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03日18:54 中国产经新闻报

  被提前的毕业高消费 应理性对待

  本报记者 于淼报道

  六月是令人伤感的毕业季,同样,六月也是让家长心痛的“烧钱”季。从大学生到幼儿园毕业的孩子,无论是高中生还是小学生,目前来看,无一例外。

  高考后社会各界对于“后高考经济”喋喋不休的讨论还没有停止,如今又有幼儿园的小朋友也来凑一份热闹。据报道,北京市某幼儿园办“告别party”包场花3万左右,包括游戏活动、西式自助餐及气球彩带等场地布置,人均消费500元。此外,幼儿园毕业的孩子们还要像模像样地穿着小学士服、小礼服照毕业艺术照,去租礼堂或公园相关场地来场毕业典礼。孩子们的毕业活动五花八门,一切规模都按照大学生的标准操办,其消费水平丝毫不亚于大学生。

  实际上,不仅是幼儿园存在此类情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知从何时起,包括小学、初中、高中的每一次毕业都被有心人赋予了无尽的意义。“6月,你们将要离开幼儿园,即将成为小学生。这是感恩的日子,再见了老师和朋友,让我们一起留住这最后难忘的时光吧……给宝宝一个难忘的记忆,别留下终生遗憾。”如此煽情的广告词便是此次引起热议的亲子餐厅所打出的广告,如此高的价位,店员居然还说,要是不早点儿来预订,这个月可就满了,您看这个周末和下个周末都已经包出去了。

  由此可以看出,如今学校和家长对孩子的重视程度有多高。然而,一场高消费的“告别party”,小朋友幼儿园毕业就能留下纯真的美好回忆?一套高价拍的艺术照就能留下难忘的永恒记忆?

  如果说大学是一个人一生的转折点,那么,适当的消费我们还可以理解。但幼儿园毕业还如此铺张浪费,就实在让人有些不解了。此外,还有部分没有经济能力的初中生、高中生的毕业消费也令人咂舌。有儿童教育专家表示,孩子“提前的”高消费对身心发展不利。

  那么,没有经济能力的孩子过早地高消费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有什么影响呢?这些消费究竟有无必要?

  应适度消费

  “提前的高消费会腐化社会风气,不利于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容易造成孩子盲目攀比和拜金的思想;高消费还易诱发社会不良后果,容易使家庭收入较低的孩子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引发孩子的‘仇富’心理,影响孩子之间的关系,甚至引发犯罪;高消费也容易形成浪费,养成孩子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的习惯。”中研普华研究员揭小兰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提前的高消费是父母承担的、不适应孩子所处阶段的仪式消费。显然,大部分的高消费都是没必要的。”资深家庭教育专家李忠辉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坦言。

  他指出,孩子的每个成长阶段对于一生的成长都很重要,在幼儿园、小学、初中时期,一个毕业照是必要的,一个毕业主题的班级活动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初中的孩子大部分在青春期了,有人际交往的需求,在这毕业分离的时刻,一些纪念活动是有必要的。但是最好节俭一些,不要攀比。

  然而,在揭小兰看来,这些消费有一定必要性,可带动经济发展,增加孩子的情感交流和美好回忆。但是,她也强调,不应该建立在“提前的”高消费之上,要适度。

  确实,我们不可否认,幼儿园的经历是每个人一生当中第一次拥有的美好回忆,第一次融入集体生活,第一次自己吃饭,第一次独自上厕所,第一次有那么多好朋友……许多的美好回忆都值得被记住。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些提前的高消费仪式会一定程度促进亲子关系,增进小朋友之间的友谊,留下美好纪念,但是这些高消费形式会导致孩子之间互相盲目攀比,影响孩子的消费观,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

  “高中和大学毕业有阶段的里程碑性质,这个时候正式着装才有必要。但是,我依然不支持一些过度的消费。一个没有经济能力的人,是没有资格去要求高消费的,哪怕父母有能力。”李忠辉还表示。

  然而,众多的毕业高消费中也有一股清流。此次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的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讲师,管理学博士张端鸿前几日刚刚参加了孩子的幼儿园毕业典礼,他告诉记者,他参加的幼儿园搞的毕业系列活动每个孩子人均支出200元,很便宜。“目的是纪念,给孩子仪式感,留下美好的回忆。让他们知道经历这个仪式后,人生将跨越一个台阶了,在整体的意识和行为方面要有一个变化。”

  各方原因所致

  张端鸿表示,就我所了解,大部分公办幼儿园组织此类活动基本都是简朴而不失隆重,家长在活动之后可能会私下组织一些要好的家庭一起聚会,但也不会很奢侈。部分私立的、国际的幼儿园或者中小学,孩子家庭比较富裕,在孩子毕业消费上自然就不在同一个平台上。“这也不能说就已经是一个社会问题。而是社会已经形成了不同的消费群体和消费层次。在很多私立、国际学校家庭眼中,他们的毕业活动也并不奢侈,只是对活动品质有更高的要求。”

