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回应“怒怼事件”

  专家称警惕市场机制失灵

  ■本报记者 路妍 北京报道

  4月17日,新华网(603888)在发布10股转送15股的分配预案后遭遇上交所的火速问询,要求公司就高送转分配预案是否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等做出解释,新华网随即在4月18日晚以“四个有利于”进行回复。

   在证监会于近期明确表态要加强对高送转监管的环境下,新华网的这一“强势”回复态度在市场引发众多关注,甚至被一些媒体解读出“怒怼上交所”的意味。记者就此采访新华网证代部工作人员时,其表示新华网对上交所问询函的回复只是正常的公司行为。

   随着“怒怼上交所”事件的进一步发酵,新华网于近日正式做出回应。

  否认对抗监管

  高送转具合理性

   4月20日,新华网在公司对上交所的高送转事件的回复公告中表示,公司坚决支持证监会从严监管高送转的政策导向,接受交易所对高送转事项的日常监管。

   对于本次事件,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告诉记者,按照现行《公司法》和《证券法》的规定,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由公司董事会、股东会分别行使制定和审议批准权,其并非证监会和交易所的权责范围。“但证监会和交易所通过问询函关注上市公司的分红情况,则对市场有积极的指导性和倡导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卞永祖则认为,新华网有高送转的权利,只要是有利于经营,维护投资者利益,公司就可以按正规流程去做。而就交易所而言,其也有问询上市公司的责任,同时实践中也确实出现一些企业通过高送转炒作股价的现象,所以上交所的问询也是维护股东利益的一种方式。“我觉得大家没必要对新华网的回复过度解读,双方只要将具体立场和主张表达清楚,公众对此也有知情权。”

   即便双方行为都有其合理性,不少业内专家也认为市场就新华网对上交所问询的政策回复存在过度解读,但某不愿具名的市场资深人士告诉记者,他对新华网本次回应还是颇感意外。“新华网本身政治意识敏感,一般情况下新华网的表态都会与监管层的利益趋向保持一致,很少出现相悖的做法。”

   的确,从近期市场情况来看,自证监会主席刘士余表态要将高送转列入重点监管范围以来,不少上市公司陆续主动调整,修改高送转分配方案。对此,在交易所问询后,新华网仍旧坚持“10股转送15股”的分配方案是否具备合理性?

   “刘士余点名批评的是一些公司10股转送30股的分配方案,鉴于目前在对高送转的规则上没有具体规定,新华网推出的10股转送15股的分配方案也没有太大的问题。而就新华网自身情况而言,近年来业绩表现不错,近期与阿里巴巴签署合作协议,市场对其发展前景也看好。”新浪财经首席评论员艾堂明说。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黄建中则认为,从以往股市高送转的情况来看,10股送15股的分配方案也属于比较高的送股比例,但现在市场也有不少10股转送30股的情况,所以对高送转分配方案的合理性分析还要结合公司具体情况。考虑到目前相关法律没有对高送转做出具体规定,所以上市公司的高送转只要不存在操纵市场的情况就没有太大问题。“一旦发现公司通过高送转方案操纵市场,做高股价,搞市值管理,就必须进行严厉处罚。”

   记者从新华网近年来公布的财报数据发现,公司近年来在净资产、营收及净利润等指标上都实现大幅增长,公司净资产增幅尤为明显,从2011年到2016年已增长10倍至 23.59 亿元,但公司的流通盘和总股本规模并未相应增长。与此同时,从新华网2016年年报数据来看,其母公司未分配利润4.81亿元,每股资本公积金为7.55元,也具备实施送转方案的条件。

   “市场想要了解的是公司高送转的目的,以及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只要公司的信息公开、透明,在分配方案上有合理解释,高送转并非不可以。而一些公司确实存在经营情况好,公司股价高,需要通过降股价来增强市场流动性,吸引投资者的情况。”卞永祖认为,在对公司高送转的监管上,还是要结合公司具体情况分析。

   从近年来A股市场整体情况来看,资深投资人刘英对证监会的做法表示支持,他认为资本市场亟须规范。他告诉记者,近年来资本市场的确有很多次新股通过高送转除权拉低股价,恶意炒作的现象,这个歪风邪气应该被遏制。“全世界有拆股的现象,但没有把高送转作为炒作题材的情况。”

  “有形之手”该伸多长?

