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场里的 焦虑

  罗韬

  [“你过得焦虑吗?”这个问题我问了很多地产圈的朋友,十个朋友中有八个回答都是很焦虑的。“高管表现得风光背后却充满艰辛。”]

  在电影《居家男人》里面,杰克·坎贝尔是华尔街的一名投资经纪人,凭借扎实的专业和对财经信息的敏锐嗅觉让他成为行内公认的高手,但是一场意外让他进入了另外一种生活状态,开始成为一个居家的男人。

  我相信,这样的镜头会触动很多人的心灵,他们内心深处一定或多或少向往这样的生活。但是,真正可以将这个场景变成现实的人却少之又少。

  过去十年,房地产行业的快速扩张造就了一批年轻的高管,他们伴随着行业的扩张职业发展速度也超过大部分同龄人。不过,他们也因此被时代绑架,每上一步都非常艰难,但是却不得不继续走下去。

  “你过得焦虑吗?”

  这个问题我问了很多地产圈的朋友,十个朋友中有八个回答都是很焦虑的。“高管表现得风光背后却充满艰辛。”

  有时候,他们会为了一块土地持续跟进大半年,不停去现场勘查,不断调整对土地的评估,从陌生到已经熟悉那里的一草一木,甚至在拿地前一夜还在熬夜开会讨论,可是在最后一刻却因为分毫错过。

  他可以对外面说,下次还有土地接着拍,但是内心却是郁闷的。不知道多少个夜晚的讨论,最后也只能云淡风轻说一句下次再来。

  有时候,他们会为了一个项目营销不断进行推演,面对今年冷淡的行情不停测算开盘的时间和价格,如果有任何一次营销失误,可能就面临没办法交代的局面。

  有时候,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企业高管,可能需要全行业去摸排所有人的情况,在无数次被拒绝后可能还是没有引进合适的人才,内心的焦虑可想而知。

  拿地难,营销难,运营难,招人难,在房地产的剧烈变化中,一切都显得很难。晚上开会,周末开会,节日也开会。很多时候,高管会都会放在周末,员工都已经在周边游山玩水,可是他们还在不停为公司下一步决策做出准备。

  一个朋友不止一次拿起过手机,想要发个朋友圈晒晒自己的生活,可是每次发之前总是开始犹豫,公司的人看到好不好?这样发是否合适?想了很久,她还是放弃了发朋友圈的想法,太多需要顾忌的因素,已经让她的压力逐渐增加。

  在时代的洪流中,他们都被推着向前走。一边要扮演家庭的一员,为人父母、为人子女,一边又要扮演公司的社会角色,他们希望多陪陪孩子,或者可以和父母多交流,无奈他们却身居要职,不得不出差、加班而错过很多家庭的美好时刻。

  撕扯他们的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一边是马云、王健林这样的创业故事,让他们像打了鸡血一样成为外界看起来的成功人士;一边又是佛教和禅修,明知道生活需要平衡,却一直没办法取得这样的平衡。

  如同登山一样,越到上面人也越少,路也越窄,他们都不甘心失败,他们也害怕被淘汰。事实上,在这个地产变革的年代,他们和企业都担心未来会被淘汰,如果想要活下来,只能让自己更加强大。

  他们常常担心职业不稳定,总看到不断有人超车而去,不敢停下,生怕成为吃灰的落伍者,成为被嘲讽或者怜悯的弱者。如今,这个行业已经开始了大鱼吃小鱼的过程,所有人都在戴着镣铐不停跳舞。大家都在紧绷和坚持,希望成为被洗牌后的胜利者。

  有位朋友看了看十年前的自己,那个时候自己还是地产新兵,甚至都没有想过十年后自己可以做出那么多成绩,自己也早已实现并超过很多最初的想法。

  也许十年后,他们中的很多人还会回看,发现自己又一次实现了很多自己不曾想象的东西。

责任编辑:周宇航

热门推荐

APP专享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