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12日16:29 一财网

  原标题:受制年中流动性大考  A股“被迫”回调蓄势?

  在经过上周股指的连续反弹之后,周一A股市场暂时放缓了上涨的步伐,沪深两市股指双双出现小幅回调,两市成交量也降至4000亿元以下的水平。不过市场人士认为投资者的信心正处于缓慢恢复阶段,价值投资可从多样性角度进行,逢低吸纳超跌成长股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从市场全天的走势来看,沪深两市股指在低开之后在保险股的带动下一度出现震荡回升,但随着次新股的集体回落,股指在短暂翻红之后开始震荡回落。上证指数最后报收3139.88点,下跌18.52点,跌幅0.59%,成交1702亿元;深成指报收10119.99点,下跌57.46点,跌幅0.56%,成交2171亿元;创业板指数报收1775.55点,下跌20.58点,跌幅 1.15%,成交518亿元。两市全天合计成交3873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小幅减少。

  对于这样的走势,国元证券策略分析师王利明认为,进入6月中旬后,资金面持续收紧,结合历史经验及6月将面临的三重压力(6月末MPA考核、跨季补充、缴税影响),进入年中资金面一直存在收紧预期。对于近期央行进行的一系列监管协调动作,国元证券认为一方面,虽然近期频繁的MLF和逆回购净投放量已经超过2600亿元,但介于本月合计超过5000多亿元的逆回购和MLF的到期,未来央行持续公开市场操作,适当加大净投放力度的可能性较高,如果持续也将一定程度上起到补充流动性的作用;另一方面,正如近期一行三会释放出的“温和去杠杆”信号,央行补充跨季资金,渗透放水的行为,实质上也为弥补金融去杠杆所引发的资金(融资)成本的提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实体经济扩大再生产中受到的伤害。因此,市场释放出的“平滑”信号正在聚集,资金面偏紧现状不会持续太久。

  政策面上,近期除了减持新规的出台,IPO批文的连续调整更是打破去年底以来的新股发行节奏。新股发行数量从5月最后一周的7家,到上周的4家,直至本周8家(筹资总额低于25亿,低于前期平均50亿/周水平)。对于环比数据出现的离散波动,国元证券认为体现了几个问题:一、尽管发行数量的调整对于资金面影响不大,但投资者对于发行节奏的反映,更能影响到市场信心;二、近期发行的新股普遍市盈率较低,盈利与成长性表现更好,监管层对于发行上市的质量把控更加严格。整体对比近6个月的数据可以发现,市场对于IPO过会数量连续3周低于10家/周,过会率大幅降低的发行节奏与筹资规模,已经表现出更加平和的态度。从长期来看,虽然目前A股还处于信心修复的疲软阶段,但稳定均衡的投融资环境对于改善市场环境、避免对于供求关系的过度担忧、改善IPO发行质量、提高新股赚钱效应,具有较好的推动作用。

  而在资金面平滑程度好于预期影响下,上周沪深两市也出现相应表现。以上证50为代表的蓝筹股与中小板、创业板之间的涨幅差距,在上周大幅缩小。资金存量博弈中,短期风险偏好的改变,使得业绩确定对于资金的吸引程度降低。

  国元证券认为,结合资金面的平滑趋势、IPO发行的重质空量、以及近期市场的相应表现,市场对于中小创超跌后的投资价值,正在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市场信心逐步聚集,市场情绪修复未来可期。因此,现在只是开始,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市场仍会持续走稳。而对于近期市场变化节奏的转变,怀抱信心同时,更应坚持价值投资的选择。我们一直以来所强调的价值投资,重心在于从多样性角度出发,投资策略上,侧重挖掘前期超跌但具有向好业绩指标个股的投资价值,而非继续追随近期并未下跌的趋势投资。

  国海证券策略分析师陈晓朋等认为,市场中“强者恒强”格局在上周得到了进一步演绎。除超跌个股的普遍性反弹之外,家电、食品饮料、医药中的龙头个股大多在上周创出股价新高,这实际上意味着追求确定性溢价依然是市场的主要选择,而大部分中小盘个股出现的上涨也只能用超跌反弹来解释。

  展望未来1-2周,市场继续大幅上行的动力并不强。市场中的“强者”在上周五已经略显颓势,而创业板指数上周五大多处于水下。不过由于监管放松的时间窗口可能依然会有所持续,因此在未来1-2周在缺乏核心板块引领之下,市场可能依然会处于震荡期。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高艳云

热门推荐

APP专享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