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否认合资传闻 东风、一汽虚晃一枪

  技术合作不断推进 新能源短板待补

  刘珊珊

  尽管屡次传出“绯闻”,又屡次得到“当事人”的澄清,但这并未减退外界对于东风汽车公司(以下简称“东风”)将和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一汽”)合并猜想的热情。

  日前,东风对于与一汽携手在安阳成立新能源公司的传闻进行了澄清。在此之前,东风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竺延风直言,东风与一汽的合并目前“无探讨、无计划”。不过,在上海国际车展期间,竺延风也表示:“把已经发展得比较成规模的、有体系的、有长远循环能力的产品,介绍给汽车行业的其他伙伴,大家各有所侧重、互相交换资源,这是一个趋势。”

  而东风与一汽目前在相关领域开展的技术合作,便顺应了“资源交换、互通有无”的逻辑。有消息显示,4月26日,现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一汽集团副总工程师兼一汽技术中心主任李骏,东风汽车技术中心首席总工程师陈赣共同为一汽东风创新中心在北京选址。“目前创新中心正在选址、注册、人才、运行模式等筹划阶段,将综合比较用地、税收、人才条件、运营成本等政策和地域环境决定最终的落户地点。”东风汽车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确认了这一消息。而早在今年2月,一汽和东风已经就共同建立前瞻性技术创新中心进行了签约。

  无论东风与一汽是否成立新能源合资公司、是否进行合并,二者在技术层面的合作已是板上钉钉,而双方目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弱势也是不争的事实。面对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双方又将采用何种方式补足短板?

  合并“绯闻”不断

  4月28日,东风汽车公司发布了一条澄清声明,宣称合资消息为不实传闻,表示“目前东风汽车公司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的合作只是技术层面,其他方面的问题无探讨、无计划”。

  此则澄清声明针对的内容是关于东风与一汽携手在安阳成立新能源公司的传闻,传闻称:东风集团与一汽集团分别出资5亿元,电动汽车百人会指定机构出资1亿元,河南省政府出资30亿元,苏氏精密出资5亿元,国安新能源出资30亿元,投资机构出资24亿元。首次实现两大国有企业与政府以及新能源零部件厂商共同出资。另有消息显示:一汽、东风新能源合作意向书确实存在,只是尚未签字。

  此前,东风与一汽之间进行过多次高管轮换,而双方的“绯闻”早在那时就已是沸沸扬扬。

  2015年7月6日,曾任一汽集团总经理、吉林省委副书记竺延风南下东风,出任东风汽车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次日,原东风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平北上一汽,出任中国一汽的党委书记、董事长。

  2017年4月,双方高层互调再掀波澜。原东风汽车副总经理邱现东任一汽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原一汽轿车总经理安铁成任东风汽车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常委。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从2016年年中至今一汽总经理一职却一直空缺。

  “随着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人才的流动性不断增大。”在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原民族证券首席汽车分析师曹鹤看来,老国企的最大软肋便是人事结构固化。同时,曹鹤认为,一汽、东风合并是国企改革大方向。

  技术合作落地

  尽管东风、一汽合并的传闻并无实质性进展,但双方在技术层面的合作已经得到落地。

  早在2月17日,一汽和东风共同建立前瞻性技术创新中心,并确立了8项建设指导方针。而在4月22日,东风公司与一汽集团高层就共建前瞻共性技术创新中心进行深入交流磋商,并表示,要全力做好中心的筹备和建设工作。4月26日,双方共同为一汽东风创新中心在北京选址。这一系列的动作,都曾引起外界对于双方合并的猜想。

  在竺延风看来,车企之间资源交换、互通有无,将会成为趋势。而前瞻共性技术创新中心将不仅仅是一汽和东风两者之间的合作,而是要把社会上的各种资源都充分利用起来。据竺延风透露,东风与一汽在技术层面的合作关注在三个领域,一个是燃料汽车,一个是智能网联(包括自动驾驶),还有一个是轻量化。“因为这三方面,我们两个企业都在做,都在投入人力物力,所以在交流过程中感觉这三个方面有比较好的合作方式。”竺延风表示。

  “东风与一汽共建的‘前瞻共性技术创新中心’,将面向技术革命前沿,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指导,以智能化创新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推进东风公司与一汽集团在前瞻共性技术领域的研究。”上述负责人如是说。

  具体来说,在4月的交流中,东风和一汽明确了前瞻共性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指导方针,其主要内容包括:聚焦科技创新,为一汽和东风打造核心技术竞争力;以人为本,吸纳国内外一流人才,实施技术委员会管理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机制驱动,贯彻国资委科技型企业科技人员激励新政策;战略联盟与并购相结合,掌握优势资源,实现跨越式发展;预研下一代技术,以产品诞生流程与双方产品研发连接,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借助国家科技创新驱动力,成为国家行业科技创新的领头羊;边合作边建设,加快创新中心成果产出;贯彻走出去发展战略,抢占国内国际科技创新高地。

  而根据此前披露的信息,东风与一汽的合作可以用“五大方向、十大技术、两大工程”进行概括,共同研发超低碳汽车技术、零排放汽车技术、兼容环境的智能出行系统、基于网络的汽车数字化智能化设计、制造、服务技术等。

  双方将充分利用国内外研发资源,突破目前企业与外部资源合作研究的模式。此外,一汽与东风合作还可以实现共同承担风险,降低研发成本的作用,实现“1+1>2”的可能。

  市场短板待补

  双方在技术层面的合作也将为补足各自短板提供助力。

  目前,无论是东风或是一汽,在新能源方面的成绩均乏善可陈。根据乘联会数据,2017年第1季度中国共销售新能源乘用车4.95万辆。其中,北汽新能源、比亚迪、吉利、上汽乘用车、众泰汽车排在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前五名,市场份额占比高达80.7%。此外,进入排行榜TOP10的新能源乘用车企还包括:江铃汽车江淮汽车长安汽车、奇瑞汽车、腾势。但作为共和国汽车行业的“长子”与“次子”,一汽与东风甚至都没有进入前十名。这与其整体发展规模以及我国目前汽车行业的发展大势均不吻合。

  面对发展潜力巨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东风、一汽已经制定出长远目标。根据东风汽车“十三五”战略规划,到2020年,东风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占有率要达到15%~18%,销量要达到30万辆。而一汽集团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战略显示,到2020年,一汽将实现6个新能源整车平台、16款车型全系列产业化准备,具备批量投放市场能力;市场份额达到15%以上,在自主新能源汽车中具有领先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

  但是,东风汽车2016年的新能源销量仅为2.5万辆,要想在2020年达成30万辆的目标需要实现十几倍的增长。“30万辆是一个目标,我们的市场占有率现在是15.9%,国家对于2020年整个新能源的产量要超过两百万,所以希望我们的目标和传统车市场的占有率差不多,这样就要做到30万辆。”东风汽车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常委刘卫东解释说。

  “东风无论是自主品牌,商用车还是乘用车,还是合资品牌,大量上市的时间应该是2018年。”刘卫东补充称,未来,新能源汽车成本将不断下降,而传统车成本则不断上升。“我们不是靠补贴,而是靠市场。”

  不过,如今要想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所发展所需要面对的形势更为复杂。随着补贴保护政策的退坡,国内外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的比拼注定愈发艰难。无论一汽还是东风,按照目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情况,均需要做出更加大胆的规划并投入更多的资金及精力。在各大车企全力投入新能源和智能化的今天,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或许能够让东风和一汽在新一轮的汽车变革中博得先机。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热门推荐

APP专享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