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张红瑜

  做空机构“互掐”瑞声科技复牌股价大涨

  中国证券报 张枕河

  与近期多数港股做空案例略有不同,瑞声科技(02018.HK)引起了两家做空机构截然不同的看法。“坚定空方”Gotham City7日继续发布看空瑞声科技的报告,强调2014年以来瑞声科技利用超过20个未披露关联方及可疑账户夸大业绩,违反了苹果供应商规则,苹果以及其他相关方将进行独立调查。而同为做空机构此次却扮演“多方”角色的Anonymous Analytics却表示,对Gotham City此前的做空报告提出质疑,并对瑞声科技给出“强力买进”评级。

  瑞声科技7日复牌后股价大涨13.66%至92.55港元,其对于Gotham City的报告也是全面否认。

  空方穷追不舍

  尽管遭到同行反驳,Gotham City对瑞声科技依然穷追不舍,并于7日继续发布做空报告。在最新报告预览版中,Gotham City重申,2014年以来瑞声科技利用超过20个未披露关联方及可疑账户夸大业绩,这些关联方由瑞声科技CEO的家庭成员或员工管理,他们不在苹果供应商之列,瑞声科技使用这些隐藏实体,违反了苹果供应商规则。报告认为,苹果以及其他相关方将进行独立调查,因此瑞声科技的利润率势必会下滑,并向其同行靠拢。

  报告强调,瑞声科技在中国的子公司2015年营业利润率仅为9%左右,而当年该公司整体营业利润率却高达30%。同时,其审计可能也存在问题,瑞声科技没有CFO,也从未澄清其财报准确性以及内部控制质量是否会受到影响。瑞声科技审计费用极低,而从其规模来看审计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其审计师是如何能够展开工作的,瑞声科技也没有解释。

  早在5月11日,Gotham City就发布了第一份做空瑞声科技报告的预览版,称瑞声科技在财报中隐瞒了交易费用,并预计该股将从当时的100港元左右跌至40-50港元。当日瑞声科技股价暴跌9.81%。

  5月18日,Gotham City发布了完整的第一份做空报告,主要就瑞声科技的利润率比苹果、谷歌和微软都更高、更平稳一事进行了怀疑,认为该公司可能20多个未披露关联方进行了可疑会计操作,夸大了利润。报告发布后,瑞声科技当日股价再次暴跌9.17%。自5月11日至5月18日,瑞声科技股价跌幅共达25.59%,市值在一周内蒸发了将近300亿,之后瑞声科技紧急停牌。

  做空同行“转行”看多

  实际上,以上各个步骤与此次多个港股上市公司遭遇做空并无区别,而此次瑞声科技略有戏剧性的则是另一家做空机构Anonymous Analytics“转行”,对其同行Gotham City此前的做空报告表示质疑,并对瑞声科技给出了“强力买进”评级。一位港股分析师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对于两个做空机构“互掐”的局面实际上还是利益使然,未来局势还有待观察,建议投资者持观望态度。

  Anonymous Analytics在报告中指出,Gotham City之前的做空报告存在错误。而且Gotham City所说的关联交易公司,其实17家收入的贡献只有瑞声总收入的1.3%,就算有问题也不是大问题。另外的5家关联交易公司,其实如果并表的话,会为瑞声科技带来正面的盈利贡献。

  瑞声科技方面则表示,Gotham City针对瑞声科技发布的沽空报告中的指控是无依据、不正确或是存在误导的。瑞声科技将考虑回购多达10%的股份。瑞声科技方面还特别强调,其也从未联系过对其看多的Anonymous Analytics。

  贾跃亭好同学的公司成浑水做空新猎物!内地资金顶风买入 

  6月6日,著名沽空机构浑水(MuddyWaters)创始人Carson Block放言称,将做空一家港股上市公司并在第二日发布该公司名称,市场纷纷猜测智美体育、通达股份以及今天的主角敏华控股将“中招”。消息发布后,上述公司纷纷成为“惊弓之鸟”,股价大幅下挫。

  在经历一天的提心吊胆之后,鞋子终于落地。据报道,6月7日Carson Block在香港SOHN论坛上表示,下一步将做空的公司是敏华控股,称其有财务造假行为。敏华控股作为一家港股通标的公司,内地资金损失惨重。

  据了解,敏华控股的董事长黄敏利曾因2016年个人出资相助困境中的贾跃亭及乐视,被赞为中国好同学。这一次,曾经300亿市值的敏华控股要谁来拯救?

