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集团与阿根廷签署核电总合同 核电“走出去”捷报频传

  本报记者 杨悦祺 深圳报道

  导读

  核电项目由于装机规模大、建设周期长,需要占用大量资金并承担相应风险。所以,引入战略投资者合资建设核电项目是多数核电企业采取的方式。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已落幕,但捷报未停。作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核电“走出去”再添两台机组。

  5月17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阿根廷总统马克里共同见证下,中核集团董事长王寿君与阿根廷核电公司总裁塞莫罗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了关于阿根廷第四座和第五座核电站的总合同。

  根据双方约定,中核集团与阿根廷核电公司将在2018年开工建设一台70万千瓦CANDU-6型重水堆核电机组,在2020年开工建设一台百万千瓦级华龙一号压水堆核电机组。

  至此,中核集团出口海外核电机组增加至8台。在此之前,中核集团已成功向7个国家出口过6台核电机组、8台反应堆或核动力装置,并与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经贸关系,正在商谈核电及铀资源、核燃料、核技术应用等核工业全产业链合作。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认为,核电项目的资本回收期至少需要十几年,所以核电企业签约大型项目前期必然做了大量工作,作为商业项目而不是援助,盈利是可预期的。而且阿根廷政局较稳定,虽然经济情况有起伏,但能源需求会逐渐增长。

  另一方面,随着核电等清洁能源技术越发成熟,中国的相关企业也将拥有更多的海外市场空间。

  合资分散风险

  据了解,阿根廷核工业起步于上个世纪50年代,现有3台核电机组,均采用重水堆技术,所产电力占该国总发电量的7%。2009年,阿根廷为了重振核工业、满足能源供应需求、调整能源结构,决定建设新的核电站。

  自2010年起,中核集团与阿方开展核能交流,积极开发阿方核电市场。中核集团与阿根廷核电公司曾于2015年11月经过3周谈判,并正式签署了阿根廷重水堆核电站商务合同及压水堆核电站框架合同,并就中方设计的华龙一号压水堆核电技术落户阿根廷第五座核电站达成框架性协议。

  当时阿根廷规划部部长透露,第四座核电站项目预计耗资59.94亿美元,其中62%的资金来自于阿方,38%来自于中方。其中大约有85%将来自于中方银行金融机构,但此次融资给出了低于6.5%的年化“优惠”利率。

  核电项目由于装机规模大、建设周期长,需要占用大量资金并承担相应风险。所以,引入战略投资者合资建设核电项目是多数核电企业采取的方式。

  比如,近期正式开工建设的中国广核集团在英国的欣克利角C项目,它被资深核电专家、中核集团计划局原副总工程师温鸿钧称作世界上最昂贵的项目。

  对于外界的质疑,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谭建生近期在媒体会上回应,该项目由中广核与合作伙伴法国电力公司EDF进行合资。其中,EDF占66.5%股份比例,中广核占33.5%的比例。这样的投资方式,从投资规模和风险控制来讲,是比较合适的。

  同时,英国政府给这个项目长达35年的固定电价,在基础投资项目里面已经是很好的条件,所以他们认为回报也是比较合理和公允的。“我们最重要的战略诉求不是投资欣克利角C,而是通过控股的布拉德维尔B项目把我们的华龙一号技术带到英国。”

  但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虽然从长远考虑,核电的优势比较明显,但短期内,主要是想要打开市场局面,成本高问题依然存在,在一定时期还是一个主要的矛盾,不是哪个项目都能马上盈利。而且,在预算、环保方面也要达到东道国的标准。

  所以,除了合资建设外,中国核电企业在出海时,也在根据所在国和项目实际,积极探索多种模式,包括装备输出、并购重组、直接投资,还有人员培训等技术输出。

  全球核电机遇

  不仅是中国,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调整,越来越多的国家青睐核电等清洁能源。

  根据世界核协会(WNA)网站提供的数据,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全球共有30个国家在使用核电;在运核电机组总计446台,总净装机容量约为390.8 GWe;12个国家正在建设总计60台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约为64.5 GWe。

  一方面,随着曾经的核电大国逐步重启核电建设,中国有可能从中获取机会。

  俄罗斯政府在2016年8月公布的一份法令中宣布,俄罗斯计划在2030年前新建11台核电机组,这11台新建机组不包括目前的在建机组。

  美国瓦茨巴2号机组2016年10月投入商业运行,成为美国近20年来首台投入商运的新核电机组。

  英国政府也计划在2030年之前新建8座核电站。而中广核、EDF共同投资在英国建设的欣克利角C项目如果进展顺利,将成为英国近20年来建设的第一座核电厂。

  周大地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过去的核电大国,上一轮建设周期基本在上个世纪80年代前后,也就是说已经有二三十年没怎么新建核电站。虽然依旧有大批量核电站在运行,运营能力和设备部件供应都能有保障,但在实质的大型核电厂配套能力、制造人才等方面已经有所欠缺。最明显的表现是,项目拖期成为问题。

  “而中国经过近年几十台的核电站建设,设计、制造和技术保障能力已经很强,中国已经成为核电建设最快最好的国家。同时,随着核电技术进步,出现了一些新的核电堆型,中国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有后发优势。”周大地说。

  另一方面,除已有核电项目国家外,WNA数据还显示,有2个无核电国家即白俄罗斯和阿联酋正在开展核电建设;另有15个无核电国家(波兰、土耳其、越南、埃及、孟加拉国、约旦、哈萨克斯坦、印尼、沙特阿拉伯、泰国、智利、立陶宛、马来西亚、以色列和朝鲜)已批准建设首批核电机组或已制定核电发展计划。

  “如果出口向发展中国家,中方很可能是作为总体承包商。全世界真正有总体承包能力的公司也不是很多,比如EDF和已经进入破产重组的西屋电气,俄罗斯和韩国也有一些对外承包的能力,中国现在是非常强的力量。”周大地说。

  而与核电热相对的,是煤电等非清洁能源投资的热度降低。

  全球环境研究所5月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后,中国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参与的煤电项目发展已进入低速增长阶段。

  而且,一些国家已经明确规定了不希望有更多煤电项目,例如,根据2016年12月发布的印度《国家电力规划》(草案),印度政府已开始考虑到2027年之前暂停建设新的煤电项目。

  但周大地认为,由于全世界的低碳化,虽然有些国家就不愿意再上大型煤电项目,但煤电至少在2050年前不能完全退出。

  “还是要看对方的能源结构。有些国家电网支撑能力不强,承受不了百万千瓦级的装机容量。而且核电周期长,造价贵,可再生能源也需要调峰,煤电退出可能还需要一个过渡过程。”周大地说。

  (编辑:张伟贤,如有意见建议请联系:zhangwx@21jingji.com)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热门推荐

APP专享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