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4月19日17:20 能源评论

  全球网事

  文·本刊编辑部

  3月5日,两会版《成都》MV上线,赵雷唱着“和我在春天的街头走一走,春花温暖了神州……”,镜头里,一辆辆ofo共享单车正缓缓驶过天安门广场和人民大会堂。

  虽然遗留了一些问题,但在今年两会上,共享单车还是成为一道不可忽视的风景、一个夺人眼球的话题。相信它最令人兴奋之处,并非“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的理念,而是把交通共享模式真实地展现在公众面前。

  事实上,自物联网提出后,各类投资者就开始在出行、消费和互联网领域狂洒现金,把共享、互联、数据等高大上的技术,用于传统交通网和信息网的改造。这些投资帮助企业在智能领域刷出了自己的存在感,也创造出一连串估值10亿美元以上的公司。

  无论是从事共享单车、还是深耕互助民宿,这些“独角兽”最终要解决的问题,都是如何在使用人数更多、但资源更少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实现完美配置。

  与消费品行业相比,能源行业对于智能共享和有效配置的期待,显然更为迫切。

  且不说今年全国人大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新闻发言人傅莹感叹“环境”已经连续五年,成为“两会”的热点问题,只看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治污减霾、环境治理、绿色发展的描述,就能切身体会到,全社会对于减少化石能源排放,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强烈诉求。

  但现实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当前,尽管风电、光伏的效能不断提升、成本持续降低,但诸多国家和地区却存在能源资源不均匀,配置不充分的问题。

  究其根本,是我们尚缺一种让全球能源实现互联互通的方式,一种可以借助智能配置来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模式。全国政协常委、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两会中提出,我们具备长距离输送清洁能源的能力,比如中国西部的电用不完就可以运到南亚去。

  网事回首,融字当头

  2004年,能源互联互通的概念第一次以名词“Energy Internet”出现在《经济学人》上。当时,光伏、风电行业在全球市场方兴未艾,生物质、潮汐能也在应用领域缺乏建树。于是,“使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大大提高,让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将变成现实”的描述,就像是对能源互联互通的美好幻想。

  2008年,幻想落地。当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项目组成立,开始研究未来可再生电力能源传输与管理系统。同年,德国联邦经济技术部与环境部在智能电网的基础上,推出一个为期4年的技术创新促进计划,计划打造新型能源网络。于是,原本无法落地的概念就像雪球一样,从小变大、由单薄到丰富。

  2014年,有人曾把当时业内对能源互联网的理解分成三类:第一类是从通信的角度强调各种设备的互联,即国内华为、国际AT&T公司等通信公司从传输端的尝试;第二类是从软件的角度强调第三方数据的优化管理,以美国Opower等公司为代表;第三类是从国与国之间的角度强调跨区域电网的互联,即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全球能源互联网构想。

  事实上,能源互联网囊括了上述传输端、消费端和通讯端,它强调“三网融合”即通过现代能源网、信息网、交通网相互交叉、相互支撑、相辅相成,实现能源流、信息流、人流和物流相互协同、高效配置,并以此创造巨大的规模经济和网络经济效应。

  2015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

  全国政协常委、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刘振亚在今年两会提出,应以世界能源转型和信息技术革命为契机,以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保障,发挥网络经济和规模经济优势,加快形成能源、信息、交通即“瓦特(Watts)、比特(Bits)、米特(Meters)”三(特)网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推动世界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度电气化、高度智能化、高度全球化、高度人本化的发展目标。

  去年3月,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正式成立,该组织以“促进清洁发展、建设和谐世界”为使命,致力推动实现全球能源互联和可持续发展目标。过去的一年,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在国际上首次完成对全球各大洲、风能、太阳能资源的初步评估,绘制五大洲骨干电网接线图,开展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亚欧非及美洲电网互联研究,建立全球跨国跨洲联网重点项目库。