  敏华被做空早有先兆

  6月6日,在浑水宣布将做空一家港股上市公司之后,敏华控股股价当天即下跌8.59%,而在6月7日午后再次下跌10%,公司不得不在2点30分宣布停牌。

  目前,浑水还没有发布详细的做空报告,但市场情绪随着近期辉山乳业等多起做空事件已经风声鹤唳,在6月6日浑水放言之后多只个股均大幅下挫,但在“谣言”澄清之后,被“错杀”个股均有强势反弹。

  而另一方面,敏华控股被做空实际上也并非完全没有先兆。

  01、被做空早有先兆

  从过去五年内的做空案例来看,包括浑水、哥谭、香橼、匿名分析、GlaucusResearch以及EmersonAnalytics等专业沽空机构活跃在做空的第一线。专业沽空公司通常有自己的做空“套路”:寻找“问题公司”,卖出该公司股票,建立仓位,然后发布做空报告,在公司的股价下跌中获得盈利。在整个做空过程中存在着脉络清晰的利益链,其中包括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审计机构、研究机构和对冲基金等。

  对此,天风海外研究指出,沽空机构在选定沽空对象后,发布沽空报告收线坐等收益前,通常会采取衍生品交易沽空操作,比如窝轮、牛熊证、期权等,或者借货沽空提前建立仓位。因此公司在被沽空机构狙击前通常沽空股数、金额和比率通常会显著提升,尤其是在没有重要利空消息时,沽空仓位的迅速增加预示着沽空风险。以科通芯城和瑞声科技为例,二者都在沽空报告发布前2周内无预兆地沽空仓位迅速飙升。

  敏华控股近期沽空比率

  可以看到,敏华控股在5月26日之前的沽空比率一直维持在4%这样一个较低的水平,而从5月26日开始,其沽空率直线上升,6月5日其沽空率最高达47.08%.

  同时从6月2日到6月7日的4个交易日中,敏华控股被沽空金额分别为2.14亿、1.04亿、1.55亿和7.63千万。

  02、内地资金火中取栗

  清和泉策略分析师张泽堃告诉中国证券报(公众号:xhszzb)记者,近期港股大笔做空案例频繁发生,一方面是部分做空标的确实存在问题。通过做空机构发布的做空报告中的观点可以看出,各做空机构所列出的原因多为各家公司存在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漏洞或者造假嫌疑造成业绩与股价不匹配。

  此外,近期大量南下资金进入香港市场,对香港上市公司持股比例逐渐加大。这部分通过港股通进入香港市场的资金缺少做空权限,在机构发布做空报告后受市场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其应对策略单一,在这种情况下做空的成功率有所上升。

  在短短两日内,内地资金损失惨重。事实上,敏华控股作为一家港股通标的,内地南下资金同样持有该股,在6月6日有消息传出敏华控股有可能被做空之后,仍有内地资金涌向敏华控股,可谓是火中取栗,甚至在6月7日上午其股价一度上涨超过8%。

  据港交所公布的内地资金持股数来看,6月5日内地资金持有敏华控股1.25亿股占比3.26%,但在6月6日当天内地资金持有的敏华控股不减反升,达到1.33亿股占比3.46%。

  按6月5日内地资金的持股量以及收盘价7.33港元计算,内地资金持股总市值达9.16亿港元,在6日和7日的两个交易日损失超过1.62亿港元。

  敏华控股是什么来头

  截至中国证券报(公众号:xhszzb)记者发稿前,敏华控股方面仍未对浑水方面的做空发表任何看法,其投资者关系顾问告诉记者称,公司方面正在积极了解相关事件。

  01、多家机构给出“买入”评级

  敏华控股官网介绍称,公司成立于1992年,总部位于香港,主营业务涉及沙发、床垫、智能家居、板式家具、海绵、家具配件等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是中国家具行业的领军企业,现自主研发已获专利及认证的产品达200多项。

