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减税预期不变, 中国减税力度要加大

  陈益刊

  美国总统特朗普抛出的减税计划力度惊人,将引起一场全球减税浪潮,但该计划能在多大程度上落地仍争议不少,有待观察。

  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5日对第一财经分析,美国最终减税决议肯定较原计划有差别,但减税的结果不会变。这对正计划和落实降低宏观税负的中国来说,挑战更加严峻,中国减税力度要更大,减税进度要提前。

  6月5日晚,许善达在上海交大高级金融学院的《许善达说供给侧改革》读书会上,就全球税改竞争和中国供给侧改革等问题和听众分享了他的观点。

  “中国需要以各个税种对企业、个人竞争力影响进行评估,对不利于竞争力提高的税种要优先调整,降低负面影响。”许善达说。

  他给出的应对方案包括:加快国有资本划拨社保基金从而进一步降低社保费率,减轻企业用人成本;企业所得税25%税率保持不变,还要进一步加大研发费用扣除力度等举措来提高企业竞争力;适度降低工薪阶层个人所得税45%最高边际税率,吸引海外高端人才。

  “特朗普改革举措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减税措施。”许善达说。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田国强在上述会上表示,如果不削减政府开支,特朗普减税改革将难以做到,这也是美国现在争论非常大的问题。

  如何弥补减税带来的巨大赤字?会议主持人、第一财经研究院院长、第一财经副总编辑杨燕青回忆,在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年会上,面对美国减税和未来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钱从何来的问题,美国财政部长回应的主要一点是预判减税计划将提振美国经济增长到3%,企业利润增加,个人工资上涨。经济增长本身来为大幅减税“买单”。

  “但美国经济真的能达到3%的增速吗?”杨燕青向会上嘉宾抛出这一问题。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对美国经济比较乐观,他认为可以达到。田国强则认为美国很难达到3%的经济增速。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徐明祺认为非常难,“美国经济增速今年只有2%左右,明年稍微高一点,能够有2.4%左右的增长就很了不起”。

  田国强认为,“靠减税刺激经济增长来为减税买单”这一说法在美国争论很大,上世纪美国总统里根实施大规模减税时也有类似说法,但最终没有做到,财政赤字进一步扩大。

  章俊表示,特朗普如果真的实施减税方案,中国必须有措施。但如果短期仓促跟进,简单降低税率可能弊大于利,中国减税仍需要着眼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做。

  许善达认为,在全球化竞争形势下,税制本身就是竞争力,税制设计中必须要考虑对企业和个人竞争力的影响,税制竞争力因素重要性甚至超过税收调节收入差距因素。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热门推荐

APP专享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