   “以前监管比较松,现在监管收紧很多人不太适应,监管层管得多出现一些问题也很正常,但整体来看没有太大问题。”黄建中说。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也对证监会最近的监管动作表示支持,他告诉记者,A股市场很多高送转只是将一个苹果切成三瓣,更多的是一种数字游戏,没有太大意义。“我支持刘士余主席的观点,上市公司将现金分红作为回报投资人的手段会更好一些。”

   而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就目前国内资本市场高转送的情况告诉记者,以前公司高送转方案不会超过10股转送10股的情况,但现在这种情况非常多,一旦转送股比例过高,则会给上市公司操纵股价提供便利,所以监管层就公司转增股的动机进行问询很有必要。“股民的情绪容易受股价涨跌的影响,但改革不应该受制于股民情绪,股民的短视与改革的长远性本身就是矛盾的,我认为证监会应该严格监管,力推改革,将违法违规资金从股市赶走。”

   “长痛不如短痛,要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让个股价值被市场正确衡量,是几任证监会领导努力推进的事情。但从监管效果来看,这一任的力度也是最大的,加强监管在短期的确会带来市场阵痛,但对于引导价值投资,建设真正有效率的市场会有很大帮助。”刘英说道。

   虽然众多业内人士对加强资本市场监管的必要性已有共识,但对于监管层在对上市公司在分红及高送转问题上的监管边界则有不同看法。

   卞永祖认为,分红从道义上来讲是企业的自主行为,只要股东会、董事会通过即可。考虑到每个公司发展的阶段和实际情况不同,《证券法》的修改可以将分红作为对企业的原则性要求,但不宜做太过详细的规定。

   刘英对此表示认同,他告诉记者,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和送配股本身是企业的经营决策,监管机构不能出台细则和规则,只能进行积极引导。

   虽然上市公司分红属于企业决策问题,只需股东大会通过即可,但由于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和大股东可利用其表决权对股东大会通过决议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左右公司分红决策,侵犯中小投资者利益,这也是不少上市公司分红动力不足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大股东利用自身信息、管理及决策优势,通过高转送及融资等行为操纵股价,减持套现,也为资本市场诟病。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A股上市公司通过定增、配股募集的资金约为2万亿元。而从陆续披露的上市公司分红计划来看,目前已公布的1545家上市公司合计分红金额达到7235.88亿元。事实上,A股市场历来存在重融资轻分红的现象。

   对此,刘俊海表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已建立,但尚不完善,我国资本市场还存在不理性、甚至失灵的现象。“当契约自由、市场博弈的机制失灵或被强者滥用时,监管者应挺身而出,完善公平交易与自由竞争机制。”

   鉴于上市公司本身的营利性以及公众投资者分红权具有的公共利益属性,都要求公司应该将回报股东作为第一要务。考虑到目前国内股东水准普遍不高,公司分红动力不足等因素,刘俊海认为应该建立上市公司的强制分红制度。具体而言,当上市公司具有可资分配的税后利润时,应拿出50%以上用于现金分红,除非公司能举证公司具有确保主业发展的重大急迫事由。如果公司亏损,无红可分,应对公司管理层进行专项审计,直接追究管理层违反忠诚义务或勤勉义务的民事责任。

   “现行《公司法》已明确规定,分红是由公司股东大会决定,监管层不能突破这一底线和要求,只能对上市公司的分红给予积极引导,例如对长期不分红公司的再融资等进行限制。”刘俊海告诉记者,监管层对上市公司分红的引导措施一直都有,只是贯彻不够彻底。“如果监管层要在上市公司分红问题上出台具体监管细则和要求,必须以修改现行《公司法》和《证券法》的规定为前提。”

