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银行最新的一则公告让不少投资者大感意外,其本已领先港股同行青岛银行郑州银行的A股发行进程,却因为董事会核心成员和股权结构出现变动,而被撤回申请。

  意外的原因之一是,就在这则公告发布前一天发布的2016年年报中,关于A股发行的相关描述还一切正常。

  由于目前没有更进一步的信息公布,智通财经根据公开信息发现公告中提及的变动或有以下两个具体方面。

  董事长辞任 股东有变更

  2016年9月24日,盛京发布公告称其董事长张玉坤已辞任董事长,而智通财经翻阅其后的公告均未发现新的董事长任命信息。

  据智通财经了解,现年61岁的张玉坤有着26年的银行业经营管理经历,于1999年4月出任沈阳市商业银行(盛京银行前身)副行长,此后历任党委副书记、行长,党委书记、行长,党委书记、董事长,党委书记、董事长、行长等,并带领盛京银行成功在港股上市。

  除此之外,盛京的前五大股东也经历了一定的变动。在盛京此前披露的招股书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末,盛京银行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沈阳恒信持有该行8.28%股份,位列第一大股东;汇宝国际持有6.9%股份,为第二大股东;新湖中宝、方正证券及北京兆泰持有5.18%的股份,并列第三大股东。

  而根据盛京最新的年报内容,其前五大股东已分别为恒大南昌、Great Captain、沈阳恒信、汇宝国际以及并列的新湖中宝和方正证券。

  沈阳恒信或能借机还清欠款

  上文提到的沈阳恒信,其最终控制人是沈阳市国资委。智通财经在盛京银行2014年底赴港上市的招股书中发现,沈阳恒信承诺向盛京银行全额偿还沈阳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盛京17.23亿未偿贷款,偿还的期限是自H股首次于联交所交易之日起两年内。

  而截止到去年末,已超过两年时间后,沈阳恒信还需偿还7.26亿元。而沈阳恒信作为主要股东,因为A股上市前的监管要求不得卖掉手中的盛京股份,因此恒信在2016年11月与盛京银行协商后,发布了如下的补充承诺:

  可以说,在盛京银行撤回申请后,这个还款难题也是迎刃而解。沈阳恒信可以抓住这个时间窗口筹措资金还清欠款,而不再需要担心A股监管的上市前不得减持规定和上市后36个月锁定期等问题。

  业绩两位数增长 零售业务迎发展

  抛开盛京银行资本运作的不利,其本身的业务状况还是比较扎实。

  其日前披露的2016年年报显示,业绩依然保持了两位数高增长,实现利息收入约人民币360.56亿元,同比增长14.5%;营业收入约161.14亿元,同比增长13.6%;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约68.65亿元,同比增长10.5%。

  分业务看,其公司银行业务经营收入114.44亿元;个人银行业务经营收入10.57亿元;资金业务经营收入35.95亿元。截至2016年末,其个人贷款余额为81.6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2.63亿元,增幅18.3%,在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中的占比为3.4%。

  其中,住房按揭贷款较上年末增加4.94亿元,增幅12.3%,主要受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市场需求推动;而个人消费贷款更是较上年末增加12.46亿元,增幅高达99.3%。

  在业绩的良好增长背景下,结合其目前0.81倍的PB,显著低于港股市场其他几家区域性商业银行,或值得投资者研究关注。

责任编辑:马天元 SF180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