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3日17:56 新浪财经

  2017金融企业扶贫创新评选是由新浪财经、新浪公益联合金融街控股为金融行业定向打造的评选活动,旨在甄选最具创意与新意的金融扶贫方案,为优秀的扶贫创意及其所在机构提供案例展示、经验交流的平台,也为金融机构做好精准扶贫提供参考和建议。

  本评选将采用线上投票+评委评审两大方式组合完成,线上投票通道从10月24日10:00起正式开启,11月6日10:00正式关闭,为期13天;评委评审将同步进行。评选结果将于11月8日在金融街中心举办的金融企业扶贫研讨会上公布。评选及投票事宜详见专题:    http://finance.sina.com.cn/zt_d/jrfp2017/

  以下中国银行参评作品:

  中国银行在陕西省咸阳市北部四县——永寿、长武、旬邑、淳化开展定点扶贫已经15年,传统的扶贫方式主要是修路架桥、移民搬迁、饮水灌溉等项目,累计无偿投入1.31亿元。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后,中国银行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举全行之力,创新多种途径助力精准脱贫,在持续做好产业、民生领域帮扶的基础上,根据咸阳农特产品销售市场的需要和广大贫困百姓的现实期盼,开发出“公益中行”精准扶贫平台。

  一、平台开发思路和取得的成果

  咸阳“北四县”位于渭北旱塬,那里沟壑连绵,是一片红色的土地,革命战争年代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邓小平、习仲勋、刘志丹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生活、工作和战斗过。那里还是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咸阳市年产苹果400万吨,但因为品牌做得不好,知名度不大,苹果收购价格便宜,果农辛辛苦苦一年下来,卖给批发商却挣不了几个钱。

  “公益中行”精准扶贫平台着眼于解决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充分运用互联网优势,打通贫困户农副产品直接销往城市的通道,减少中间环节,增加贫困户收入,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平台供给侧对接咸阳“北四县”贫困人口,需求侧对接中国银行境内员工和客户。按照精准到户到人的扶贫思路,由当地政府提供了“北四县”所有贫困人口的个人资料,精准批量录入“公益中行”后台,作为铺底数据。中行员工和客户在手机上下载安装平台APP后,进行实名注册,就可以查看到贫困群众的有关信息,在线购买“北四县”农副产品,同时持续关注贫困群众脱贫信息,做到精准帮扶长期帮扶。

  截至2017年9月底,“公益中行”精准扶贫平台录入“北四县”贫困人口12.6万人,购买端员工及客户注册达82万人,上线农产品1000余种,累计爱心销售金额超过7000万,直接产生扶贫基金540万。通过一年多的运营,平台对当地农特产品销售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有力带动了贫困户减贫脱贫,促进了适龄人群就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中国银行员工和客户参与公益扶贫提供了有效途径。平台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贫困群众的热烈欢迎,央视新闻频道和12频道《CCTV慈善之夜》给予专门宣传和报道。

  二、平台模式机制创新

  为了让脱贫攻坚获得持久发展的动力,“公益中行”平台进行了一系列的模式机制创新。在调研中发现,80%的贫困户不熟悉互联网,没有智能手机,或者有智能手机而不会用。脱贫攻坚战到了“啃硬骨头”的关键时期,现阶段尚未脱贫的很多贫困户家里往往是没有产品可卖,因残、因病、缺劳动力等原因造成贫困。

  为此,平台在鼓励有产品的贫困户在平台自营的同时,创新了脱贫助理人和配额制度,脱贫助理人使用贫困户的配额,在平台上进行产品销售,并把销售利润分给贫困户。

  公益消费如何持续,是平台面临的顶层设计难题。为此,平台设计了五重回馈:一是建立个人公益电子档案,记录每个人的公益行为数据。二是建立荣誉体系,为公益人士授予不同等级的荣誉,让荣誉走进生活。三是把公益记录转化为个人公益信用。四是给予公益积分奖励,积分可在善源商场消费。五是公益免税,对于个人和企业的捐赠均可开具免税发票。

  除了线上制度创新,平台在线下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组织管理创新。平台以县为单位,在线下组建了平台运营中心,联合众多爱心政企成立公益联盟,成立脱贫助理人协会和脱贫致富合作社。正是有了上述机制,确保了平台的精准和可持续,为平台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

