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深化普惠金融机制改革

  日前,为了维护金融安全,整顿金融市场,央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密集发声,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政策,加强“穿透式监管”,推动金融市场去杠杆。除了出于防风险的目的之外,如何减少资金空转套利,防止资金脱实向虚,引导其进入实体经济也是金融整顿的目的之一。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脱离实体经济,金融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支持实体经济是金融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实体经济水平越高,经济实力就越强,抵抗风险的能力也越强。相反,如果实体经济衰弱,而金融业发达,则会导致经济泡沫化,经济风险增大。习近平主席曾多次强调,要改善金融服务,疏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管道。

  这正是中国金融市场长期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即国有部门因为有政府信用的潜在担保,融资既便利,成本又低。而主要为民营的一些中小企业,得不到传统金融机构的优质服务,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挑战不仅在于融资的二元化,而是一些国有企业的效率远远低于民营企业,当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这些低效率的部门,而更具活力与效率的民营企业却面临融资困境,将会造成经济整体上的效率损失,并阻碍经济转型的进程。

  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一个全球性现象,这是由金融业信用文化所决定的。因此,发展普惠式的金融富有挑战性,需要更多的创新以及利用中央和地方的多层次资本市场,通过扩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培育多样化的金融中介机构。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也是一个艰难的挑战。

  现在的问题是,在过去几年,由于相关监管的放松,金融市场出现资金空转现象,过多的流动性通过拉长的资金链以及过高的杠杆率,导致资金成本反而越来越高。资金加速脱实向虚,再加上信用过度扩张导致楼市过热,对实体经济构成了更严重的伤害。

  也就是说,一些金融创新不仅没有为中小企业以及实体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反而通过“钱炒钱”、资产泡沫等形式,抬高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以及生产成本,这种趋势不仅损害了经济正常发展,阻碍经济转型,还积累越来越多的金融风险,必须得到抑制和纠正。今年以来,监管部门为此进行了努力。

  比如,在资本市场,证券监管部门规范了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禁止募集资金用于类金融业务,限制募集资金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对上市公司忽悠式融资、跟风式融资严格监管。与此同时,围绕“三去一降一补”五大重点任务,支持更多优质企业、创新企业、国家政策扶持企业发行上市,引导社会资金“脱虚向实”。

  银行部门也开始收紧地产业的信贷政策以及提高按揭利率。一季度,随着房贷增速环比回落,在新增贷款中的占比也出现了明显下降。与此同时,随着制造业经营形势回暖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上升,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占比上升。这显示了积极的趋势。

  当然,金融市场加强监管,推动去杠杆的工作必然会引起流动性的紧缩效应,导致利率水平上扬,可能会增加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所以,在金融整顿的同时如何引导资金脱虚向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方面,利率水平的上扬会抑制金融市场“虚火旺盛”,并降低地方政府与地产业的融资规模;另一个方面,如何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尤其针对薄弱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金融服务至关重要。

  我们认为,应该深化普惠金融机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应该有一个机制性的安排,而不是继续探索。其次,积极满足重点领域金融需求,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雄安新区建设等。当然,最关键的是大力推动结构性改革,落实创新驱动战略,促进实体经济增强活力,只有实体经济增强了活力,金融服务才能雪中送炭。

责任编辑:周宇航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热门推荐

APP专享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