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05日22:38 中国产经新闻报

  养老金缺口严重 制度漏洞待补

  本报记者 梁文艳报道

  个人账户空账4.7万亿,养老金因缺口严重正在走入“雷区”。

  “ 当前,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处于差等空间,如不尽快对制度进行调整,一旦把累计结余用尽,养老保险基金将面临着崩盘的风险。”这是清华大学就业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杨燕绥日前在2017清华养老产业高峰论坛上所表述的一段话。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日前,清华大学发布的一项数据显示,养老保险基金已经出现了当期的资金缺口,并动用累计结余来“保发放”,这意味着养老保险已经进入三级风险区(最高风险评级是四级)。

  其实,这不是业内人士第一次对养老金缺口严重而发出的声音。2016年底,由中国社科院社会保险研究所所长郑秉文执笔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6》就表示,2015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记账额(即空账)已经达到47144亿元,而当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只有35345亿,这表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资产和负债之间缺口越来越大,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基金累计结余将会被耗尽。

  也就是说,即使把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所有结余都用于填补个人账户,其账户仍然会有1万多亿的差额。

  在2015年底,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研究的超老龄社会课题时计算出了15年后,养老金缺口将达到4.1万亿元,35年后,这一缺口将约为6.1万亿元。

  然而,事实上,养老金缺口要远比计算的数据还要严重。

  养老金空账不可避免

  什么是养老金空账呢?所谓的养老金空账就是账户上显示有具体金额,但实际上并没有真实的钱来对应账面上的数字。(例如,某员工4月份并没有拿到公司的1000元奖金,但是在这位员工的家庭收入支出账上却有了一笔1000元的收入账,那么,这1000元的所谓收入就是空账。)

  那么,这些空账是如何形成的呢?在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看来,导致养老金缺口越发严重的原因有三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投资渠道单一,除了国债、银行,就几乎没有其他的渠道;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加重,自2017年起,养老金要求的财政补贴将持续攀升;一方面,之所以养老金缺口较大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历史遗留问题。

  宋清辉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举例说,改革前,已有的退休职工,因为没有个人账户,因此只能够使用在职职工的个人账户资金等。

  尤为一提的是,随着人口老龄化,享受养老金的人口也在逐年增长。数据显示,中国的养老金资产占GDP比重不到10%,而美国的养老金资产将近GDP的150%,OECD国家也相当于77%。如果现行政策不变,到2050年,中国养老金缺口将达GDP的70%以上。

  优品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员王健昆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养老金投入不足,从养老财富的积累来看,2015年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占GDP的比例为4.13%,低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7.9%的平均水平,各类养老保险余额占GDP的比例为12.06%,低于OECD国家水平的82.8%。

  事实上,养老金结余因地区发展差异产生了不均衡。截至2015年底,全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结余已经达到了35345亿元,比2014年底增加了3545亿元,增长率为11.15%,增速同比下降1.34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结余最多的省份依然是广东,其基金累计结余已经达到了6532.75亿元。江苏、浙江也分别有3163.71亿元和3070.39亿元,北京、山东、四川也各有2000多亿元。这6个省份累计结余共有19963.17亿元,占到全国累计结余的56.48%。

  那么,如何统筹养老金实现资金填补呢? “一方面,中央财政可以加大对养老金缺口较大的地区给予深度支持;另一方面是调拨养老金富裕地区的资金填补缺口,并在财税政策上给予优惠政策。”宋清辉认为,要解决养老金存在的问题,说起来非常简单,只要运用市场化的手段即可。一是要扩大征收面,使养老保险覆盖率逐步提高,争取惠及所有公民;二是要做好个人账户的统计,明确个人所缴纳的保险金和退休之后所享受到的收益;三是要扩大养老金的投资范围,不能让这笔巨款沉睡,要让这些资金能够带来更多回报,以减轻在职人员的养老金缴交压力,同时还能惠及退休人员。

  制度变革

  其实,养老金制度变革不是第一次站在抉择的十字路口上。养老金不是一个新问题,而是一个老话题,关于养老金缺口的问题,近些年,不论是官员还是学者都对于养老金存在缺口表示出不同的观点。

  王健昆说,人口老龄化的条件下,在降低企业缴费负担和确保养老金支付的双重压力下,地区发展不平衡导致养老金存量不平衡,对养老金进行结构调整至关重要。

  他认为,建立夯实中央统筹基础养老金,做大职业年金,管好个人养老金,激励就业和改善福祉并重。

  有业内观察者认为,中国养老金的最大缺口,实际上就是一种制度性缺口,如果制度存在明显的缺口或者漏洞,那么,就要采用制度变革的办法来解决或者完善。否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总体上来看,中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至少存在企业年金的缺失,使社保养老独木难支、社保名义缴费率较高,但实际缴费率却很低以及人口老年化与过早退休形成现实反差与冲突三大制度性缺口,它是导致现行的或未来的养老金缺口的根本原因。

  “养老金当前面临的问题,很难通过制度调整来解决,而是需要养老金顶层设计和整体改革。”宋清辉认为,整体改革关键是全国统筹,之后建议全国统筹,一方面,是部分省份的累积结余数量在逐渐减少;另一方面,部分省份的结余数量在逐渐增多,两者相互调整,有助于实现整体均衡。

  值得一提的是,养老金制度改革起源于地方,不过,在改革的过程中却导致了区域间的“碎片化”。中国财政学会会长、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日前在全国财政学会2017年年会暨第21次全国财政理论研讨会上直言,当了三年财政部部长,费劲费大了,就是如何推进养老保险体制改革。财政持续补贴养老金,这样不可持续。我国20%(企业负担)+8%(个人负担)的缴费率几乎全球最高,还难以实现精算平衡,现在还要降低社保缴费率,关键问题是激励不对。

  “大家没有动力去多交养老保险,还会把缴费基数(收入)做低,现实情况是,平均来看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不到实际工资的70%。”楼继伟说,养老保险企业名义负担率为20%,但实际平均负担只有14%;若按照实际工资的九折作为缴费基数,企业负担率为18%就够了,都不需要达到20%。但关键需要改革现有养老保险制度,调动缴费积极性。

  事实上,关于社保存在缺口的问题,楼继伟几年前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曾坦言,社会保险方面的制度漏洞太多,如果我们不把这些制度的漏洞堵上,给多少钱也会吃光。

责任编辑:周宇航

热门推荐

APP专享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