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良率已经开始下降,2016年不良贷款的增速和逾期贷款的增速都放慢了。而且逾期率和不良率趋同,原来逾期贷款率高于不良率。逾期贷款是不良的先兆指标,逾期贷款增长放缓,意味着未来不良的压力减小。”

  3月30日下午,在建设银行业绩发布会上,该行首席财务官许一鸣表示,建行的不良贷款情况已经开始企稳。

  建行2016年年报显示,去年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786.90亿元,较上年增加127.10亿元。建行行长王祖继在年报致辞中表示,“同比少增400.99亿元。”建行不良贷款率为1.52%,较上年下降0.06个百分点。同时,关注类贷款占比2.87%,较上年下降0.02个百分点。

  3月29日,建行董事会还通过了一项机构调整的议案。批准该行设立资产保全经营中心,一级部建制,作为总行直营机构,负责全行不良资产的经营和处置工作。原来风险管理部下设的二级部门资产保全部,现有职责和人员并入资产保全经营中心。

  成立总行的一级部门负责不良资产的处置,这也意味着建行今年的自行处置不良的力度进一步加大。该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彭洪明也在业绩发布会上承认,建行并未制定批量转让的计划,预计今年转让的规模将比去年大幅减少。

  不良压力减小

  年报数据显示,建行资产质量改善势头巩固,逾期贷款和不良贷款“剪刀差”为负5.91亿元,自2012年以来首次转为负值。同时,该行的关注类贷款占比2.87%,较上年下降0.02个百分点。

  这也是近年来,银行业不良持续上升的背景下,建行高管首次表示不良增长的势头开始企稳。

  作为不良的先兆指标,建行的逾期贷款增速也开始放缓。2016年,建行已逾期客户贷款和垫款余额1780.99亿元,较上年增加49.18亿元,无论是逾期贷款总量还是增量都低于不良的规模。

  从期限和贷款分类来看,建行2016年的公司贷款中,短期贷款不良率较高,达到了5.18%,中长期贷款的不良率仅为1.47%。个人贷款方面,主业贷款不良率明显较高,为4.54%,住房按揭贷款的不良率只有0.28%。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建行资产减值损失932.04亿元,较上年略减4.35亿元。其中,客户贷款和垫款减值损失895.88亿元,较上年减少30.22亿元。建行拨备覆盖率为150.36%,连续两年逼近监管红线。

  在回答记者关于该行不良贷款批量转让的问题时,彭洪明也表示,“2017年不良资产处置,应该也是建行很重要的一项工作,但是通过什么手段、运用什么方式,要根据不良资产的变化情况来决定,批量处置我们今年没有具体的计划。从前两年的情况看,由于当时不良资产快速增长,我们在批量处置的力度上确实也比较大,但2016年比2015年批量转让的规模少了163亿。我个人分析,鉴于建行的不良资产居于可控状况,今年批量转让的数量会比2016年少得多。”

  彭洪明坦言,建行更希望通过现金回收等方式加速不良资产的处置。据悉,建行利用现金回收、贷款重组、批量转让、不良资产证券化等多种处置手段,处置结构大幅优化,处置效益显著提升。

  贷款结构调整

  年报显示,截至2016年末,建行资产规模达到20.96万亿元,归属于该行股东净利润2314.60亿元,增长1.45%。建行平均资产回报率和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分别为1.18%和15.44%。

  至于今年该行的信贷投向方面,建行行长王祖继在发布会上也表示,2017年,信贷投向将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最重要原则,将投向建行传统优势业务基础设施贷款,产业的转型升级,支持新旧动能的转化,小微企业、科创企业的投贷联动等方面。

  年报显示,2016年建行基础设施行业领域贷款余额达2.90万亿元,较上年新增1883.71亿元,增幅6.96%,不良率保持在较低的0.41%。

  同时,建行还严格实施名单制管理,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造船五个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贷款余额1252.73亿元,较上年减少49.86亿元。房地产开发类贷款重点支持信用评级高、经营效益好、封闭管理到位的优质房地产客户和普通商品住房项目,贷款余额2991.98亿元,较上年减少1149.98亿元。严控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总量,监管类平台贷款余额2051.15亿元,较上年减少870.51亿元。

  (编辑:曾芳,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zengfang@21jingji.com)

责任编辑:马天元 SF180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