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30日15:03 一财网

  上汽布局中原市场 化解产能焦虑

  杨海艳

  “我们现有的产能,即便是一天24小时不停机,也只能达到70万辆,还是不够。”随着互联网SUV荣威RX5等车型的热销,上汽乘用车在销量大幅提升的同时,也面临着产能的烦恼。上汽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陶海龙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70万辆只是理论上的产能,事实上,工厂和工人都不可能做到全天无休,全年满班。更何况,按照上汽的规划下半年,荣威RX3以及全新MG6等多款车型还将陆续推出市场。

  如何化解产能问题,成为摆在上汽乘用车面前的一大难题。目前上汽乘用车仅有上海和南京两处基地,而如果要新建基地,不仅在政府审批上需要漫长的时间,光是基建的周期至少就需要18个月,然后设备安装调试,一些车间的建设周期至少都需要9到10个月。

  如此漫长的周期,对于上汽来说,很可能会因此错过目前SUV大热下的风口。众所周知,在中国市场上,合资品牌对于自主品牌的挤压一直存在,但最近两年,随着自主车企在SUV领域的发力,整体市场份额快速上升,包括上汽在内的所有自主车企,都从SUV的走热中获得了快速的销量提升。但同时,业内一致认为,自主品牌的崛起更多因为合资在SUV的本土化布局不如自主灵敏快速,也就是说,如果假以时日,合资品牌依然有实力分食自主份额,留给自主车企的SUV窗口期其实已经很短,最多也只有2年左右时间。陶海龙告诉记者,在此之前,由于产能吃紧以及供应商的零部件供应不足等问题,上汽不得不把一些订单“拱手让人”。

  产能一度让上汽感到“焦虑”,据记者了解,为此上汽曾多处寻求合作或收购,因为只有利用现有资源,才能实现快速的投产。在此之前,上汽曾和奇瑞高层进行过接洽,希望收购奇瑞在大连的工厂,解决产能问题。这家工厂现为奇瑞瑞虎3和瑞虎5的生产基地。不过,因为系列原因,收购计划未能成行。

  而也就在同期,上汽将在郑州建立第三工厂的消息也浮出水面。据记者了解,上汽日前在郑州投产的第三工厂,是日产原来的郑州基地,基础的建设已经完成,上汽要做的,只是在原有基础上,按照自己的标准和体系进行改造。这大大的缩短了建设的周期和成本。

  陶海龙告诉记者,从工厂正式施工的4月1日到9月底之前正式投产,中间历时仅5个月时间。为提速建设周期,上汽将此前工厂建设的标准化和模块化体系复制到郑州工厂,利用大数据将相应的规划都提前作出具体的安排,比如机器应该放在什么位置,定在什么位置,和其他设备的相对位置是什么样的关系,都提前用数据作出明确规划,工人到现场只需要到安装就可以了。

  上汽将郑州工厂看作“意外的礼物”,郑州地处中原,方圆500公里可以覆盖中原地区4亿5到5亿人口,是众多车企产能布局的重心所在,包括海马、日产在当地都有生产基地,具有相对成熟和完善的供应链体系。

  上汽郑州工厂的产能将达到30万辆,首款推出的车型会是荣威旗下一款紧凑型SUV荣威RX3,在荣威RX5在市场上获得认可的同时,上汽希望凭借这款新车进一步抢夺市场。按照计划,今年上汽乘用车的销量目标是50万辆,前8月的数据显示,目前其累计销量为31.14万辆,完成全年目标的6成。要在接下来的4个月内达成近20万辆的销量,新产品将担纲重要任务。

  第三工厂的投产,将为上汽乘用车在2020年实现100万辆的销量目标提供保障,此次投产的工厂产能达到30万辆。

  上汽乘用车工厂落地的同时,上汽集团也在加码在郑州的布局。今年1月,上汽集团完成定增。中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中原资产)全资子公司中原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斥资20亿元,成为上汽集团第六大股东。资料显示,中原资产隶属于河南省人民政府,拥有在河南省范围内经营管理“不良资产批量收购和处置业务”的资格。

  就在前不久,上汽集团和中原资产还共同成立了上汽中原母基金,规模达到60亿元左右。将在高端制造板块、消费升级,以及军工、医疗健康、环保与新材料、金融技术等业务领域进行布局。

责任编辑:陈楚潺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