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23日16:36 海外网

中国留学生杨舒平在马里兰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视频截图

5月21日,马里兰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杨舒平在毕业典礼上以美国的“新鲜空气”和“言论自由”为主题,将中国作为反面例子进行对比的演讲引起轩然大波。演讲的视频被分享在华人的微信朋友圈、群组中,并被冠以“辱华”的评价。国外留学生、海外华人网友的批评多于国内,反应最大、批评声音最强烈的是马里兰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们。

不少马里兰大学的中国留学生采取了实际行动表达他们对杨舒平演讲的不认同。据当时在现场的学生透露,演讲结束后,有同学在与校长合照时就当面表达了不满。之后有人自愿组织征集视频,在演讲后的一天发布了“为中国骄傲”(Proud of China)视频合集,视频中来自重庆、厦门等不同城市的马大中国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表达“为中国骄傲”的心声。22日下午在院系毕业典礼上,有中国留学生上台领取学位证书时举起有“Proud of China”字样的衬衫表示抗议。多名中国留学生在校园里自发组织了“为中国骄傲”集会活动。相关的“为中国骄傲”微信群参与者已达数百人;中国留学生在微信群里探讨如何向学校表达不满、如何降低此事件的负面影响、如何避免“人肉”杨舒平的过火行为等话题。同时,有越来越多的批评者将矛头指向马里兰大学本身,认为校级毕业典礼的学生代表演讲稿出现这样误导性的言论,是校方对学生不负责任,甚至不排除有拿学生“当枪使”的可能。

在美国东部时间22日下午6时30分许,《侨报》记者突然收到马里兰大学的通讯协调员(communication coordinator)珍妮弗·波拉夫斯(Jennifer Burroughts)的邮件。波拉夫斯在邮件中表示,她不是马里兰大学的发言人(spokesperson),但是她提供了马里兰大学一份关于5月21日学校毕业典礼的声明。在声明中,波拉夫斯强调马里兰大学像其他许多公立大学一样,是思想的集市;建立在学术自由、言论自由和人人都有权分享观点的基础之上。杨舒平是顶尖的学生之一,被委员会选中进行毕业演讲;她表达了对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学习机会的感谢和有关这些经历的观点。学校认为作为兼听的世界公民,听到不同观点、包容多元化、面对所不同意的观点时表现出宽容是非常关键的。在大学内外听取并尊重不同意见是非常重要的技能。大学为支持杨舒平分享看法和独特观点的权利而骄傲,并且表彰她在欢乐的场合(指毕业典礼)发言。目前这份邮件声明已经刊发于马里兰大学网站,成为了一份正式声明。

虽然并不是学校的官方回应,但该邮件引起了马里兰大学中国学生更为广泛的不满。他们希望和学校进一步沟通,让学校明白广大中国留学生并非想攻击杨舒平个人或者侵犯言论自由,而是不满于她演讲中不真实以及攻击性的内容,并且由于在毕业典礼这样重要的场合进行这样的演讲,可能会引起外界对一个国家或整个群体的误解。

根据目前海外、国内的中国人对演讲的讨论,主要分为两种观点。对杨舒平的理性批评主要集中在她“夸大”乃至“捏造”事实,并助长部分美国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比如她来自空气质量优良的昆明却宣称“不戴口罩出门就要生病”;中国网民对各种政治问题有很多探讨,她却通过对比强化“中国没有言论自由”的观点。批评者们认为,杨舒平以谎言为基础,煽情地表达观点,有不顾一切对美国进行迎合、谄媚之嫌。

支持者认为,杨舒平分享的是她自己的感受,就算有夸张、偏颇和幼稚之处,但她有表达自己观点的自由。还有支持者认为,杨舒平谈及的问题在中国确实存在,她的演讲“很有勇气”。

新华网早年的报道曾指出,美国的言论自由是有限度的,如果编造谣言,甚至是提供虚假信息,都会被判刑。观察者网早前的一篇报道《西方民主制度用中国话怎么说?》更是以一种更宏观的角度对比中西方制度。报道指出,西方的政治模式不是没有缺陷,如金钱政治、政体失灵和债务危机都是西方正在面临的困境。而中国的制度也有优势,如过去三十年进行的一系列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建立领导人退休制度、任期制度都是西方没有的,保证了政体的正常运行。从杨舒平演讲引起的风波上,我们也可学到要客观地认识西方和中国,不能片面地强调一方的好或不好。(整理/刘思悦)

(综合《侨报》、新华网、观察者网报道)

责编:刘思悦、王少喆

热门推荐

APP专享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