  5月24日,敏华控股发布2017财年年度业绩报告,报告中指出,2017财年,集团总收入77.79亿港元,收入和利润上双创新高,中国市场份额从29.5%上升到37.7%,收入增长逾三成,保持了高速的增长态势,继续保持中国功能沙发市场领导地位。5月25日,敏华控股市值突破300亿,再创新高。

  在这一背景下,多家机构对敏华控股均给出了维持“买入”的评级:

  一家机构就在报告中指出,敏华控股2017业绩超预期。“家居行业整体成长稳健,功能沙发快速增长;国内功能沙发渗透率未来成长空间广阔。预计公司2018财年(2017.03-2018.03)净利润为21.46亿港元,同比增22.5%,对应PE为13x,维持‘买入’评级。”

  02、浑水:敏华有财务造假行为

  据媒体报道,浑水方面称敏华控股有未揭露的债务,负债至少比申报金额高出48%;在获利能力上也出现异常。由于有没有披露的债务,这会导致公司实际盈利能力比报表差很多,并且现金存在造假嫌疑。

  浑水方面还称,敏华控股在:1、税务问题上,由于税务申报并不统一,存在严重的造假嫌疑;2、敏华控股在澳门有一公司,有一半的利润是从这家公司产生,最好的预期是在避税,最坏的预期则是虚增盈利;3、从工厂调研上来看,中国市场的增长存在疑问;4、出口数据显示其出口可能造假。

  目前,对于浑水的质疑,敏华控股方面还没有任何回应。而一私募人士也表示,浑水方面类似故意提前“透风”的方式殃及无辜,错杀了不少个股,对市场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而错杀股股价的迅速回升也会形成一定的套利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据媒体报道,在浑水宣布狙击敏华控股后,另一家沽空机构F.G Alpha Management的创始人Daniel David在香港SOHN论坛上同时也宣布沽空达利食品(03799.HK).

  盘面数据显示,近600亿市值的达利食品在7日下午3点半之后,股价大幅下挫6%以上。

  (原标题:贾跃亭好同学的公司成浑水做空新猎物!想不到的是,内地资金竟还顶风买入。。。。。。)

  浑水港股开枪 有公司股价“跪”了有公司更“挺”了 

  最近财经圈流行一句话:大空头“浑水”还没开枪,一些公司已经先跪了。昨日(6月7日),“浑水”以及其他做空机构开了枪,一些公司更是“跪”了;但也有公司不仅“站”着,而且股价强势反弹。

  那么,“跪”的公司因何而跪?“站”的公司因何能挺住呢?

  敏华控股遭浑水做空股价跌10% 公司CFO:正在准备公告

  对功能沙发有兴趣的消费者,听到“芝华仕”这个品牌应该不陌生,其产品“头等舱沙发”顾名思义,坐起来应该与头等舱座椅一样舒服。这个品牌的母公司名为敏华控股(01999,HK),是一家在港股市场上市的“老”公司,业绩稳步增长,分红年年不落,股价也一直平稳上升,看上去一切都很平静。

  这种平静在6月7日被著名的做空机构浑水打破了。当日,浑水宣布沽空敏华控股,公司股价迅速跳水,并在下跌10%后紧急停牌。

  债务问题被质疑

  其实,6月6日浑水就放出风来,称将要做空一家港股公司,话音刚落,好几家公司的股价均应声下跌,其中包括通达集团、敏华控股和舜宇光学科技等,投资者怀疑这些公司可能是浑水的目标。

  6月7日,浑水创始人Carson Block在香港SOHN论坛上揭晓答案,称将做空敏华控股。他表示,敏华控股有未揭露的债务,负债至少比申报金额高出48%。他认为敏华涉及商业欺诈,所赚盈利远少于所公布,且账目现金高得可疑。

  近期做空机构在港股市场呼风唤雨,接连有个股“倒下”。而在报告发出之前,这些个股的沽空比例都会有较大变化,敏华控股也不例外。交易宝数据显示,在今年5月末之前,敏华控股的沽空量一直不高,一般是数十万股的水平,而到了5月25日忽然增加至144万股,到了6月2日更是飙升至2965万股,其后两日也维持在千万股以上,这三日当中,沽空量占成交量比例也达到25%至47%不等。