  三、平台主要模块和金融科技应用

  平台各个模块都具有不同的功能属性,“大爱超市”主要销售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特产品,精准帮扶贫困户。“善源商场”里由公益联盟企业提供商品,要求全网最低价,让做了好事的人在这里享受优惠。还有一个重要的模块是“善源公益”,在这里可以捐款、捐物、义卖,还可以发起爱心项目、组织志愿者注册,今后还会支持个人和家庭公益基金的注册。针对政府和企业客户,平台还设置了一个大宗商品集中采购的模块—“善源甄选”。

  中国银行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为平台注入多种金融科技功能。首先,平台采用区块链技术,数据公开透明、不可篡改且可追溯,这是中国银行第一款运用该技术的产品,确保了平台数据的稳定和安全。其次,平台利用中国银行的金融优势,探索通过脱贫助理人做担保,贷款给贫困户,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帮助贫困户扩大经营生产。已经获得订单的助理人还可以对订单进行交易,或者用订单进行质押贷款。再次,在平台开发电子钱包,实现用钱包收付款,钱包集众多功能于一身,可用于交易收付款、公益基金设立等。最后,互联网公益信用体系的搭建,建立帮扶人的红榜信用体系,将公益信用作为企业和个人征信评价的新维度。

  四、平台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新活力

  一是加快农副产品的商品化进程。“公益中行”平台在“北四县”的运营,为贫困户增加了一个增收的途径,提升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通过平台的带动,对当地苹果、核桃、干果、土鸡蛋、蜂蜜、豆类谷物等农副产品,刺绣剪纸等手工艺品的标准化生产、商品化销售起到了推动作用,对于打造和提升农副产品的品牌化、商品化水平产生了积极影响。“北四县”可供网上销售产品由一年前的6类70多个品种发展到目前的9类1000多个品种,极大延伸了当地农产品的附加值。

  二是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北四县”互联网经济处于自发萌芽状态,网上销售的农产品普遍标准化程度较低,通过平台的带动影响,“北四县”的农业、果业、电商、物流、商贸流通企业都积极参与,成功融合了各方力量助力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对推动农村经济、商务经济、县域经济稳步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平台注册“北四县”脱贫助理人186个,成立了助理人协会,进行行业自律,助理人都是在当地直接销售农副产品的企业,他们采取收购产品、雇佣打工、租用土地等多种形式帮助贫困户增收。调查显示,通过平台带动,当地物流产业已形成竞争态势,物流费用大幅下降,有效降低了农民产品外销成本。例如,旬邑县2016年初邮局3公斤包邮费用为8元,目前费用降低为3.6元。

  三是增强了贫困户自力更生发展的能力。平台鼓励贫困户自营,通过助理人培训和第一书记帮带等形式,让很多原来不懂互联网的贫困户接触熟悉互联网,学会店铺开设、产品包装、物流售后等流程,目前“北四县”自营贫困户147家,这些自营贫困户基本上完成了销售配额,还在帮助其他贫困户售卖产品。平台除了直接帮助他们增收外,还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他们的商品意识和市场意识,提升了自主脱贫致富的积极性。

  四是有力带动劳动力就业。平台运营过程中,一些回乡青年、复转军人纷纷以脱贫助理人的身份加入,实现了再就业。通过农产品的外销,“北四县”的农副产品挑拣、包装、运输等用工需求上升,为当地创造了数百个就业岗位。

  五、平台成为中行员工与贫困群众建立感情的新纽带

  旬邑县车门村的第一书记周军虎,他今年带着村里的贫困户种植了60亩黄秋葵,前不久秋葵上市,销路却不是很好。“公益中行”平台掌握这一情况后,专门对他的产品进行宣传推送,很快帮助解决了秋葵的销售问题,车门村的老百姓也因此受益。淳化县桃渠村的贫困户邱苗苗,左手残疾,丈夫轻度痴呆,家里还有个5岁的儿子。邱苗苗最初不会使用智能手机,通过驻村干部的传帮教,学会登录“公益中行”平台,开始销售苹果、核桃、玉米糁、柿饼等,很快用掉自己家庭的配额,还开始代销其他贫困户的产品,家庭收入大大增加。

  平台的发展过程中,收到了来自贫困户和助理人的一封封感谢信,他们用质朴和真实的语言表达了内心的感激之情,平台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一种增收的途径,还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而中国银行的广大员工在平台上进行公益消费,培养了自己的公益情怀,公益逐渐走进员工的生活,成为了大家的一种生活方式,公益文化在中行内部已经蔚然成风。

责任编辑:钟艳蓉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