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11日06:08 一财网

  原标题:股权质押规则 需作相应调整

  记者 朱邦凌

  近期,不少公司股票价格出现大幅下挫,纷纷拉响股权质押风险警报。勤上股份\*ST德力已停牌筹谋化险方案,\*ST运盛信威集团等公司也存在股份质押被平仓的风险。此前,顾地科技同洲电子由于股份质押面临爆仓已经易主。

  目前,股权质押已成为上市公司重要的融资手段,去年底A股市场累计质押股数达3208.81亿股,参考质押市值为4.4万亿元。一方面是股权质押的绝对数量居高不下,一方面是价值重构背景下题材股、垃圾股的股价下挫。最近市场上频频出现的“闪崩股”,就是股价结构性调整下高估值故事的难以为继。

  IPO放开、再融资受限、严格监管等政策和注册制预期,让A股市场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跨市场套利行为受到明显抑制,市场的估值体系正在发生重构。

  估值体系的重构,必然带来壳资源的消解和高估值题材股、垃圾股的下挫,因此股权质押隐患需加以高度重视。特别是高杠杆循环质押、高比例质押、高质押率质押、轻资产公司质押、高估值高PE股票质押、无主营忽悠式重组公司的质押等,处理不当,或将成为引发市场风险的黑天鹅。

  基于此,笔者认为估值重构背景下股权质押规则须做相应调整:

  其一,应“去杠杆”,禁止高杠杆循环股权质押。前段时间,部分保险企业在股市呼风唤雨,其杀手锏就是不断利用股权质押来融资。

  其二,给高比例股权质押划定红线,将大股东、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限制在一定幅度内,将上市公司的整体股权质押设定在一定限度内,防止出现大股东近乎100%质押、上市公司股权几乎全部质押的赌博式自杀式融资。勤上股份的三名关联股东集体质押掉了几乎所有股权。

  其三,对轻资产高估值、无主营忽悠式重组的公司,设定特殊的质押率。前些时间,上市公司竞相跨界收购影视游戏互联网标的,积聚的估值泡沫较大。不少上市公司出现了并购重组的后遗症,包括收购标的业绩承诺难兑现、商誉大幅减值等。而随着市场逐步回归理性,此类轻资产板块呈下跌走势,成为股权质押风险集聚区。数据统计显示,截至4月21日,传媒行业新增质押市值落入警戒线和平仓线20%以内的数额最多,落入警戒线20%以内的新增市值达373.7亿元,落入平仓线20%以内的新增市值达121.3亿元。

  在此前两年股市的大幅波动中,有几百家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跌破理论平仓线,纷纷紧急停牌。殷鉴不远,目前的资本市场正处于估值体系重构之中,投机文化遁形,有故事无业绩的公司将越来越没有听众,因此对部分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隐患切不可掉以轻心。

  (作者系资深市场观察人士)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热门推荐

APP专享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