  而6月2日正是敏华控股股价掉头向下的起点。从6月2日~6月7日停牌,短短4个交易日公司股价下跌22.69%,停牌前报6.03港元。7日下午公司发布公告称,股票交易自14时30分起短暂暂停,有待发出有关近期新闻文章之澄清公告。

  7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向公司CFO王贵升了解详情,对方仅表示,“目前正在准备公告”。

  刚公布财报及回购股份

  在浑水发出质疑之前,敏华控股刚刚发布了截至今年3月末的2017财年年报。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总收入77.79亿港元,较上年上升6.2%,而权益拥有人应占溢利大涨了32%,达到17.52亿港元。

  报告称,公司在中国功能沙发市场发展势头良好,报告期内,来自中国市场分销商的沙发及配套产品批发销售业务同比上升了48.1%,这抵消了部分海外市场的下滑。公司产品的中国市场占有率在功能沙发市场已经上升至37.7%,“芝华仕”专卖店增加至1504间。

  财报也公布了“每股14港仙”(即每股0.14元港币)的末期派息方案,派息达到了权益拥有人应占溢利的61%。而此前公司的中期股息每股14港仙也已经派付完毕。

  事实上,敏华控股的派息一向非常慷慨。从2013财年到2017财年,公司每年中期和末期都会派息,且派息率从未低于40%。记者粗略计算,这五年来,公司总计派息近37亿港元。

  与此同时,公司股票回购也一直没有停止。从2012财年到2015财年,公司耗资逾7亿港元进行回购;2016财年,耗资3.17亿港元回购3444万股;2017财年,耗资3.41亿港元回购6033万股。就在做空报告发布的前一日(6月6日),公司再次出手回购500万股,耗资3395万港元。

  股价“翻船”

  达利食品前脚被德银上调目标价 后脚成做空机构最新目标

  6月7日,FG Alpha Management也在当日“趁火打劫”,宣布做空港股上市的达利食品(03799.HK)。据经济通通讯社消息,该机构认为公司经营开支存在造假。

  当日下午,达利食品股价快速跳水,收盘跌6.52%,市值缩水41.08亿港元。

  据经济通通讯社消息,FG Alpha Managemen创办人Dan David在香港地区举行的一场活动上表示,将沽空达利食品,并质疑其会计账目,指公司经营成本远低于同行。他表示,根据CTR于2012~2014年媒体广告分析报告,与同业已经成熟的大集团如旺旺相比,达利的广告费用低得难以置信。

  由2014~2016年,达利的广告及推广开支增加了三倍,但其在CTR的排名却下降了。FG Alpha Management又咨询了行业专家去估算达利在2013至2014年间的资本开支,发现两年累计的资本开支较达利公布少10亿元人民币。

  根据FG Alpha Management的调查,达利的经营开支及薪酬远低于其他上市同业,情况难以置信。

  其他媒体报道指出,FG Alpha Management认为,达利食品运营费用低到不足同业一半,市场营销人员工资居然与生产线工人差不多,这是不可能的。

  针对相关情况,《每日经济新闻》记者6月7日持续拨打达利食品官网公布的集团电话始终未能接通,随后记者向达利集团投资者关系部相关联络人发送采访邮件,但截至记者发稿时尚未收到回复。

  在6月7日下午做空机构释放消息之前,达利食品几日前还被德银刚上调了目标价,由5.4元调高至5.8元,并重申“买入”评级。德银认为,部分投资者质疑达利食品较同业有较高毛利率,对此德银研究认为,主要是商业模式不同,达利食品透过分销商进行更多分销渠道功能,可以针对大众市场使用较低包装成本,同时德银调整其盈利预测,认为计入豆奶将有更佳增长。

  昨日(6月7日),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饮料研究员朱丹蓬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达利食品近几年利润逐年上升,其成功之道就在于精准“卡位”。公司产品主打三四线市场,但是却按照一二线大公司模式进行推广,在同类的三四线市场竞争企业中赢得优势,同时又避开了一二线市场竞争红海,赢得了这几年的较快发展。从公司产品线而言,无论休闲烘焙类还是饮料凉茶类主要产品,都能在市场中占据细分品类前五成绩。

