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23日07:27 新浪港股
资料图:MSCI能否纳入A股。图片来源 网络资料图:MSCI能否纳入A股。图片来源 网络

  新浪港股讯 5月23日消息,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MSCI纳入A股年度检讨3周后正式揭晓,内地近月连环推新政,回应MSCI疑虑。花旗香港区证券服务部主管陈金丹预期,今年将有所突破,MSCI可能会附加条件地纳入A股。

  MSCI全球指数是指由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所编制的股价指数,俗称“摩指”。

  6月15日清晨公布结果

  MSCI于香港时间下月15日清晨宣布,会否于国际指数系列纳入A股,令A股晋身成为国际金融机构投资时的基准范围。MSCI去年宣布拒纳A股时,同时带出3大疑虑,内地监管机构于推出年内逐一回应。

  以纳入国际指数为契机,A股近3年来改革不断,陈金丹接受本报专访时称,外国投资者在内地持股比例不高,待真正进入A股才能增加谈判分量。

  花旗是本港少数兼备托管行与券商两大业务的银行之一,主力服务机构投资者。陈金丹指,内地监管机构近月的回答“虽非最理想,但余下问题并非无法解决”,今年与客户商议时,他们普遍反应正面,MSCI可能“有条件纳入A股,并列出数项待办事项”。

  遏停牌潮方案 短期望出炉

  她续称,目前最大疑虑是去年股灾期间广泛A股停牌,令机构客户于申购赎回时,可能面对流动性风险,“不知道能否在MSCI公布前解决,但认为中方正朝正确方向推进。”上交所去年已提出限制A股停牌时的要求和时限,有内地媒体称,上交所最快于本周、赶及MSCI决策前正式通过咨询,陈金丹也指可能最快一、两周就有相关决定出炉。

  广泛停牌的疑虑以外,陈金丹认为,其他疑虑都不是重大问题。她指出,A股采用“股票T+0、资金T+1交收周期”,较其他主要市场少一天,对欧美投资者都是挑战,但现在都有商业机构提供解决方案;QFII每月20%资金汇出限制并非理想,但投资者也可利用沪港通等方法,改善资金流动性。

  内地监管机构去年集中精力稳定A股市场,及至今年咨询结果出炉前夕,才加快回应MSCI提出的疑虑,陈金丹不担心改革来得太迟影响结果。“这些改革以往已作讨论,中国不是突然改变过来,而是MSCI和外资机构提出诉求后的结果。”

  MSCI纳入A股议题反覆讨论两年多,陈金丹认为市场不用过于着重A股会否获纳MSCI,“这只是时间问题,就算现在尚未纳入,投资者都需要‘中国策略(China Strategy)’。内地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也可能成为三大货币之一,如只等待指数纳入,单单追逐潮流,很难从潜在机会中得益。”

  她续指,MSCI目前咨询只建议纳入A股5%流通市值,且于12个月后才生效,料不会触发显著的资金流动。据MSCI咨询文件,A股于纳入初期只占MSCI新兴市场指数1.1%权重,有券商预料届时只会触发200多亿美元流入A股。

责任编辑:1800139007 SF182

相关阅读

房地产开发商的房价操控术

中国当今排名前十的房地产开发商,无一不是周期游戏的高手。在经济低迷和宏观调控时期,他们大胆从政府手中低价吸纳土地,形成财务上的高杠杆性,而在经济复苏及货币宽松时期,则快速出售,积累现金,等待下一轮紧缩周期的到来。

学徒制能帮中国完成产业升级吗

德国近一半的高中生从16岁起就被分流到职业教育领域,有40%的德国年轻人成为学徒。如果能被戴姆勒,博世或是宝马这样的企业选中所学徒,可以成为一件毕生值得骄傲的事情。

台湾还配列入亚洲四小龙吗?

中国台湾经济连续三个季度负增长,排名在亚洲四小龙中垫底,引以为傲的电子产业发展前景危机重重。当年诺基亚被苹果手机击败,导致芬兰经济大退步的悲剧,难道又要在台湾重演么?

银行如何面对员工离职潮

应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与本行发展相匹配的薪酬增长机制,以业绩论英雄,凭数字说话,多劳多得,增强薪酬水平的市场竞争力。推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市场化激励模式,以市场化的薪酬吸引人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