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07日18:38 一财网

  广州佛山中山共建南沙港 沿海掀起港口整合潮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港口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不少地方也纷纷对辖区内的港口进行整合,以服务于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广佛中联手共建南沙港

  日前,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佛山市公用事业控股有限公司、中山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合资公司,投资、建设经营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工程。

  南沙港位于广佛中三个市的几何中心。根据南方日报报道,自2004年投产至今,广州南沙港一直是珠江西岸唯一的深水港,佛山、中山、江门等珠江西岸城市纷纷向南沙港靠拢。共建南沙港,是广州、佛山、中山史无前例的一次协同大作战。

  广东省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分析,这几年广州通过加强与珠江沿线内河港的合作,通过在内陆地区打造无水港,拓展了港口服务的腹地。另一方面,通过与其他城市一起投资建设南沙港,也能更好地和周边城市的物流紧密衔接。

  数据显示,2016年,广州GDP达19610.94亿元,佛山GDP达到8630亿元,而中山GDP总量为3202.78亿元,位居全省第六,广佛中三城的经济总量超过3万亿元。这一经济规模大概与四川、湖北、河北这几个人口大省全省的经济体量相当。

  更为重要的是,广州与佛山、中山等地都是制造业大市。比如佛山每分钟能生产100台微波炉,每天生产的冰箱超过2万台,每年生产空调器2300万台。

  彭澎说,广佛中三市联合打造南沙港,也有利于整合资源,服务珠江西岸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因为一些大型货运,无论是成品出口还是原材料进口,走海运都比较划算。而且,广州与周边城市佛山、中山的产业结合度很高,通过联手打造港口,将促使这些地方的产业协作更加紧密。

  例如,目前包括美的、格兰仕、奥马在内的珠西制造业龙头企业,已选择将50%至90%的货物运至南沙港,再远销海外。这与过去经深圳或香港出口相比,运输成本节约了接近2/3,时间成本减少了超过1/3。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到新常态,经济转型升级,沿海港口资源整合不断提速。近日公布的《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全文》提出,以广州港、深圳港为龙头,优化全省港口资源配置,强化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打造两大世界级枢纽港区。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和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日前印发的《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快区域港口功能的优化提升,形成以珠三角港口群为主体、粤东和粤西港口群为两翼,分工合理的集群化港口发展格局,打造“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门户。加快推进珠三角港口群一体化发展,将广州港、深圳港打造成为国际门户枢纽港,带动东莞港、珠海港等周边港口发展,构建对接港澳、联通西江、服务泛珠三角地区的世界级港口群。

  沿海纷纷推进港口整合

  不仅是广东,其他沿海省份也在加快推进港口资源整合。5月22日,江苏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在南京挂牌成立。公司整合了省属港航企业以及南京、连云港、苏州、南通、镇江、常州、泰州、扬州等沿江沿海八市国有港口企业。按照规划,江苏将以省港口集团为抓手,加快形成港口投资、开发、运营全省“一盘棋”格局,实现由港口大省向港口强省转变。

  早在2015年,浙江省海港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同年,宁波舟山港并入省海港集团;2016年,嘉兴、温州、台州和义乌相关港口资产相继整合注入省海港集团。

  此外,福建、河北、广西等地也都纷纷对全省的港口资源进行整合。以福建为例,为了做大做强港口,近年来,福建省密集出台扶持政策——《关于加快港口群促进“三群”联运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海西港口群发展十条措施》和《关于加快港口发展的行动纲要(2014—2018年)》,明确重点支持福建省交通集团、厦门港务控股集团对福建省内其他港口码头进行资产重组,至2018年形成中国有重要影响的两大港口企业。

  此间的一大背景是,不少地方的港口大而不强。根据浙江媒体报道,自从当年港口管理权限下放给地方后,出现港口投资盲目建设,产能过剩;港口间功能定位重合,缺乏总体的规划和协调,产生了对货主、货源、集疏运渠道等资源的恶性竞争问题等现象。如今到了不得不资源重新整合的阶段。

  例如,江苏是港口大省,多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但长期处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状态,缺乏统筹协调,导致港口同质化、低水平发展,整体竞争力不强,岸线资源利用效率偏低。从效益上看,江苏沿江沿海港口12家公共码头企业的总资产超过上海、浙江,港口总吞吐量也与两地基本相当,但净利润仅为上海的1/12、浙江的1/5。

  另一方面,港口自身发展所依托的航运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酷环境,传统港口产业的盈利模式面临瓶颈。

  彭澎对第一财经分析,目前各省、各地之间的港口竞争十分激烈,我国沿海很多港口还在大规模建设,而港口的发展不仅依赖于自身的产业要上去,而且还取决于腹地网络建设也要上去。不过,随着世界航运低迷,港口的产能过剩、恶性竞争日益明显。因此由省一级通过行政力量来协调,整合港口资源,科学预判产能前景,控制恶性竞争,有利于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提升港口的竞争力,更好服务于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

责任编辑:陈楚潺

热门推荐

APP专享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