  不过,对于2017年公司是否能够继续扩大功能性饮料快速的优势,朱丹蓬认为,这必须看公司后期运营策略,眼下功能性饮料成为行业中新风口,企业纷纷涌入,如对标红牛的功能性饮料“魔爪”对国内市场的强势进军,已对功能性饮料市场产生了阶段性影响,对于乐虎而言,后期市场竞争挑战加剧。

  多喜爱股价28天遭腰斩 净利缩水程度不止“腰斩”

  每经记者 项义妹 每经编辑 文多

  编者按

  【 因为科通芯城被做空一事,多喜爱也遭遇了近30天中股价“腰斩”之痛。这也让《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关注起了这家公司的基本面。在这家公司有数据可查的6年业绩中,利润的下滑则早已超越“腰斩”的程度,且从IPO之前就已经开始。如果说股价之跌属于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那公司的业绩则应为责任自担。我们试图去分析多喜爱业绩下滑的原因,不过,我们更想探究的是另一点——垂直电商之路为何没有帮助多喜爱突围,甚至成为利润下滑的原因之一。

  是的,多喜爱早在2015年就做出了顺应时代的举动——向垂直电商突围,但是旗下电商平台却遭遇了窘境,平台运营公司的营收一栏两年来均为0,且连续两年亏损。多喜爱的垂直电商之路是否没走对,又会不会继续走下去?《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此采访了公司。】

  每经记者 项义妹 每经编辑 文 多

  在股价持续多日下跌之后,多喜爱(002761,SZ)控股股东质押的股权遭遇了爆仓风险。

  6月1日,多喜爱发布公告称,因控股股东陈军、黄娅妮质押的部分股份触及警戒线,公司股票自6月2日开市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目前,多喜爱依然处于停牌中。

  在过去的一个月,多喜爱的股价经历了一次“腰斩”。截至停牌前一天的6月1日,多喜爱的股价已由5月5日的60.98元/股跌至27.33元/股。尤其在5月22日后,因智能家居业务合作伙伴科通芯城(00400,HK)被机构做空,多喜爱更是出现了多个跌停板。

  多喜爱似乎遭遇了池鱼之殃,但是在这背后,多喜爱已持续多年主业低迷、业绩大幅下滑。

  ●净利润连续4年下滑

  多喜爱主营床单、被套、被芯、枕芯等家用纺织品,产品定位于二、三线城市的中高端市场。2015年6月,多喜爱登陆深交所上市。然而,自2013年以来,多喜爱的净利润便开始陷入倒退的尴尬境地。

  数据显示,2012年~2016年,多喜爱的营业总收入分别为7.98亿元、8.13亿元、6.72亿元、5.96亿元和6.70亿元;净利润(上市前后分为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8068万元、6041万元、4520万元、3725万元和2148万元,连续4年下滑。

  随着业绩的下滑,去年多喜爱的净利润水平已接近2011年净利润的三分之一。多喜爱的营业收入为6.4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6168万元(据招股说明书)。

  与此同时,多喜爱的净资产收益率也每况愈下。2011~2016年,多喜爱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33.35%、30.57%、18.06%、11.67%、7.15%和3.35%。可见,多喜爱去年的这一数字仅为2011年的十分之一水平。

  对此,多喜爱董秘赵传淼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利润下降的影响主要为近年来中国经济正面临转型升级,在转型大潮时期,家纺行业普遍受到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电子商务冲击、经营成本不断上升等因素影响。净资产收益率的下降,主要受到利润下降与上市后股本增加的双重影响。

  在过去的2016年,多喜爱营业收入有了12.35%的增长,年报中解释为:得益于公司利用网络渠道与知名动漫IP合作,打造了家纺衍生品;同时,加强了医用纺织业务与银行学校等团购业务的拓展力度,并获得一定成效。

  不过,多喜爱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并没有因此得到增长,反而比上年同期下降42.33%。

  对此,多喜爱在年报中表示,主要原因为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电子商务冲击、经营成本不断上升等因素影响下,行业竞争加剧,公司毛利率出现下滑。同时,互联网垂直电商业务未达预期效果。

