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郭荣村 发自广州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雷士照明一个月的“内战”脉络发现,从7月12日“战斗”升级到8月14日吴长江(微博)回归被拒绝,“挺吴派”慢慢从进攻方转向妥协方,吴长江回归以失败告终也成为必然结果。
7月12日,支持吴长江的经销商、供应商和员工代表在重庆同以阎焱(微博)、施耐德为代表的董事会进行谈判,要求吴长江回归,施耐德退出管理层。当时记者在现场看到,经销商、供应商代表群情激愤,部分人士拍桌子要求阎焱必须给出答复。第二天,事态进一步扩大,雷士照明好几个基地停工,并声称吴长江不回归就不复工。
初期的形势似乎有利于吴长江。《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当时获得信息也显示,经过好几轮的谈判后,阎焱的态度已经发生转变,从支持施耐德转为中立方。7月18日,吴长江离胜利只有一步之遥,当时施耐德方表示愿意考虑退出管理层。
但随后,局势急转直下,虽然雷士照明经销商和供应商先后采取了成立新品牌、停止向雷士供货等措施,但是阎焱一直保持强硬姿态,并拒绝在8月1日和8月10日就吴长江回归问题作出表态。
产业分析人士曾高飞分析,目前除了董事会以外,公司大部分管理人员都是支持吴长江的,如果董事会让吴长江回归,在接下来的博弈中,阎焱、施耐德将处于不利地位,甚至权力会被架空,所以他们无论如何不会答应吴长江的回归要求。
而对于经销商和供应商采取的种种施压手段,董事会称也能够有效应对。在14日的公告中,董事会表示如果经销商确实意欲设立新公司,那么雷士将通过其他一级经销商或直接通过二级经销商销售产品。而对于供应商停货问题,董事会称雷士也有能力在合适时间找到合适的替代供应商。
这也就意味着,无论员工停工还是经销商成立新公司、供应商停止供货,雷士照明董事会都不会害怕,吴长江打出的一张张牌并没有致命“杀伤力”。
根据雷士照明董事会独立委员的调查,吴长江仍然在总部搬迁、关联交易以及向经销商借款等多个问题上没有向董事会解释清楚。
此前,阎焱多次表示,吴长江回归雷士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必须向股东和董事会解释清楚被调查事件;二、处理好所有上市公司监管规则下不允许的关联交易;三、严格遵守董事会决议。从公告内容看,董事会认为吴长江的这几个问题仍旧没有解决。
而吴长江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再次重申,“该解释的,我已经解释清楚了,是他们(董事会)在乱讲。”显然,双方在这些问题上还是存在分歧。
14日,雷士董事会还发出了《致全体员工、运营中心及供应商的公开信》,信中称,最近公司发生的一系列冲突并不是股东利益之争,而是企业规范化经营过程中引起的冲突。作为上市公司,必须在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按照对各方负责的要求来规范企业发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