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层密集调研ICO   政策“悬剑”何时下落?

  从5月开始,有关比特币、ICO的监管传言就一次又一次的释出,不断挑动着市场的神经。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宋笛  8月29日,经济观察网从多位知情人士处获悉,目前央行、证监会甚至网信办均在调研ICO的相关事宜,其中证监会正在要求相关智库提交有关ICO的调研报告。

  ICO即Initial Coin Offering, 它与股票市场的IPO有着高度的类似:一个项目方通过互联网发行一种独有的代币,并通过这种代币筹集用户手中诸如比特币等流动性较好数字虚拟货币,此后可以通过出售这些虚拟货币完成资金的募集。

  中国科技金融法学研究会理事肖飒的经济观察网表示目前监管层中央和地方的脚步不一,其中央行、证监会层面的态度尚不明朗,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对于ICO的接待和监管态度已经比较明确。

  经济观察网获悉,目前贵阳、赣州等城市正在推进有关ICO的监管地方政策,其中赣州的沙盒监管基本框架已经完成,预计9月初将会推进下一步的监管细节。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对经济观察网表示,ICO以及虚拟货币所依赖的底层技术决定了它不同于传统的金融产品,具有天然的跨国属性,因此要完全取缔从,从技术角度讲难度比较高。与出台周期较长的政策相比,一些“短平快”的报告、风险提示、监测可能更适合新技术领域的风险监管。

  ICO监管之困

  ICO市场在半年时间引起了全世界多个国家金融监管层的关注,并随之而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

  7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曾经针对ICO发布了一份调查报告,在报告中认为ICO应该纳入监管,可以适用本国的证券法律监管范围。此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也提示了有关数字资产和ICO的投资风险。

  在监管层密切关注背后的是ICO市场的火热以及虚拟货币资产价格的一路上扬。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发布的《2017上半年国内ICO发展情况报告》显示,以7月19日数字加密货币的价格计算,从年初至7月,国内ICO共募集了超过26亿元人民币的等值数字加密货币。

  这一快速增长的市场以及一些乱象的出现让有关监管落地的消息不断的释出。一位ICO的项目发起人对经济观察网表示,在最近的一段时间中,几乎每一周他都会从不同渠道获得有关政策的最新动向,但最终都没有了下文。

  经济观察网也从多渠道获悉,目前央行、证监会等监管层的对于ICO的态度还尚不清晰,政策也还处于调研的阶段。

  黄震对经济观察网表示,政策推进较为谨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ICO是新兴事物,对于它的监管要建立在详细的了解之上,因此需要进行大量的前期调研。

  肖飒对经济观察网表示,目前有关于ICO的监管还有很多模糊点尚待厘清,比如ICO 项目所发行的代币属性是什么,是一种“物权”还是一种“债权”?

  地方监管层的态度可以作为一个参考。8月16日,北京市金融局局长霍学文在一次内部闭门恳谈会中曾经表示,互联网金融、区块链和ICO,只有依法合规规范发展才有生命力,任何违规和滥用都将获得惩治。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所有金融活动都要纳入监管。凡是“管别人钱的活动”都要纳入监管。区块链创新,互联网金融的创新,ICO的创新,但是如果不控制好风险,那么所有的创新一定会走向它的反面。如果说传统金融风险是1.0,互联网金融风险是2.0 那么现在的区块链和ICO风险就是3.0。”霍学文在此次会议中表示。

  市场恐慌情绪

  从5月开始,有关比特币、ICO的监管传言就一次又一次的释出,不断挑动着市场的神经。

  一位ICO项目发起人刚刚把原定一个半月后发行的ICO项目提前至9月中旬,这种时间的调整有一部分是出于对政策风险的规避,“毕竟也不知道是不是在这期间政策会有动向,等待时间越长,不确定性因素越多”,该项目发起人表示。

  这些监管政策影响的并不仅仅是ICO市场,比特币近期多次价格波动也与相关的监管传言密切相关。8月28日,在此次ICO监管信息流传后,比特币价格也出现了波动,在当天出现了超过3%的下滑。

  一位比特币投资人对经济观察网表示,此轮比特币价格的不断上涨和在几次下挫中表现出来的弹性以及强支撑与ICO市场的快速增长密切相关。

  在该投资人看来,ICO的出现让比特币的市场波动传导到了ICO所发行的代币中,这些代币在二级市场增长、下跌的比例都非常惊人,比特币反而稳定了下来,比特币现在有点类似与虚拟货币资产领域的黄金,是一个被各种虚拟资产锚定的对象。

  “目前大家对于监管的信息已经麻木了,反正监管肯定是会下来的,谨慎一点就对了”,该投资人对经济观察网表示。

责任编辑:陈永乐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