  光大证券分析师李捷也在研报中指出,行业竞争激烈,多喜爱加大家纺主业促销力度导致价格有所下滑;团购业务显著增长,导致低毛利率的产品收入占比提高,拉低整体毛利率。

  年报显示,去年多喜爱的毛利率为37.65%,比上年同期下降3.95个百分点。

  ●过半子公司2016年业绩亏损

  过去一年,多喜爱旗下的子公司业绩也不尽如人意。截至2016年末,在多喜爱的披露的5家子公司中,便有3家处于亏损状态。

  其中,北京多喜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亏损幅度最大,去年净利润为亏损1911.56万元;此外,深圳市多喜爱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多喜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多喜爱)去年净利润分别亏损98.67万元和17.10万元。

  另外两家盈利的子公司分别是上海多喜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多喜爱)和多喜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去年净利润分别为12.67万元和1167.02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多喜爱成立于2011年6月,将近6年过去后其净利润在13万元。今年4月,多喜爱发布公告表示,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多喜爱的初衷是为了拓展公司业务,现公司根据经营发展战略需要,为整合资源、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决定注销全资子公司上海多喜爱。注销后,上海多喜爱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而处于亏损状态的深圳多喜爱,正是多喜爱与科通芯城旗下的硬蛋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硬蛋科技)在智能硬件领域开展业务合作的实施平台。

  在主业遇到瓶颈的当下,此举也是多喜爱谋求转型的一次探索。但是从股价走势来看,投资者对于多喜爱的这一转型模式似乎并不看好。

  5月5日,多喜爱披露了双方的业务合作协议之后,股价开始下跌。而自5月22日科通芯城被机构沽空之后,多喜爱股价更是连续十个交易日下跌,并出现多个跌停板。截至6月1日,多喜爱的股价已由5月5日的60.98元/股跌至27.33元/股。在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内,其股价已“腰斩”。

  对此,赵传淼向记者表示,因公司与合作伙伴科通芯城及其旗下硬蛋科技签订合作协议时间尚短且部分协议为框架性协议,目前双方尚未进行具体项目投资,该合作对公司家纺主业的正常经营没有影响。

  不过,在多喜爱股价经历“跌跌不休”后,控股股东陈军、黄娅妮质押的部分股份却受牵连,触及警戒线。截至6月1日,陈军共持有多喜爱股份超342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8.51%,累计质押股份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72.88%,占公司总股本的20.78%;而黄娅妮持有股份占多喜爱总股本的22.34%,累计质押股份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97.33%,占公司总股本的21.74%。

  “目前公司控股股东陈军、黄娅妮正在积极采取措施,拟采取追加保证金或者追加质押物等有效措施降低股权质押融资风险,以保持公司股权的稳定性,并在实施相关措施后尽快复牌。”多喜爱在公告中表示。

  ●有闲钱买理财产品为何还借款?

  2015年IPO之时,多喜爱募集资金总额为2.18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1.85亿元,其中8067.9万元拟用于营销网络拓展项目,2488.5万元拟用于信息化建设项目,还有7950.5万元拟用于补充营运资金。

  然而,上市当年的年报显示,多喜爱并不差钱。截至2015年末,多喜爱的货币资金为1.61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7.35%,是用于拟补充营运资金2倍。

  上市仅一个月后,多喜爱便宣布使用不超过1.5亿元的闲置自有资金、不超过7200万元的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此后,多喜爱也多次发布关于使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告。

  年报显示,截至2016年末,多喜爱共持有1.25亿元理财产品,2015年的这一数据为1.60亿元。购买理财的收益也为多喜爱的业绩作出了贡献。2016年,多喜爱来自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为346.3万元,2015年这一数字为263.0元。

  就是这样一家不缺钱的上市公司,2016年的账上却躺着1亿元的长期借款。而2016年度,多喜爱使用闲置资金购买的低风险保本型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仅在3%上下。

  对此,赵传淼表示,长期借款1亿元为长沙产业园项目建设的专项借款,公司考虑转型期间新业务的资金投入需求及流动资金的补充,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才利用了日常暂时闲置自有资金与闲置募集资金进行了理财。截至目前,公司长沙产业园区建设完工进度为97%以上。

责任编辑:张海营

热门推荐

APP专享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