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4月17日21:40 中国产经新闻报

  娃哈哈老态尽显 “借壳”上市或成救命稻草

  本报记者 赵琳琳报道

  近年来,随着娃哈哈集团业绩增长的逐步放缓,企业将如何走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日前,中国糖果发布公告称,该公司主要股东嘉庆及Noble Core与潜在买家宗馥莉女士(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独女) 订立意向书,宗馥莉拟收购公司合共26.01%权益,及做出可能自愿要约,以收购公司不少于50%投票权。

  此消息一出,外界纷纷猜测宗馥莉此举意在打破其父亲宗庆后的“不上市论”——娃哈哈欲“借壳”上市。

  记者了解到,中国糖果控股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位于福建,是一家拥有超过15年历史的中国糖果制造商,产品包括凝胶糖果、充气糖果、硬质糖果及巧克力制品。2015年中国糖果在香港创业板上市,但近年来业绩却反响平平。2016年财报显示该公司收益下降6.7%至7575.7万元,毛利下降超过21%,年度亏损329.1万元,而其2015年亏损超过488万元。由此看来,单纯的板块扩张或者业务拓展并不能为这场收购做出合理的解释。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糖果“卖壳”意图明显,正因如此,娃哈哈欲“借壳”上市的言论也似乎顺理成章。对此,记者采访到宗馥莉的助理,其表示暂未接到公司高层有关该消息的任何通知,若有明确信息,公司将发布正式声明。

  “老龄化”的困扰

  对于身价百亿的娃哈哈来讲,业绩的下滑或许并不是让其最头疼的问题,而如何赢回市场认可度似乎表现得更为迫切。

  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各方面的老化,创新力度不足,是娃哈哈近年来影响力不断下降的主因。”

  对于90后而言,娃哈哈是一代人儿时的记忆。但在现今众多高大上品牌的冲击下,00后对娃哈哈的认知度普遍不高,而且娃哈哈品牌定位给人的感觉似乎只局限于儿童产品,作为大众类品牌,娃哈哈品牌实则早已老龄化。

  纵观娃哈哈所生产的产品,让人能脱口而出的产品并不多,而销售情况较好的营养快线、乳酸菌、纯净水这三大产品年限已有十年、甚至二十年,这对于市场上日新月异的产品来说,无疑已经开始出现老龄化。关注娃哈哈的其实可以发现,多年以来在渠道方面,娃哈哈主做三四线市场,对于当下流行的电商、互联网、甚至便利店接触的都很少,因此在渠道销售的老化显而易见。

  而在客户方面,由于产品的变动小,很长时间以来,娃哈哈几乎没怎么更新过客户群体,和往常一样还是大客户群跟连箱体。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体系在90年代还挺实用,但就现今而言,已经非常不适合了。好的经营离不开狼一样的团队,而狼一样的团队则需有不断新鲜的血液注入。环视娃哈哈团队目前鲜有创新,而他们的格局、视野似乎都已经不能满足娃哈哈高速发展的需求。

  面对多方面老龄化的现状,朱丹蓬表示,创新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然而这也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体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

  其实,历年来,娃哈哈在创新方面着实下了不少功夫,但似乎怎么都摆脱不了“上市快、消失也快”的魔咒。以2012年的启力为例,娃哈哈这款产品主打功能性饮料,广告词以“喝启立不伤身”、“增强免疫力”等,但与红牛广告词“累了,困了喝红牛”相比,启力明显定位不足。再看当前的功能性饮料市场,红牛占据了市场的半壁江山,而启力占有的市场份额极小。同样的,2014年娃哈哈推出富氧水,但在前后不到四个月的铺新后,就开始降价促销。2015年娃哈哈推出了三款饮料新品,分别为C驱动、椰汁植物蛋白饮料“来一榨”和来自意大利的血橙橙汁。但就目前来看,几乎都已经淹没在推陈出新的新一代饮品中。

  朱丹蓬表示,尽管娃哈哈在不断地创新,但市场回报并不高,这主要因为娃哈哈旗下产品结构升级换代不到位,而这当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娃哈哈内部管理方式和公司体制问题上。

  “不同于别家饮料公司,娃哈哈一直以来都是以宗庆后的管理为主,虽然宗馥莉回国后接手了娃哈哈的部分业务,但这位‘洋派’接班人并没有给予市场过多的惊喜。除此之外,受到业绩下滑影响,娃哈哈销售体系人员数量也在不断减少,人才流失的问题已经开始暴露。如若这些问题不能从根本上的得到解决,那么娃哈哈老龄化的状态依旧无法改变。”朱丹蓬说道。

  除上述问题外,在产品创新方面科研也显得尤为重要。娃哈哈2004年推出的营养快线,之所以能获得成功主要依赖的还是科研技术。据悉,当时为了使娃哈哈营养快线的营养能更好吸收,营养快线幸福牵线采用了生物科技,特别添加嗜热链球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等益生菌,将大分子蛋白变为小分子蛋白,更易被身体吸收。因此,在杜绝老龄化方面,娃哈哈还需在科研上下功夫。

  上市仍需时日

  想要发展就离不开创新,而想要创新上市似乎是最好的办法。尽管娃哈哈是否“借壳”上市一时成谜,但如果确如大家所猜测的一样,娃哈哈成功“借壳”上市,那它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娃哈哈成功“借壳”上市,那他将得到一个新的资本平台,可以推动娃哈哈的公司治理结构更加现代化、透明化。目前娃哈哈遇到了发展瓶颈,而这个发展瓶颈的根本是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娃哈哈作为一家成功的民营企业,如今在实行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上,很多方向都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经营挑战,同时娃哈哈的一些转型尝试也难说成功。因此,借助资本市场或许是一个新的机遇,不仅可以释放企业融资的巨大潜力,还可以将企业结构制度化,吸引更多人才。

  但与此同时,沈萌也指出,娃哈哈“借壳”的难度也非常大,因为娃哈哈的内部结构十分复杂,公司治理结构也不完善,甚至存在娃哈哈体系内与体系外的大量不透明关联交易,这对于借壳特别是在香港这样一个更成熟更法治化的资本市场可以说近乎于不可完成的任务,况且以娃哈哈的知名度,在A股IPO或借壳的可能性更大,另外借壳香港还涉及资产所有权向境外转移的问题,审批手续上十分繁复,因此对于此次“借壳”他更倾向于宗馥莉将旗下资产“借壳”。

  记者注意到,为谋求多元化发展,一直以来娃哈哈都在不断布局,扩张业务板块。2002年娃哈哈宣布进军童装市场,但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其童装业务并不理想。2010年,娃哈哈开始做奶粉,但在众多进口奶粉品牌中,爱迪生奶粉至今规模不是很大。2012年,娃哈哈打造城市商场综合体——娃欧商城,2013年,公司决定投资150亿元做白酒。

  然而,一路走来,娃哈哈并未获得先机,而是距离2012年所定下的千亿元目标越来越远。有数据显示,2013年,娃哈哈完成营收783亿元,2014年,公司实现营收仅为728亿元,而2015年则骤降至494亿元。

  朱丹蓬表示,随着历年来娃哈哈业绩额的不断下滑,此次的“借壳”上市一说,对它来讲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同样现今它的业绩额也不能支撑它去上市,除此之外,娃哈哈近年来各方面的表现也不适合去上市。因此,对于此次借壳一说,他认为可能是宗馥莉旗下公司欲“借壳”上市。对于娃哈哈的上市,他认为在后期,应该是并购式的。即宗馥莉会根据娃哈哈发展的状况来实现与旗下公司的并购,从而来实现娃哈哈的上市,但这也需在多年之后。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