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证券时报记者 马传茂

  日前的澳新银行媒体沟通会上,澳新银行总裁廖贤志(Shayne Elliott)表示,基于监管环境的变化以及将精力和资源聚焦于自身业务的考虑,该行还将继续出售在亚洲地区的部分银行股权。

  数据显示,此前澳新银行在亚洲持有4家银行股权,包括上海农商行20%股权、天津银行12%股权、印度尼西亚泛印银行(Panin Bank)银行38%股权和马来西亚大马银行(AmBank)23.6%的股权。

  专注于竞争优势领域

  今年1月,澳新银行宣布出售其持有的上海农商行20%的股权,总交易价格约为91.9亿元人民币。该行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澳新银行目前的战略重点是建立一个更精简、更高资本效益以及更平衡发展的银行,专注于现有竞争优势的领域,而在亚洲的这些银行非控股股权投资属于非核心资产,所以集团在去年宣布会对这些投资进行策略性评估。

  事实上,去年10月星展银行宣布将以高出账面价值约1.1亿新加坡元的价格,收购澳新银行在亚洲5个市场的财富管理与零售银行业务,覆盖中国、新加坡和印尼地区,涉及约110亿澳元贷款资产及170亿澳元的存款。

  彼时廖贤志也表示,澳新银行在亚洲的业务开展得很好,但亚洲市场正愈加复杂,出售亚洲分支是为了更好地聚焦于机构业务。

  整体来看,两项大型出售的完成,也为该行带来较为可观的处置收益。此前澳新银行表示要“力争2017年前把亚洲业务利润占比提高至25%以上”。廖贤志表示,这一目标已经非常接近,其中的利润口径也包括对上海农商行的股权处置收益,不过他也认为,具体的占比量化指标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建立国际化基础,聚焦自身业务。

  中澳投资时代来临?

  在此次媒体沟通会上,澳新银行亦发布了关于中澳投资的最新报告——《大有可为,投资时代的来临:深入解读中澳自由贸易协定》。

  报告提及,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促进了贸易及投资的多元化,并且不再仅限于资源行业,而是扩展到农业、食品饮料、建筑业、商业地产、旅游等新的增长领域。同时,随着中国对外投资的日趋多元化以及更具战略性,中澳两国投资关系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此外,中国的私营企业正在超越国有企业,成为澳大利亚的主要投资者。

  “这一协定还将使中国和澳大利亚的投资者有相当大的机会利用两国之间增加的贸易和投资流获利。特别要指出的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贸易和投资关系正趋于多样化,不再局限于资源行业,而是拓展到农业和服务业。”廖贤志称。

责任编辑:杜琰 SF007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热门推荐

APP专享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