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谭楚丹 深圳报道

  编者按

  “中环几乎所有餐厅的服务员都会说普通话了。”

  这是我们这次采访中听到的一句话,作为香港金融中心的中环,越来越多的增加了内资机构的身影。比如券商,这个集合了资本市场各种业务的核心中枢,内地券商从早在1990年代具有时代特色的香港办事处,到如今的大手笔并购,逐步成为与外资、港资三足鼎立的格局。还有公募基金,狮子山下的十年探索,香港市场随着沪深港互联互通的夯实,已经成为内地资本市场资产配置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这期间,既有成长,也有代价。

  再比如资本市场中最重要的主角——上市公司,港股敲钟也是发展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从1993年的青啤开创先河,到腾讯在港股上的光芒四射,内资港股的市值成长是这段历史最好的见证者。

  20载风雨历程,见证了每一步互联互通的价值。未来,香港与内地资本市场的互动还在展开想象。(杨颖桦)

  20年,内资券商的成长有目共睹;20年,内资券商在香港资本市场的地位逐渐举足轻重,这给整个香港证券行业的生态环境带来变化。

  阿明(化名),香港本地人,目前在香港的一家上市券商工作,担任港股分析师,在中环上班。近十年的证券经验,让他目睹了香港近年来券业格局的变化,“香港本土券商日渐式微,很多来自内地的机构进入香港,数量上升,一部分还收购了本土券商。”

  另两个变化则是他从业直观感受,一个是中环的写字楼进驻越来越多的内资券商,他们在香港金融中心“插旗”,招揽团队;一个是中环几乎所有餐厅的服务员都会说普通话了。

  “以前中环贵的写字楼都是外资行多,现在都陆续转了租约,接手的都是内资券商。”阿明说。

  20年的历程,中环的内地券商们,移动的不仅仅是办公室的坐标,还有对这个高度国际化市场的话语权。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1997年香港回归,彼时在港“开荒”的券商并不多,当年香港市场以港资和外资两分天下,内地券商展业困难。

  国泰君安早在1993年在港成立办事处,1995年设公司,国泰君安国际主席阎峰在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表示,国泰君安来香港主要为了做B股业务,那时投资规模小、招聘人员困难,说普通话的人也很少。

  2006年开始内地券商掀起“驻港潮”,中国证监会发放牌照允许中资金融机构到香港开展业务,7月国元证券在港注册成立国元证券(香港)有限公司,成为证监会批准的第一家赴境外全新设立的证券机构。随后券商出海热情在2008-2010年达到顶峰。

  一名内资券商前高管6月29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其供职的华南某大型券商在香港设立子公司后,面临“开荒难”。“主要是人才缺乏,我们对业务、监管要求、香港投资环境不熟悉,都要从头摸索。”

  这些从零做起,自建子公司(分公司)的内资券商,在开展海外业务时差异化进行。比如中银国际、国泰君安国际在证券交易业务、孖展业务、企业融资和资产管理等全方位齐头并进;中金(香港)、中信国际则主攻投行业务。

  相较“白手起家”,另有券商以“并购”方式切入香港市场。比如海通证券2010年收购大福证券,2014年西南证券收购敦沛金融、2015年光大证券收购新鸿基。

  上述内资券商前高管谈到,“从目前效果来看,海通证券收购大福证券比较成功。之所以有的内资券商愿意通过收购布局,主要是因为本土券商的客户、人才储备有优势,业务全面。”

  西南证券人士亦告诉记者,本土券商有业务牌照、团队、客户,比亲力亲为搭建要更有效率;而且能及早介入香港市场,不贻误布局时机。

  20年蜕变挑战外资行

  随着内资券商强势进军香港市场,香港证券格局形成3股力量,分别为外资券商如摩根大通、UBS、美银美林、高盛等;本土券商如耀才证券、英皇证券等,以及内资券商。

  根据香港一家小型私募人士6月27日回忆,当年三股力量能找到各自市场,外资大行因其有出色承销团队,在IPO上具有不可动摇的话语权;香港本地券商规模小且数量多,为本地散户提供经纪业务和配资(孖展)。

  内资券商由于进入时间晚,主要面向内地客户服务,由于具备内地雄厚资本金的背景,比较容易吸引机构投资者;但企业融资服务能力不强,投行业务处于弱势。

  真正让内资券商业务得以发展,是源于近期出现“内地资本走出去”的需求。交银国际董事长、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会长谭岳衡认为,近年来香港市场的上市公司结构、投资者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促进了中资金融机构的发展。

  他谈到两个原因,首先从上市公司结构来看,内地上市企业占51%,这给中资证券公司提供了业务资源。其次,从投资者的构成来看,二十年来对外开放和互联互通,内地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险机构踊跃参与港股市场,同时内地投资者崛起,给予内资券商交易机会。

  阿明承认,如今,内资券商正成为香港资本市场中重要的参与者。

  他向记者从投行与经纪业务两个板块进行分析。他谈到,目前内资券商在投行项目上的话语权突出,一方面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内地企业来香港上市,另一方面是内资券商投行团队服务能力逐渐完善。根据彭博资料显示,海通国际2016年在IPO项目数量和总募集金额为全港第二名,超过绝大多数外资行。

  他指出,目前香港市场投行项目呈现“三大格局”,募资规模较小或是东南亚项目主要由港资券商担任保荐机构和承销商;外资大行仍然在超大型融资项目上具有话语权,比如邮储银行。

  中资券商则稳稳拿下另一块蛋糕——中小型企业IPO,“中资机构在中小型企业上的定价话语权逐渐替代外资大行。”

  与此同时,中资券商经纪业务上亦有进步表现。据了解,海通国际6月晋身香港A组券商,成为首家进入A组的中资券商。阿明介绍称,港交所把市场参与者根据市场占有率分为A、B、C组,A组只有14名,“A组除海通国际外,其他都是外资大行。中资券商第一梯队只能排在B组末尾,大部分中资券商在C组。”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随着沪、深港通的开通,以及内地企业赴港上市,中资券商的机会将会越来越多;但在业内人士看来,中资券商要想在香港资本市场进一步提升影响力,竞争力有待加强。

  阿明表示,随着港股凸显投资价值,已经有不少内地投资客来香港开户炒股,“通常而言,他们会主动找具有中资背景的券商,这会有熟悉感;同时母公司亦会向香港分支机构推荐高净值客户。”

  他补充称,另一方面,对于在港股上市的内地企业,他们也逐渐有市值管理的需求,这对中资券商而言具有业务机会。

  然而,劣势与机遇并存。

  一家华东上市券商的香港分支机构高管则告诉记者,中资券商在投行上依然较弱。“主要表现为缺乏全球性的销售网络,外资大行的国际机构投资者资源丰富,承销能力非常强,比中资券商有优势得多。”

  同时,他指出,中资券商缺乏优秀的投行人才,“一个优秀的投行人要具有定价能力、协调能力、承销能力,这样的人才在香港价格相当高。”

  在经纪业务方面,前述中资券商前高管谈到,由于客户主要以内地背景为主,但由于业务开展限制、开户不便、外汇管制等因素,中资券商短期内业务提升困难。

  此外,中资券商在本土零售客户方面影响力差强人意。他解释,香港本地客户由于习惯、历史原因等因素,一般比较习惯于经纪人服务模式,不习惯中资券商倡导的全电子化交易、服务模式;目前一部分中资券商在打造经纪人的业务模式,取得一些成效。(编辑:杨颖桦)

责任编辑:凌辰 SF179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