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落户北京“总量封顶”:走,去地方城市

  姚遥

  日前北京召开的2017年引进非北京生源毕业生工作部署会上,北京市人社局副局长桂生表示,北京将坚持“两严控一支持”引进毕业生,即按照新版城市总体规划,对落户指标实施“总量封顶”。

  事实上,以往几年北京引进非北京生源毕业生一直以总量控制为原则,但今年提出的“总量封顶”更严格。2014年、2015年、2016年三年间,每年的引进名额都控制在1万名以内。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的数量将在万名基础上有大幅缩减,具体名额还有待批准。

  北京试图摆脱传统的角色,增加科技创新的含量。相比其他城市,北京拥有太多的社会资源,无论是上学、就业、经商还是文化,都汇聚了海量的资源。对于各地的人才而言,这里是一片广阔的蓝海,敢于折腾总能收获不错的成果。但另一方面,这也造成了北京的城市病最为突出,在所谓的“逃离北上广”话题里,真正的主角还是北京,是生活在北京的普通人:到底是留在北京面对压力巨大但有丰厚资源的诱惑,还是选择轻松愉快别有洞天的外地?

  有专家表示,“在总量封顶的设计下,对人才的选择严格筛选,且更有针对性,即以业选人”。而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此次“总量封顶”或对留京人才群体产生结构性影响:“主要是对中等水平人才的影响”,因为最优秀的那部分拿到户口会留下,差的拿不到也会留下,但中等人才面临的挑战就颇多了:近期的有儿女就学和买车买房,远期的有医疗和养老。相比之下,中等人才在地方大城市既能拿到户口,又可以获得较好的待遇,所以“这部分人会离开北京”。

  北京户口的含金量进一步提高,乐观地来说,这对人才而言并非坏事。熬到拿到了北京户口,再给单位交上一笔解约费,重新选择新的职业。这种时间换空间的战略,白白耗去了多少毕业生的青春。此次北京的“总量封顶”政策,倒逼更多的毕业生破釜沉舟,重新规划人生路线,忘掉北京户口的含金量,让自己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去打拼。

  路总是会有的,世界关上了一扇门,也必然会开启另一扇窗。

  (作者系专栏作者)

责任编辑:陈永乐

热门推荐

APP专享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