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李雪峰
葛兰素史克等外资药企在中国的商业贿赂事件尚未平息,甘李药业及江苏正大天晴等被贴上本土企业标签的药企也相继卷入商业贿赂。不过,正大天晴涉嫌商业贿赂并不会阻碍实际控股方泰国正大集团以“A+H”股方式布局中国医药业的野心。
本土药企卷入贿赂
从长沙警方于6月末首度披露葛兰素史克部分高管因涉嫌经济犯罪而被调查开始,有关商业贿赂引发的“医药廉政风暴”始终成为悬在医药界头上的利剑。以西藏德传医疗基金董事长姜广策[微博]为代表的从业人士,将医药廉政风暴列为医药板块下半年主要风险因素之一。
此番正大天晴涉贿在业内造成的轰动效应不亚于葛兰素史克,其原因在于正大天晴之前鲜有本土药企因商业贿赂被大面积曝光。今年7~8月份,葛兰素史克、优时比、阿斯利康、百特、赛诺菲、诺和诺德、诺华、礼来等近10家外资药企纷纷在华卷入行贿门,涉事企业之多调查范围之广均前所未有。当时,不少人将此事定义为一场针对外资药企的反腐行动,而在行动的推进过程中,市场一度传出葛兰素史克将以退出中国市场作为威胁手段。
当甘李药业、正大天晴等本土药企也被曝涉嫌商业贿赂之时,市场才意识到医药廉政风暴渐有蔓延之势,其中正大天晴还涉嫌利用业界广泛采用的学术推广会议实施商业贿赂。正大天晴控股股东中国生物制药(01177.HK)(拥有正大天晴60%股权)为此一度大跌逾10%。
实际上,针对于医药商业贿赂的调查在2006年也出现过,当时并未触及到以药养医的根本,更未摧毁医药商业贿赂的整条产业链。时至今日,商业贿赂成为了药企与医疗机构的潜规则。
今年8月份,国家工商总局指出,将利用3个月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专项整治活动,其中医药商业贿赂为重点整治内容。国都证券研究认为,联系外资药企的整治风暴及全国范围内的排查行动,打击商业贿赂已经延伸至国内药企,甚至不排除国内药企是后期专项整治行动主体的可能性。
目前正大天晴涉贿事件尚未引发大规模司法介入,该公司正在进行内部自查。相较于从通化东宝(600867)分离出来筹谋单独上市的甘李药业而言,由于正大天晴目前尚无IPO计划,故行贿事件不会对正大天晴后续可能存在的资本运作形成实质性冲击。
国泰君安医药行业分析师孙凤强认为,正大天晴的产品多系一线治疗用药,并不过度依赖于目前的学术推广模式,故不会对中国生物制药形成趋势化的冲击。
正大医药版图成型
正大天晴的涉贿事件令中国生物制药及实际控股方泰国正大集团猝不及防,作为正大集团在内地的主要医药平台之一,正大天晴的发展前景无疑关乎整个集团在内地的医药布局。
到目前为止,江苏农垦集团与正大集团均将正大天晴视为旗下企业,而在两个集团的运营下,正大天晴已成为国内最大的肝病药企,国泰君安将之称为临床推广中最为规范的本土企业。正是由于如此,国泰君安并不认为涉贿事件会严重影响正大天晴既有的竞争力及中国生物制药的投资价值。
正大天晴原是江苏农垦集团下属的制药厂,1997年被正大制药集团以控股形式收购,后者正是中国生物制药的前身。随后正大集团在正大制药集团的基础上于2000年组建了中国生物制药,正大天晴由此成为了中国生物制药的核心资产之一,与北京泰德制药等22家企业共同构成了中国生物制药的业务板块。
在正大集团将中国生物制药打造为集团旗下医药上市平台的同时,中国生物制药并未停止对旗下资产的进一步运作,正大天晴与泰德制药就是最主要的运作对象,而运作的方式是分拆上市。其中,中国生物制药董事会主席谢炳与泰德制药郑翔玲系夫妻关系,而谢炳同时为正大集团谢氏家族堂侄。
相关分拆上市计划在2008年3月份便已提出,中国生物制药以解决同业竞争为由拟分拆持股60%的正大天晴单独在深交所上市。后来该事项产生了若干问题,中国生物制药撤回了分拆上市申请,正大天晴的IPO计划由此搁浅。此后,关于正大天晴后续的资本运作,中国生物制药并未明确提及。
时隔3年之后,中国生物制药对持股33.6%的泰德制药展开了紧锣密鼓的分拆上市计划,其理由同样是解决同业竞争。
2011年12月份,中国生物制药向香港联交所提交泰德制药分拆上市申请,后者拟在A股创业板单独上市,该申请最终获批。最新的IPO审核企业资料显示,泰德制药处于落实反馈意见中,保荐券商为华融证券。一旦泰德制药闯关成功,则正大集团将拥有两个上市平台,且分别处于A、H股。此前医药上市公司不乏分拆案例,如同仁堂科技分拆同仁堂国药、康恩贝分拆佐力药业等。
除正大天晴、泰德药业之外,正大集团还曾拥有另一家大型药企正大青春宝,一度控制其60%股权。但上海国资委在12年前入主正大青春宝,目前正大青春宝是上海医药旗下公司。
根据正大集团规划,该集团将进一步在中国聚焦医药产业,并细分为肝病(正大天晴)、靶向药物(泰德制药)、眼科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领域,借此打造一个庞大的正大医药版图。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