  的确,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家长小时候没有留下美好回忆的条件,所以要让自己的孩子幼儿园毕业隆重一些,不留遗憾,所以舍得花钱。但值得注意的是,高尔基说过,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情。因此,如何教育孩子才是穷之不尽的课题。之所以会出现如今这种状况,除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一大原因,商家、学校和家长想必也是难辞其咎。关于究竟是什么原因所致,各位专家也是各抒己见。

  李忠辉表示,这些提前的高消费估计与毕业策划机构的推动有关,与学校的纵容有关。对于家长,学校安排了,家长的意见就难以表达了,个体对集体决定的服从,导致这些形式主义的东西逐渐夸张起来,铺张起来。“社会和学校,有必要对这些过分的消费,有所节制。在这方面做得好,更赢得家长和学生尊重。中央八项规定,虽然不针对学校,但是这些铺张浪费,的确是扭曲引导孩子产生了一种错误的消费观,错误地对待了毕业所带来的仪式感。”

  有业内人士也认为,出现这种幼儿园毕业高消费的现象主要是学校老师重视,盲目模仿成人毕业形式。二是毕业形式太过于成人化,和大学毕业一样,穿博士服、小西服等拍艺术照,利用各种派对,旅游,毕业典礼潜移默化地吸引孩子参加,如果多数孩子都参加了,其他孩子也大多都会盲目从众参加,不然没面子。

  “收入的增加,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方式也层出不穷,这些导致没有自制力和判别力的孩子消费欲望也慢慢增强。”揭小兰认为,“攀比”、“斗富”心理容易造成高消费,商家各种各样的宣传渲染消费的氛围,刺激孩子们消费欲望。当然,这也是父母和学校的教育不到位。

  此外,她还坦言,造成这样的现象,社会、父母、学校、孩子本身都有一定的责任,家长应该首先做好标杆的作用,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倡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的美德。做好榜样,教育孩子不能随意消费;学校则应开展相应的教育课程,为学生开展消费道德和理财教育,给予正确的指导。

  不过,也有人对此提出不同看法,中西教育专家蒋佩蓉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决定和传递价值观的一直都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就是家长。每一个家庭都有自由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去选择如何消费。一个有朴实价值观的家庭能够在大家都在离谱的消费情况下继续选择朴实。一个虚荣心重的家庭能够在大家都没有什么消费行为的状态下夸张地制造消费机会。一个家庭也可以选择跟风,还是走自己的路。

  学校和家长应理性引导

  毕业是为每一段学习生涯画上圆满句号,应该被纪念。但如何不铺张浪费,举行适合孩子们的毕业纪念仪式需要给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毕业的仪式感,重心应该放在成长的一种标识上,应该放在友情上的彼此留言,师生之间的一种感恩和铭记,所以,一个合影,一本毕业纪念册,足够。隆重的仪式感之后,剩下的都是空虚和奢华,不如一个合影留给未来一个怀念的机会,一个毕业纪念册,有同学和老师的留言,留下一些珍贵的记忆。”李忠辉提议。

  对于学校和家长具体的做法,他建议,家长应该对学校的一些奢华安排正确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哪怕高中的谢师宴,我也建议从简。家长需要和孩子充分沟通,家长委员会此刻,要起到更大的影响和作用。学校应该着眼同学们之间友谊的彼此珍惜,师生情谊的彼此珍惜。这个才是塑造学校品牌和声誉的更好方式。一个隆重的毕业典礼,只说明学校注重形式,排场和面子。里子和务实的部分难以体现。

  此外,李忠辉还提议,希望教育专家,媒体都要积极发声,表达自己看法,阻拦、杜绝、引导那些毕业带来的仪式感的浪费和偏差。

  “孩子们没有经济来源,所以高消费是肯定不适合孩子的,他们应该从小培养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精神,从小的动手能力也应该培养。”揭小兰举例说,比如去敬老院为老人们服务、做志愿者、自己动手制作毕业服、自己动手开展毕业会、自己开办毕业游戏等。这样不仅可以开发孩子们的大脑,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家长和学校就应引导孩子,辅导孩子做这些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顺应孩子高消费的要求。

  而在张端鸿看来,社会多元化了,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地区,不同社会背景的孩子家庭没有必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毕业活动筹备标准,完全可以百花齐放。

  “需要注意的是,尊重学校,尊重家委会筹备的整体定位,不要攀比拔高消费标准。”他还补充道。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