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动漫背后的 阳光“阿童木”

  陈琳

  第一次看阿希烈·伍德(AshleyWood)的插画作品,很多人都会产生头皮乍紧的感觉。在以诙谐、萌态、唯美为三大“主旋律”的动漫世界,阿希烈俨然是一个另类的存在。他曾在漫画出版机构“国际漫画书世界”工作多年,转战美国后又为Marvel和DC漫画捉刀。在阿希烈笔下,所有人物都笼罩于黑暗之中。凌乱、神经质的笔触和挥洒四溅的油墨看似毫无章法,却让那些浑身充满暗黑气息的人物形象产生了触动灵魂的魅力,这为阿希烈在欧美漫迷圈子里赢得了名声。

  2008年,阿希烈遇到了他的合作伙伴,中国香港玩具制造商王剑锋,两人联手成立了3Atoys公司,阿希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偶玩具设计师。由此,阿希烈所创造的暗黑系人物从纸上谈兵成了真实的立体玩偶。这种风格从他的第一件立体人偶作品——“伤痕累累”的世界大战机器人(WorldWarRobot)身上就能窥见端倪。

  如今,阿希烈的事业顺风顺水,不但将艺术设计的版图从平面扩展到了立体世界,而且靠着原创IP不断涉足电影、电视、游戏等产业。日前,作为“乌镇国际未来视觉计划”的重要嘉宾以及“乌镇国际未来视觉概念设计大赛”的评委,阿希烈出现在这个安静的江南水乡小镇。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他感叹说:“现在的年轻漫迷很成熟,开始追求更加原汁原味的原创人偶设计,而不再局限于影视公司推出的知名人物的衍生玩偶,这对人偶玩具原创设计的发展相当有利。”另一方面,他竭力否认作品就是自己内心直接的映射,“生活中,我是三个孩子的父亲。我是一个好父亲,在他们成年之前,我不会让他们接触我的作品。”

  构筑一个妄想的乌托邦

  都说画如其人,但这对阿希烈来说似乎不能成立。“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的内心一点都不黑暗,也不凌乱颓废,恰恰相反,我是一个充满正能量,而且很幽默的人。”阿希烈坦言,身为艺术家,他身上的确有着很多艺术家的秉性,比如骄傲,比如热衷于表达自己的想象,试图用自己的作品激发人们对战争、人性等多方面的颠覆性思考。抑或,在玩具设计快要定稿的时候,阿希烈可能会“随意”毙掉自己的设计草图,对着快要抓狂的工艺师悠然地说一句,“不是太满意,我们再来一稿吧。”

  真正激发阿希烈进行人偶设计和创作的动力,正是源自于对这个想象的世界的喜欢和热爱。用阿希烈的话来说,他从小就沉溺于动漫的世界中无法自拔。“我从7岁就开始收藏有趣的动漫玩偶,尤其是科幻动漫中的机器人,它们带给我的童年无限震撼和惊喜。”在阿希烈的家中,收藏着诸如《星球大战》中的暴风兵、《禁忌星球》中的机器人罗比(RobbytheRobot)、钢铁侠、机器猛兽索斯(Zoids)一大批人偶。还有不少诸如上世纪70年代红极一时的《飞车人生》(EvelKnievel)、《希曼》系列玩偶,也都是市面上已经难寻踪迹的珍品。

  “当你看到这些玩偶时,新奇的故事和想象就会自然而然地浮现在你脑海中。”事实上,在阿希烈的插画和人偶设计作品中,你不难发现这些经典作品对其创作的影响力。比如,世界大战机器人和罗比有着某种隐匿的相同之处,单鼻(NomDePlume)的蒙脸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和面目不清的暴风兵异曲同工,而女宇航员卢珊娜(Lasstranaut)的发型和阿童木有那么一点相似。而关于阿童木,也是阿希烈内心挥之不去的另一个情结,他悄悄透露,自己曾经有一个外号叫做“Astroley”,这是根据自己的名字Ashley和阿童木的英语名字Astroboy合成而来的。

  曾经,阿希烈也有过青春的迷惘,尤其在人格养成时期,他一度苦苦思索动漫人偶设计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关联。最终,他在动漫前辈的点拨之下有所顿悟。“其实有没有关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作品是否能打动人心。”阿希烈语出惊人,“艺术是一个谎言,从来不追求真实,艺术家最大的任务就是为人们构筑一个妄想的乌托邦,动漫人物设计尤其如此。”

  中国玩家更欣赏原创玩偶设计

  第一财经:虽然有点俗,但还是得问,在设计的众多人物之中,你最喜欢的作品是哪个?

  阿希烈:我之前和漫迷说,自己最喜欢单鼻。因为这个作品从画稿到人偶制作,完成度非常之高。它的防毒面具很酷,会让人直接联想到战争,从单个人偶你就能想象整个残酷的战争场景。而且,佩戴防毒面具会让你看不到对方的脸,制造出一种神秘感。在看《星球大战》时,我一直很想知道暴风兵真实的面貌,但长大了之后,就觉得这种神秘感非常棒。因为,在整个故事中,你根本不知道对方长什么样,这不是非常酷的事情吗?

  但其实我更喜欢女宇航员卢珊娜。她是一个看上去有点傻气的人偶,穿着厚重的宇航服,露出大长腿和高跟鞋,很性感。她的发售数量很少,是小众趣味的玩具的作品。我看到网上有人批评,但“她”对我来说是个近乎完美的设计。

  第一财经:说到女性玩偶设计,为什么在你的人物设计和玩偶设计中,女性角色的身材总是夸张得不成比例。而卢珊娜好像也不太符合你一贯的暗黑风格。

  阿希烈:说到女性玩偶的设计,我的母亲对我的艺术设计影响非常大。她是一个充满魅力又很强势的女性,她给我的感觉是很多事情大而化之,很自信。我并不是说会根据她的形象来设计玩偶,而是用这种性格去构思一个关于女性形象的故事。所以,我设计的卢珊娜,看上去是个大长腿的“傻白甜”,但你看过我绘制的插画就会知道,她其实是很强势的,富有头脑,表现性感其实也是一种自信。别看她是女性,遇到强敌和危险时决不手软,在保护自己和朋友时出手果决。

  第一财经:从插画创作到人偶玩具设计,是否也是一种转型?

  阿希烈:两者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对想象世界的一种表达方式,只是载体不同而已。作为艺术家,我喜欢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玩具、绘画乃至雕塑的重要性对我来说是同等的。

  第一财经:你在插画世界中肆意发挥,但真的把它们变为现实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阿希烈:当一个18岁的孩子攒了一个月的零用钱,兴高采烈地把你设计的玩偶搬回家,你可以想象他对你作品的期待。虽然有时候玩家的心还是难以预料,但我们和玩家之间的品味基本是一致的。如果连我自己都不喜欢这件作品的设计,你怎么期待玩家会喜欢呢?不过,现在,我发现很多玩家,尤其是年轻的中国玩家,更欣赏原创的玩偶设计。这是网络传播渠道在发挥作用,比我的孩提时代只知道那些大公司的动漫形象衍生品强多了,对动漫创作设计也是利好消息。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