  现货商看涨白糖 印度首现免税进口

  ■本报记者 叶青 北京报道

  近期一则消息引起市场关注,一印度政府官员表示,印度允许免关税进口50万吨原糖,截止日期是今年6月12日。尽管50万吨进口量没有达到市场预期,但此消息一出,刺激了全球长期低迷的蔗糖行情,同时也点燃了国内白糖上涨行情的引线。

   短短数日,期货盘面的白糖价格已经从6400元/吨跃升至6800元/吨;白糖现货也开足了马力,从各地报价情况来看,一些地区已经达到6900元/吨的高位,广西现货白糖甚至也回升到6800元/吨左右。4月19日,白糖主力1709合约,开盘6790元/吨,报收6801元/吨,涨幅0.34%。

  巴西种植面积缩减

   今年年初至4月,ICE原糖期货价格一直处于下跌走势之中,不过4月以来,逐步企稳于16美分/磅。业内人士表示,这主要得益于印度免关税进口窗口打开,兑现了市场预期。长久以来,印度通常为食糖出口国,但由于连续两年干旱,甘蔗产量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这促使印度制糖厂协会在3月将2016/17年度该国糖产量预估下调至2030万吨,之前预估为2130万吨,而印度一年的消费量通常会超过2500万吨。对于印度2016/17年度的原糖进口量,市场预期在100万—200万吨。

   据外媒报道,近日一印度政府官员表示,截至今年6月12日,印度允许免关税进口50万吨原糖。印度的情况与我国相似,在二季度后进入纯消费阶段,进口时间截止到6月12日,距离目前不到两个月,这就意味着,后期印度可能允许第二批甚至第三批进口。

  “巨大的产量缺口导致印度不得不打开进口的枷锁,这一消息使得近期国际原糖价格有所企稳。与此同时,部分原因是由于外盘原糖在连续下跌之后,风险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短期继续下跌空间有限,毕竟全球糖市库存处于多年的低位,中期内价格不太可能继续大幅下挫。”新湖期货分析师曹凯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另外,近日巴西国家商品供应公司Conab预期,该国中南部地区2017/18年度甘蔗产量料下降2.4%,因主产区圣保罗州的甘蔗种植面积缩减。

   Conab预计,巴西中南部地区2017/18年度甘蔗产量为5.98亿吨,低于2016/17年度的6.12亿吨。但糖产量降幅小一些,预计2017/18年度巴西中南部糖产量为3546万吨,低于2016/17年度的3558万吨。

   Conab在报告中称,即便天气条件更有利,中南部地区甘蔗种植面积的减少也会导致产量下降。Conab预计,仅圣保罗州一个州的甘蔗产量就可能下降1770万吨。

  种植面积缩减主要是经济因素。2015年末之前,糖价格长期低迷,导致大量企业破产。

   Comb预计巴西2017/18年度甘蔗总产量(包括东北部地区)在6.4762亿吨,而2016/17年度为6.5718亿吨;2017/18年度糖产量总计3870万吨,而2016/17年度为3869万吨。

   不过,我国的白糖上涨行情是否能持久还有待观察。中华粮网分析师孙开源表示,一些资本已经开始减持ICE原糖的净多头持仓。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11日当周,非商业交易商继续减持期货净多头寸至104127手,为连续第9周减持,但减幅仅为0.3%。

  白糖期权助力企业套保

  中糖协发布数据,截至3月底,全国累计产糖862万吨,销糖372万吨,销糖率为43.2%。目前仅有广东、云南产区尚未收榨,全国产量或定格为920万-930万吨,增幅远低于预期的980万吨。新榨季方面,当前较为确认面积增加的有海南、黑龙江、内蒙古,预计将为全国带来10万吨增量。

  不过,业内人士表示,最终的数据还需要以本月末的昆明糖会发布为准。按以往规律而言,一季度属于白糖产品传统的消费淡季。糖价在历经2016年第四季度火速上涨后,进入2017年一季度糖价便开始萎靡震荡整理。

