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28日05:32 证券日报

  资本谭

  ■吴 珊 

  种种迹象表明,在中国证券市场参与各方的合力下,稳市场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与去年相比,举牌的市场反应即可窥见一斑。

  曾经演绎了万宝之战、恒大风波的举牌行为,如今趋于理性,举牌中蕴藏的“正能量”因素不断增多,被举牌公司股票的股价表现也相对冷静。

  9月20日晚间,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基于对海立股份未来发展的信心以及对公司价值的认同,在符合相关法律的前提下,从2017年8月29日至9月19日,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方式持有海立股份股票4331.56万股,占海立股份总股本的5%。在未来12个月内,格力电器不排除进一步增持海立股份的可能性。

  一石激起千层浪,距离海立股份控股股东终止股权转让不足一个月,格力电器高调“入局”海立股份,立刻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9月20日晚间上交所火速下发问询函,要求海立股份向格力电器核实相关事项并补充披露。对于格力电器未来增持计划和增持的资金来源,上交所也予以重点关注。

  事实上,为应对近年来不断升温的上市公司“举牌热”,交易所强化了“刨根问底式”监管,对股权变动背景、实际控制人背景,以及举牌合规性等问题均加大了监管力度,提高市场透明度。从市场效果来看,今年上半年未现非理性举牌,激进投资得到遏制,投资者信心有所增强,市场生态正在发生积极变化。

  近期,随着市场环境向好,举牌事件开始增多。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发现,9月份以来,A股市场增持事件已达到13起,成为今年以来举牌事件最密集的一个月,其中,神农基因中电广通金路集团荃银高科西藏旅游建研集团三峡水利汉商集团、海立股份等9家上市公司均被举牌。从举牌方来看,与过去险资霸屏不同,产业资本、自然人、业务交叉或协同的上市公司屡见不鲜,除了格力电器与海立股份的案例外,大北农举牌荃银高科也一度引起市场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2016年的大规模举牌都曾形成了市场的局部热点,带动相关上市公司股价异常活跃,但今年却出现了明显的降温。即使是市场影响力较大的格力电器举牌海立股份,也仅令海立股份复牌首日冲至涨停,9月26日上涨劲头就大幅减弱,全天涨幅不足6%,9月27日更是出现明显调整。

  此外,获大北农举牌的荃银高科,9月11日以来截至9月18日,股价累计涨幅为11.05%,虽然9月18日盘中股价一度创出历史新高12.94元,但是当日涨幅最终仅为0.17%,此后更是出现一轮小幅回调。

  不难发现,在强监管政策下,资金疯炒举牌股已偃旗息鼓,投资者也能更加冷静地来面对举牌,不再盲目追高成为“接盘侠”。笔者认为,当涉及到举牌、邀约收购等重大增持动作时,上市公司股东等各方都要小心谨慎,不要在涉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问题上出现“暗伤”,只有合法依规负责任的举牌行动才能被市场接受、被投资者认可。对中小投资者来说,举牌股“忽悠式”井喷模式消失后,市场投机心态才能被平复,真正的价值投资理念才能逐渐回归市场。而这一切归于平静才是监管层和所有资本市场参与者乐于看到的新常态。

责任编辑:邵文燕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