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17日21:37 新浪港股

  港股还值不值得投资?出现了什么问题?未来出路在哪里?新浪港股发起“港股还有没有吸引力”大讨论,以理性、建设性的态度,欢迎关注港股、关注资本市场的人士,一起为港股建言献策,共谋港股市场的明天。来稿请至hkstock_biz@sina.cn

  新浪港股讯 8月17日晚间,港股明星上市公司科通芯城集团(00400.HK),发布2016年半年报。中报显示,科通芯城上半年的GMV(总商品交易额)为92.5亿元人民币,年增长达到59.2%;公司权益股东应占纯利显著增加,约为人民币2.03亿元,同比增长22.4%。

  期内,公司录得总收入人民币56.5亿元,按年增长31.9%。公司权益股东应占纯利显著增加,约为人民币2.03亿元,同比增长22.4%。Non-GAAP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2约为人民币2.33亿元,同比增长31.4%。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0.152元。Non-GAAP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174元。回顾期内,本集团录得约人民币1.58亿元的正营运现金流。

  硬蛋科技货币化自营电商初见成效 科通芯城上半年成长超预期

  科通芯城集团首席执行官康敬伟表示:“受益于客户数的快速增长和硬蛋的货币化策略,我们于2016年的第二季度的业绩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我们的客户数目增长十分显著。2016年第二季度末,我们的在线交易客户数目已经达到近15,000,同比增长超过99.8%,客户数目的快速增长对集团未来发展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今年年初,硬蛋已开始尝试‘供应链自营电商’的变现模式。目前来看,这次尝试已经初显成效,是我们上半年GMV超市场预期的核心动力。”

  硬蛋平台是科通芯城于2013年年底创立的智能硬件创新创业平台,目前该平台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智能硬件创新创业平台。截至今年6月30日,硬蛋吸引了超过1250万名粉丝,超过13000个物联网项目。“硬蛋”平台贡献的GMV达到人民币11.98亿元,占总GMV的22.4%。

  机器人生态逐渐落地 下半年增速或超上半年

  在今年年初,硬蛋平台宣布重点布局智能汽车、机器人、智能家居、新材料和大健康医疗五大生态。公司中报显示,机器人领域进展最快。

  据公司中报介绍,科通芯城和硬蛋在今年上半年,对机械人领域进行重点布局,推进机械人生态的建设。硬蛋已与计算创新领域的全球领先厂商英特尔达成合作,将共同打造机械人生态圈。同时,科通芯城近日上线了“易造机械人网”,其致力于打造全球化的工业机械人采购电商服务O2O平台,构建包括工业机械人厂商及行业内元器件制造商、系统集成商的专业人小区。依托专家提供的技术支持服务,将对工业机械人市场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另外,据此前媒体报道,硬蛋已于今年4月在日本成立硬蛋科技日本有限公司,该公司社长为工业机器人行业的资深人士竹内悟志。竹内悟志历任松下伺服马达中国营业部长、伺服马达工厂长、日本三协伺服马达事业部长。在机器人生态领域,硬蛋平台目前已经和发那科、安川等工业机器人核心供应商,以及日本哈默纳科、日本三协伺服等10余家核心零部件供应商达成合作。

  科通芯城CEO康敬伟表示,目前,整个机械人产业规模已达到人民币4,660亿元,并且预计于今后几年将达到万亿级别,科通芯城已经打造了机器人生态圈,今年有望吸引超过1000个机器人创新项目及300间机器人上下游供货商集聚,公司下半年业务增长将比上半年更加强劲。

  深港通概念逐渐升温 机构看好科通芯城

  除了公司本身业绩良好之外,昨天刚刚宣布正式获批的深港通也将给科通芯城带来不小的关注度。

  2014年沪港通开通以后,科通芯城曾迎来一波涨幅,股价从5港元左右最高涨至16.8港元,成为港股通明星股份。今年5月,社保基金入股更是引发投资者关注。

  科通芯城今年5月20日公告表示,公司已与主要投资者为社保基金的大成国际签订谅解备忘录,大成国际有条件同意按12.5港元/股的价格,认购不少于1.248亿股及不多于1.872亿股的科通芯城新股,总计耗资约为2亿美元-3亿美元。增发完成后,“国家队”持股比例将在9.19%-13.78%,一举成为科通芯城第一大机构股东。

  据统计,2015年社保基金在A股增持的股票以制造业为主,此次买入的科通芯城一直是港股“互联网+”的优质标的。安信国际7月29日发表报告认为,科通芯城为智能硬件领域稀缺性标的,预计IC 产业 O2O 拓展加快,供应链金融推广快于预期及硬蛋平台货币化快于预期将成为股价向上催化剂,重申公司“买入”评级,并以 DCF 估值法给予目标价14.80港元。

  康敬伟表示,我们已经成为沪港通可投资股票之一,这大大增强了我们的股东基础。我们预计在深港通开通之后,股东基础将进一步加强。

责任编辑:黄建华 SF178

相关阅读

让银行地产拉动股市是虚假繁荣

房地产行业依然独树一帜,对于诸多企业主来说,是不会选择观望的,如何分享这扭曲的盛宴,只有拿着钱赶紧去买金融和地产股!在金融地产的带动下,大盘看上去要繁荣起来了,但这次的问题比上次可能要严重得多。

不惜代价保国有资产后果可怕

继续保护国有资产,未来几年则可能出现这样一种“由表及里”的经济恶化趋势:国有企业的持续低效率、房地产业的日渐低迷和民营企业大规模倒闭,直接导致两大危情:财政收入滑坡、就业压力加剧及资产泡沫破裂。

7月信贷数据为什么这么吓人

8月以后,M2同比增速会逐渐上升至11%甚至12%的水平,不能单从M2的变化来判断整个社会的流动性情况。 对中国而言,社会融资规模(TSF)这一货币政策调控指标对经济运行更为重要。

想稳增长不靠房地产要靠什么呢

经济环境压力越大,房地产环境可能就会越好,对房地产的支持也会更多。虽然我们也知道,不能单纯依赖这种模式来推动经济增长,但在短期需要稳住经济增长的之下,不靠房地产又能靠什么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