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外贸风信:“一带一路”市场份额逐步攀升

  一季度订单量增30%

  裴昱

  “一季度的订单量增长近30%,觉得今年有点小爆发,超出年初的预计,年初招工还没招那么多,现在人手都不够了。下半年还将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广东金源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立群这样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第121届广交会上与李立群感受类似的企业不在少数,一季度外贸数据开门红,3月出口创两年最高增速。作为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外界寄望于在本届广交会上看到外贸回暖迹象。

  但也有不少企业表示,并未明显感受到外贸回暖迹象,大企业订单量逐年增长,但利润却在下降,部分中小企业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依然面临着被淘汰出局的风险。

  受访的业内专家认为,国际需求有所转暖,对今年的外贸形势持谨慎乐观态度。但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不论消费还是投资没有根本性变化,这种向好态势能持续多久还不好说。

  出口订单增长

  从4月13日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来看,2017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达6.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8%;进出口连续三个季度实现同比正增长。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认为,外贸回稳向好的态势,在本届广交会上或将有所反映。

  “去年下半年开始情况好转,订单量增加,今年板材和瓷砖的情况都不错。”4月17日,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霍荣铨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他表示,对下半年的出口情况很乐观。“你看现场的人数,今年我们十多个业务员全部上阵,采购商人数比去年同期要多。”

  “今年第一个季度的订单量比去年增加了40%,下半年订单量几乎排得差不多了,因为新产品更多,增长也更多,未来应该会越来越好。”浙江奥司郎照明电器有限公司王任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安徽朗世光电有限公司外贸业务经理张麟告诉本报记者,虽然竞争日趋激烈,但一季度订单量还是有所增长,提升品牌知名度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记者在广交会上随机走访的企业中,不少企业认为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市场有所回暖,订单量出现不小的增长。

  李立群认为,订单增长快,一方面是因为产品升级,另一方面是因为国际市场有一些复苏。

  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在接受《中国经营报》采访时表示,一季度外贸数据向好,是因为国际市场有所转暖,中国自身有一系列改革开放的举措,国际大宗市场商品变化,国际和国内的宏观经济形势有所回暖,国际需求上升。

  商务部外资司负责人在分析一季度我国进出口增长较快的原因时表示,一是国际市场缓慢复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今年1月预计,2017年世界经济增长3.4%,比去年高0.3个百分点。美国等主要经济体进口需求回升,根据WTO统计,今年1~2月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等进口分别增长6.2%、7.6%、21.7%和6.0%。二是大宗商品进口价格增长。一季度,我国原油、铁矿砂、天然气、煤炭、橡胶、原木等10类大宗商品(占我国同期进口总额的25.4%)进口价格上涨2.5%~99.8%,拉动进口增长10.9个百分点。三是去年基数较低。2016年一季度进出口额5.1万亿元,为2011年以来同期的最低水平。除了以上原因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近年来国务院支持外贸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效果逐步显现,营商环境不断改善,企业创新能力增强、动力转换加快。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与度高

  值得一提的是,第121届广交会上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参与度有所提升,外贸企业普遍看好“一带一路”沿线市场。

  广交会发言人、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徐兵表示:“沿线国家参展企业364家、展位616个,占进口展区参展企业比例约58.7%、总展位数比例约61.72%,环比均略有增长。其中包括埃及、土耳其、印度、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展团。”

  “中国建材性价比非常高。像印度这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建材水平比较低,他们因为所处的发展阶段,对于建材产品的需求很大,我们出口到这里弥补了他们的缺失。”广州五金矿产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周游说。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7年一季度我国对俄罗斯、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快速增长,增幅分别达到37.0%、32.8%、31.6%和28.5%。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中国外贸市场的份额处于逐渐攀升的态势,尤其是有些国家过去跟中国的贸易基数小,现在通过政策沟通、基建改善、新的贸易机会出现,未来贸易潜力非常大。”张建平表示。

  广东金源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营销中心副总经理文作义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有团队专门做‘一带一路’市场,十多个人,‘一带一路’走到哪儿,展会就到哪儿。”

  霍荣铨告诉本报记者,下半年将去中亚考察,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开发。他说:“去沿线国家参展有补贴,部分国家的补贴还高于其他地区。但是一些国家没有海运,运输成本高,还需要进一步调研。”

  无论如何看待外贸形势,寻求销量突破是外贸企业共同的任务,相当一部分企业认为跟随政策,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对提高销量、抢占市场份额有利。还有一些已经在沿线国家销售产品的企业表示,今年要求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销售额增长25%~50%。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告诉本报记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规模比较小,都是发展中国家,政策会有一定带动作用,还要看项目的推进情况,如果项目落地,会对承包、机械设备出口等带来好处。

  中小企业转型困局

  “恶意竞争太多,利润不断缩减,没有特别好的市场价格。”安徽一家以代工为主的中型出口企业负责人在采访中表示,企业转型发展困难重重。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外贸企业现在非常困难。过去35年依靠低成本、低价格、低端参与国际分工的贸易方式已经告一段落了,现在是凭借国际竞争力、人才、营销、品牌、质量、效益等来参与国际分工,企业转型面临五缺。“缺技术、缺品牌、缺人才、缺资金、缺转型的经验和能力。未来三十年就是要解决五缺的问题。”

  尽管恶性竞争、恶意压价、偷换材料、缩短保质期的情况依然存在,但越来越多的小企业意识到品牌、品质才是企业长期发展的选择。

  浙江一位家电企业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我们原来帮别人做代工,太难了,经常被拖账期,恶性循环,几乎没有利润。后来我想一定要转型,提高质量,不做小企业,哪怕定价高一点,也要保证质量,慢慢把品牌做出来,把企业做大。转型后,今年的情况好多了。”

  在行业洗牌、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过程中,企业承担着人力成本上升、外部市场不确定性依然存在等压力,仍有一部分企业通过转型找到了蓝海,但还有大量依赖代工、缺乏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仍未找到出路。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热门推荐

APP专享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