  三网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从2015年开始,参与能源互联网产业的队伍发生变化——原来以政府、研究机构、能源企业和通讯企业为主的老组合里,新增了消费电子公司、互联网创业公司,甚至汽车制造业企业。能源网、信息网、交通网在网络形态、业务功能、资源利用等方面的联系,正在日益紧密。

  花开三朵,各表一枝

  创投圈里信奉一句话:“要让概念落地,就要有靠谱的技术助推。”全球能源的互联互通在从概念落地的过程中,三类技术也从无到有,日趋成熟。

  第一类是以特高压和智能电网技术为代表的新型能源网技术。

  气候变化经济学专家、牛津大学教授迪特尔?赫尔姆(Dieter Helm)曾预测:“能源市场将越来越像互联网经济,而它的边际成本将为零。”按照经济学原理,交易范围越大,交易竞争者者越多,边际成本才会递减。要让未来的能源市场更趋于“互联网经济”模式,必然建立的一个条件和前提,就是把交易纳入范围极大的空间内。与此同时,来自智能通信、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等传统领域的参与者,都会进入这个市场。

  要形成一个如此大体量的市场,前提是建立跨区域互联互通的电网。当前,国家电网公司主推的特高压电网技术,可以支持跨国、跨洲能源输送网络的建设,而智能电网技术,则能实现优化配置传统电力和清洁电力。两者如果能共同作用,将实现更大容量、超远距离输电,支撑这个大市场的安全、稳定运行。

  第二类是以物联网和大数据为主的信息网技术。

  物联网的意义在于,能源设施借助通信技术相互连接,就将使城市能源具备智能化需求。2016年9月,美国电信巨头之一AT&T公布了Air Gig计划,计划以“有电线的地方,就有千兆网络”为目标,在电线杆的顶部,放置一种超轻量无线网络装置。电线在其中将发挥引导作用,让无线信号沿着电线行进,形成互相之间的联系沟通。对于电力企业,这种技术可以让更高速的宽带,更强的信号质量与电网融合,构建基于现有电网的新型信息网络。

  而在大数据领域,过去十年,包括英特尔、思科等公司,都着手发电端、输电端、配电端、用户,通过建立能源数据平台,以进行资源预测、资源优化、自动需求响应、客户通知引擎和事后分析等工作,当前,这项技术已经实现帮助电网各端匹配供需,降低成本。

  第三类则是电气化高速铁路和电动汽车等交通网技术。

  当下,高速铁路能够实现大范围的电力牵引,不仅减少碳排放量,也大大消除了粉尘、煤烟和其他废气污染,“十三五”期间,高铁将覆盖我国80%的城市。而在电动汽车方面,其自身的续航能力不仅在近年有了快速提升,充电桩技术也与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紧密结合,提高充电桩的智能化水平。以国家电网公司旗下的充电桩为例,其已经具备IC卡管理、液晶显示、充电计费、智能管理等多重功能。

  软硬兼施,不可偏废

  有人说,在互联网+时代,得软件者得天下。在受此影响最大的消费电子领域,黑莓等企业已经放弃了硬件设备,专注于软件开发。当下,能源互联网相关领域的企业也显现出类似趋势——参与市场的企业,更偏好在局部进行软件开发。

  新兴企业的表现最为明显。他们其中的一类,是将散落各地的独立电池设备、太阳能电池板和节能高效建筑用网络连接的虚拟电厂。它们通过软件和数据分析,进行远程控制,并实现能源互联网中各类能源的优化配置。比如EnerNOC、stem;另一类,是以研究其电力需求响应特性为主要业务,擅长需求侧管理和能源数据分析的Nest、Autogrid公司。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成本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原因。

  华为5G欧洲市场副总裁阿卜杜拉扎克·穆代塞尔(Abdurazak Mudesir)博士曾说:“欧洲很多人期望物联网能带来大量的商业机会,但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收获了教训。所以还是等一下吧。如果我们仅仅像现在的电信运营商这样提供连接的服务,收回的钱可能都覆盖不了成本,或者收回投资要等上很久才行。”

