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富可敌国为何放弃A股上市:或因融资压力大

2014年04月17日 10:01  大洋网-广州日报  收藏本文     

  利于旗下公司开展境外业务 借道港股或因融资压力大A股难承受

  中信泰富昨日在香港正式公布了收购母公司中信集团资产的具体情况,吞下母公司将要付出近3000亿港元的代价。除了发新股筹资外,中信泰富还将大举配股再融资。

  作为为数不多成功多元化经营的央企为何选择港股而抛弃A股?业内人士表示,这或许是考虑到A股难以承受巨大的融资压力,而中信集团有着自己的特点,其它央企或国有巨头企业不一定学得来。

  文/ 记者张忠安

  本报讯 中信泰富16日在中国香港地区太古汇发布收购母公司中信集团资产的详情。本次收购对价人民币2269亿元,折合港币2865亿元。收购完成后,中信股份将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中信集团就实现了借壳旗下子公司中信泰富整体上市。目前中信股份通过其境外附属公司间接持有中信泰富209873.63万股股份,占中信泰富已发股份的57.51%。而中信集团持有中信股份全部已发股本的99.9%。

  增发和配股来筹资收购

  据悉,截至去年年底,中信集团股东权益约2250亿元人民币(约2803亿港元)。昨日签署的最终交易价为2865亿港元,仅有500亿元市值的中信泰富从哪里筹集这么多钱?

  根据最新数据,中信泰富将发行新股约165.79亿股,合计筹资人民币1770亿元。

  中信泰富还要拿出630亿港元的现金来支付对价。该公司昨日宣布,中信泰富未来将向专业及机构投资者进行配股融资。考虑到已经发了165.79亿股的新股,如果中信泰富在本次收购完成后要保持25%的公众持股量,还需要配股46.75亿股。中信泰富可能通过自有自由现金或银行贷款等方式来筹资。

  对中信系上市公司有何影响?

  分析称,由于中信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业务关联度不强,整体上市将对部分公司开展海外业务有利好,但总体影响不明显。但高盛指出,交易完成,中信泰富将成中国最大型上市综合企业,这对投资者而言无疑非常吸引。中信泰富称,本次收购后,中信泰富每股基本盈利会达到1.94港元,升28.5%,股本收益率会由9%升至13%。

  中信集团富可敌国为何放弃在A股上市?

  “借道中信泰富整体上市,一方面是内地的融资环境不好,A股低迷,市场对大量规模融资很反感,未来方案获得通过的阻力会比较大。”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微博]表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则指出,香港资本市场能在内地国企改制和走向国际资本市场过程中发挥作用。

  另外,中信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常振明掌舵中信泰富,显示了中信借道香港上市或早有计划。

  央企群起效仿?

  赵锡军对本报记者分析指出,中信集团从成立开始,在对外业务方面就有很大的优势。因此,他认为,虽然中信集团借壳香港上市公司中信泰富,对央企改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各个央企都有自己具体的情况,不一定就会跟风中信的套路。

  也有分析认为,非综合性大集团的央企和国企,国际竞争力不足,去香港整体上市容易遭到外资狙击,甚至对国有资产造成损伤。在国资委[微博]直接监管的113家大型央企中,有像中信集团这样已经成功实现多元化经营,且在各个领域都非常有竞争力的并不多。加上缺乏像中信泰富这样的钻石壳,预计未来最有希望能赴港整体上市的主要有招商局集团、华润集团等少数几家。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薛蛮子在看守所悔过:歉疚家人(全文)
  • 体育亚冠4强拿1分!鲁能0-1 国安被追俩2-2
  • 娱乐琼瑶举报于正抄袭:气病 律师:未构成侵权
  • 财经杭州楼市陷肉搏战:万科加入降价行列
  • 科技互联网20年策划:我的第一次触网
  • 博客新周刊:中国人身体被摧残的历史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学者四辞资深教授 舍弃巨额津贴(图)
  • 张明:人民币汇率改革与经济模式转变
  • 许一力:虚假贸易到底影响了多少GDP
  • 张捷:借贷变风险投资带来利率扭曲
  • 陈思进:人民币贬值 美国急什么?
  • 刘杉:“刺激政策”穿了马甲
  • 李光斗:中国特色的国企接班
  • 易鹏:疏散北京或“绕过”保定廊坊
  • 谢作诗:沪港通会拉平两市股价吗?
  • 王海滨:经济周期模型预示战争的阴影
  • 陶冬:从量化宽松到质化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