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安10月14日电 (记者 张一辰)14日,“新西安、新经济、新活力—西安律师服务PPP项目高峰论坛”在西安举行,来自全市司法行政、发改、财政系统相关人员和企业、律师代表等10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据介绍,本次论坛围绕“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实务”,深度讨论项目实践过程中,如何集约法律服务资源,推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共赢最优化,保障社会群众受益最大化。

  西安市副市长董劲威在论坛开幕式中表示,推广PPP模式既是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重要路径,也是有效破解发展资金难题的重要抓手,更是当前经济形势下加快项目建设的现实需要。此番各方共同研究讨论PPP项目的融资途径、PPP项目与供给侧改革以及律师在PPP项目运行中的作用,必将为更多的PPP项目在西安落地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

  当前,在内地民间投资增速明显放缓的情况下,鼓励民营企业参与PPP项目,对于政府统筹社会资源、完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均起到促进作用,发展PPP模式也日益成为各地方政府的“共识”。

  2017年8月,西安市政府对111个PPP项目进行了公布,其总投资达2091亿元人民币,涵盖市政、交通、环保、医疗、教育、科技等领域。其中,民间资本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兴业银行总行PPP融资业务专家何小川表示,地方政府对于PPP模式的首要问题就是引进资金,这既包括社会资本方,也包括金融机构的资金。融资难除了一些客观的原因外,还在于政府方、社会资本方和项目实施方的信息不对称。因此在项目前期阶段,应该各方介入,达到一种利益的均衡,促进PPP项目的发展和落地。

  中国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推广开发部主任夏颖哲表示,现在PPP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有很多项目不断落地。同时,一些不规范的情况也在频繁显现,如何让PPP规范、标准、透明、公开的实施,将成为今后其发展中的重点。(完)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