  喜爱健身的人都有一个共识:同样是增加蛋白质,如果一个人有足够大、足够坚实的骨架,蛋白质就能转化为健硕的肌肉,否则,多余的蛋白质就会悉数转化为脂肪。

  因此,在能源互联互通的实践中,即便建设成本较高,整体网架也绝不能滞后于局部软件开发。现有的各类软件公司就像蛋白质,在能源网络中得以转化为有力的肌肉,让人们看到能源管理的力量。而一旦能源骨干网架建设不能及时跟进,蛋白质出现堆积,脂肪多于肌肉的尴尬将不可避免,这种情况如果持续,整体能源网络的负担加重,将不利于其健康持续运行。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之一,就是尽快推进电网的互联互通,让坚强的骨干网架,帮助参与能源互联网的各类主体轻松进入,并转化为有机组成,实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并形成一个能源互联互通的稳定生态矩阵。

  当下,这种互联互通已经开始出现。当前,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完成“六交七直”共13个特高压工程,“两交七直”9个特高压工程也正在建设中。在跨国互联方面,500千伏中俄直流联网工程已经在2012年正式投运。下一步,通过国内互联、跨国互联、洲际互联,更大范围内的能源资源优化配置也将通过“三网融合”的模式实现。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2016年9月底,戴姆勒集团在巴黎车展上公布未来计划——瞰思战略(CASE),它是智能互联(Connected)、自动驾驶(Autonomous)、共享出行(Shared & Service)和电动汽车(Electric Drive)四个字的缩写。

  无独有偶,宝马集团在2个月前,也公布了“全新第一战略”——ACES。它与CASE代表了同样的四个词。虽然顺序略有区别,但两家车企对未来出行方式的定义是相似的,即形成一个融合能源、信息和交通的平台,在未来最大限度地扩展人、车辆与服务之间的联系。

  像宝马和戴姆勒一样希望参与能源互联网的企业,纷纷推出未来计划。但计划和当下,梦想和现实,皆不可废,这就像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一样,除了展望美好的未来,企业现在更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让更多用户进入、参与、并享受能源互联互通带来的便利。

  首先,在进入用户量增长到一定数量后,更多模式和服务会被创造。

  互联网领域的一条生存法则是,要想建立一个有效的商业模式,就一定要有海量的用户基数。从企业角度看,用户群越大,就越能“开源节流”——一方面可以节省接触每个用户的成本和资源,另一方面则通过互联网的平台,提供高品质的服务,从而获得更多用户,形成良性循环。

  以国家电网公司正在打造的电动汽车车联网平台为例,这个平台通过广泛的布局,接入分布各地、由不同投资主体建设的充电桩,快速除了可以实现线上预约、线下充电等基础服务,还可以借助实现充电设施、电动汽车、停车位等硬资源的快速接入和互联互通,实现桩联网、车联网、人联网和能源互联,并在此基础上,拓展保险、数据等增值服务。

  其次,足够多的用户,还将最大程度上激发创新的动力。

  一些进入能源互联网领域的企业,都在进入行业2~3年后开始遭遇尴尬:初期因为融资而极度风光,但此后,因为找不到自己的创新模式,也无法推出拳头产品。家庭能源管理公司Nest就是其中一例,在被谷歌收购连年后,Nest创新速度大减,导致CEO被迫在去年离开,近期,这个品牌甚至已经被并入google的物联网部门。

  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贾康认为,未来,能源、交通和信息网的结合成能源互联网,这种局面的出现,是企业结合用户需求闯出来的,而不是政府想出来的。言下之意,企业动力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用户。而全球能源互联互通带来的好处之一,就是让数以亿计的用户进入能源网络,让各种需求层出不穷,而企业获得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的根本动力。

  (本文由本刊记者张越月执笔)

  文章来源于《能源评论》杂志

责任编辑:胡青山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