其能源政策目标,但毋须为增加选择而引入竞争,维持未来规管安排的年期在十年,其维持准许回报率在现有水平,以提供足够诱因予电力公司作适当投资。

  此前,港府建议在2018年后的管制协议,将两电的准许回报率由目前9.99%,下调至6%至8%。若最终两电在利润管制下准许回报率遭下调,势影响其收入及分派。亦因为如此,港灯相对中电、电能、领汇等公用股增长前景明显相对较弱。

  不过笔者偏向相信前景方面只是隐忧,并不认为港灯不懂见招拆招。始终港灯的强项是业务相对稳定,在今天的香港,不用电的生活恐怕不能想像。这类长期收息型股份大跌的机会不多。只因早前一个月升得太急才出现较大回吐。在沽盘尽出后,买盘相信回来之势也会一浪胜似一浪。

  另一方面,港股市场近年除了被内地股市占据大市焦点外,亦都积极引入内地投资者到港股市场。港灯虽并非港股通成员之一,但要提一点就是其实内地人现时投资港股不一定要经过港股通也能做到。

  一般散户经内地大型券商在香港开户也能做到买卖港股,这也解释了为何港股通一直以来有被废了武功的感觉。至于笔者特提及这点的原因,就是港灯对这类股份对内地投资者有一定吸引力。

  众所周知人民币今年及明年的眨值预期仍然存在,市场预计一年会眨值约3%。因此,内地投资者相对香港投资者更偏好将资金放到港元资产。这令港元计价及业务在本港的高息股对他们的吸引力更高。

  假设港灯一年息率为6厘,加上港元相对人民币升值3%,若再加上港灯股价一年升1%,对内地投资者而言,持有这类股一年回报可达10厘。笔者相信,现在有不少内地投资者等着港灯股价进一步下跌后买入,这将令港灯股价进一步加快筑底。

  宏观形势上,全球的低息环境似乎并未出现改变,这对以收息为主的公用股有支持。美联储上周也一如市场预料,没有进行加息。在会后,利率市场预计9月加息的机会也不大,利率显示现时市场估计加息概率只得28%,与议前分别不大。

  至于日本方面,首相安倍晋三上周三(27日)宣布新的经济刺激计画规模将超过28兆日圆。其中13兆日圆的资金将用于财政刺激。到了周五,日央行没有布进一步减息,但至少买债计划仍是继续。到了晚上,美国第二季GDP较预期差令日圆进一步转强。

  日圆过强相信投资者都明白到对新兴市场的走势有不利影响。在股市再次动荡之下,派息稳定的公用股相信可再次得到投资的追捧。特别是恒指7月录得逾千点升幅,再上阻力不少,反而大户反手做淡的阻力较细。这时有避险功能的公用股将受资金进一步追捧。

  对于本港的投资者,笔者认为可在7元买入第一注,因为这个价位代表6厘股息率,若港灯股价未止跌,进一步跌至6.5元不妨再买入第二注。每0.5元加注。不止目标价及止蚀价。

  作者简介:港股独角兽 香港80后,曾分别担任过买方、卖方分析师,香港报章、电台访问嘉宾。致力寻找今天还被忽略的股份,分享每天看到光怪陆离的港股那些事儿。 价值投资、投机、抽新股、卖壳、庄家股,寻找不同故事的不同炒法。

责任编辑:刘耀东

相关阅读

中国中产阶级的虚幻和焦虑

由于贫富差距过大,没有一种抢的心态,在社会竞争中,人和人的差距就会相当之大。这种普遍性的势能形成了一种社会压迫,并造成了一种全社会的焦虑,让所谓的中国中产阶级幻化成一个泡影。

互金发展需控制好试错成本

金融的进步过程是一个不断创新试错的过程,但由于金融业具有巨大的风险外溢效应,其试错成本更要严格把控。从互联网金融到Fintech,从大数据到区块链,伴随着金融改革的推进,金融创新会日益加快,金融产品也会日趋复杂。

中产收入陷阱才是梗应该关注的

中产收入陷阱最令人担心的后果是,尽管国家整体经济在不断走高,但是却更多反映为高收入阶层的财富以及政府税费的增长。这其中的机理在于,高收入阶层不仅坐拥众多资源和收入渠道,更可以通过无税的资本利得,实现收入的不断增长。

隐藏在银联巨额罚单背后的真相

违规行为何如此猖獗?刷卡手续费低,收单企业正常经营很难盈利是根本原因。银联总裁时文朝曾指出,中国绝大多数问题都出在定价机制上,衍生出所有经济主体的行为扭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