   截至2017年3月底,云南主产区白糖售价在6410元/吨,相比一季度初下跌90元/吨,广西主产区糖价在6560元/吨,相比一季度初下跌100元/吨,国内销区白糖均价在6846元/吨,相比一季度初下跌44元/吨。若说一季度是白糖的传统消费淡季,那么二季度将是白糖需求逐步复苏的阶段,而今年则夹杂了政策方面的因素。

   “我国是世界食糖大国,产销量、进口量均居世界前列。近年来,受外部环境和进口糖冲击的影响,我国白糖市场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制糖行业遇到了较大的困难。企业面临更多的经营风险,凸显风险管理对于企业稳健经营的重要作用。”中国糖业协会刘汉德副会长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目前的白糖市场最让人头疼的事情莫过于走私糖的不断侵入,近期从市场方面调研得知,广西、广东、云南地区走私糖仍旧较为猖獗,今年年初至今被海关查获的量已接近2万吨,据悉,目前走私糖与国产糖差价能达到800元-1000元/吨之间。

   虽然国家对走私糖的打击从未停止,但在暴利的驱动下,胆大者、激进者仍旧在不断冒险。

  “近期,广西全面收榨。糖厂收榨后一般伴随着蔗款的结清,资金压力减轻,食糖产量低于预期,糖厂惜售心理加强,支撑了国内现货反弹。政府近期加强打击走私糖,走私糖减少,市场对走私糖担忧至少阶段性减轻。布瑞克咨询分析师林国发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与此同时,林国发表示,随着全国气温快速回升,消费旺季即将到来,市场销售预期较好,前期糖价持续走低,流通环节库存偏紧,有补库要求。多因素影响下,国内糖价经历持续走低后,价格临近广西2016/17榨季食糖生产成本上沿,广西糖厂全面收榨,糖厂资金压力缓解,惜售心理加强,政策利好加上外部糖价反弹,市场氛围好转,支持了近期糖价快速反弹,并有持续的趋势。

   “由于春节后糖价持续下降,市场食糖购销清淡,上下游企业备货的很少。随着食糖需求进入季节性旺季,加上糖价反弹,预计未来1-2个月企业备货季节性增加明显。特别是进入4月份后国内食糖供需情况基本确定,由于政策因素,进口量预计比上年度下降。因此,接下来我们会多采购一些食糖作为库存储备。”广西白糖现货贸易商李经理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李经理表示,根据巴西出口分国别数据显示,3月巴西食糖出口至中国为0,上一次月度无糖发运还要追溯到2013年9月。Williams船报显示,截至4月13日巴西港口依旧未有船发往中国,这是连续第10周无船待港。在目前的政策庇护下,国际糖地量发运的格局难有实质改善。

   业内人士表示,预计关税的上调将与许可证的退出同步实施,进口糖的重新放量将推迟到明年初。短期看,4-5月份进口规模将同比下降30万吨,这部分缺口必将由仓单补充。上周南宁产区报价6770元-6800元/吨,成交日趋活跃,贸易商参与热情提高。

   4月19日白糖期权的上市,又为市场提供了新的风险管理工具。白糖期权与白糖期货相结合,可以满足涉糖企业多元化风险管理需求,通过制订更为“合身”的套期保值方案,促进糖企的精细化风险管理;白糖期权将进一步完善白糖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促进价格发现功能的发挥,为涉糖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市场信号。

   林国发表示,任何合格投资者均可以参与期权交易,买入期权优点在于损失可预知,收益无限制。假设白糖期权 SR-801-P-7300 价格为200元/吨,糖厂评估新的2017/18年度食糖生产成本为6500元/吨,且担心后期糖价下跌,糖厂可以买入该卖出期权,只需要支付200元/吨权利金(2000元/手),不用担心后期需要追加资金。

责任编辑:金黄

热门推荐

APP专享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