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本报记者 黄斌 北京报道

  “中国的私人银行业依旧是一个高速成长增量型市场,还有大量准私行客户沉淀在分行里。提出准事业部制,与大零售模式并不矛盾,主要是尊重分行利润归属的基础上,增加总行在专业服务的管理权限。”BCG(波士顿咨询英文简称)董事经理谭彦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2017年是国内私人银行业发展的第十个年头,也是行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行业人士也到了思考发展方向的时机。

  4月27日,兴业银行联手BCG共同发布《中国私人银行2017》报告称,至2017年,12家中资商业银行私人银行的总客户数已超过50万、管理客户资产(AUM)近8万亿元,规模成长迅猛的同时,各类私银机构也面临能力偏科明显、业务模式同质化等挑战。

  “大零售”下的准事业部制

  站在下一个十年的路口,中资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将走向何方?

  前述报告提供了国外领先的私人银行业成熟模式作为参考:一是高盛私行的“专属私行+资管驱动+独立利润中心”模式,二是花旗的“大众私行+投顾驱动+准事业部制”模式,三是汇丰的“专属私行+全线布局+独立利润中心”模式。

  “之前有过‘事业部’和‘大零售’的争论,但目前‘事业部’很难走下去,所以又重回‘大零售’模式。”某国有大行私人银行部相关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从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私人银行的发展情况来看,主流模式则较接近花旗银行。

  十年来,中资私人银行机构在快速发展中趋于同质化竞争,主要体现在零售升级和产品驱动上。

  零售升级即普通零售业务的升级版,通过更优先的服务、更优良的环境以及收益率更高的投资产品服务私人银行客户。这是目前中资私人银行最为普遍的做法,其对应的另一端专属私行,则主要是欧洲成熟私人银行业的做法。

  产品驱动主要是依靠伴以刚性兑付的理财及其他投资产品的销售来拉动业务。

  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一模式像是“贵宾理财”豪华版,“高大上的场所、高颜值的团队、高收益的理财”。但私人银行中的专业投顾、大类资产配置服务则非常缺乏。

  “总的来讲,这个行业在中国的确尚处幼年。”前述某国有大行私人银行部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私人银行自身作为业务单元,都有另起炉灶的冲动,设立子公司也有过探讨。但此前有些银行尝试过处于中间地带的事业部制,但后来推进不下去,又重新回到大零售的老路上。

  但前述报告则认为,由于中国中大型商业银行的总分行组织体系根深蒂固,分行在很长的历史时期是实际业务经营主体、手握大量资源,故采用准事业部制的模式,将是大中型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在现有体制下的平衡选择。

  BCG董事经理谭彦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准事业部制,与大零售模式并不矛盾,该模式实际上将私人银行的专属私行的部分与零售业务进行嫁接,也对中资银行在组织机构上的布局提出了颇高的要求。

  “精细”时代开启

  2016年财报显示,中国银行成为继招商银行工商银行之后又一家私行管理总资产突破万亿元的银行。

  其中,最早跨入私行万亿俱乐部的招商银行持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2016年度私行管理总资产达到16595亿元,比上年增长32.54%;私行客户数达到59560户,增长21.47%,增速依旧可喜。

  “从利润贡献来看,目前国内中资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贡献率还比较低,有的可能1%多一点,高的也不会超过5%。”BCG董事总经理何大勇表示,与国外主流私人银行普遍超过10%的现状相比,说明私人银行业务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无论未来何种模式成为主流,可以确定的是,在下一个十年里,中资私人银行的业务,将告别粗放式增长,需通过精耕细作打造自己的护城河。

  “从近期的一些事件来看,监管、机构、客户和从业人员都还非常粗砺,没有时间的洗炼和打磨是不成的。”前述大行私人银行部相关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目前国内主流私行模式较为接近花旗模式,且应该还将保持一段时间。

  前述报告称,在发展服务客户能力方面,零售基础强的中资商业银行,可以选择投顾驱动型,即从财富端能力开始、逐步向资产端的上游能力挺进;在资管、产品、投顾各个重要环节,则根据情况,在内部自建和构建平台两种路径中选择。

  (编辑:李伊琳,邮箱:liyil@21jingji.com)

责任编辑:杜琰 SF007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热门推荐

APP专享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