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不出的“性暗示”怪圈 自主营销还能再低俗一点吗?

  经济观察网 郭有信/文 “感觉有点low”。3月30日,北汽幻速在三亚上市了一款新车。但在场媒体被震撼的不是车,而是类似“海天盛筵”般的发布会。

  为什么这么说呢?先看看这家企业对这次活动的一些宣传语——“戴T的激情”、“与女神啪啪啪”……光有语言还不够,该企业还别有新意地为参会媒体准备了一个外包装类似安全套的礼品盒,当然盒子里并不是安全套,而是惯常的优盘。

  这个礼品盒的外包装设计也是让人醉了,一段桃红色的大字十分醒目——“人生就要有戴T的激情”,右下角借鉴了“杜杜”的标注——“魅力装”。

  当然与发布会现场的表演相比,礼品盒还算是含蓄的。齐齐亮相的大腿、处处皆有的网红脸……别说什么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心里想什么才看到什么。这样的用意,难道不是路人皆知?

  营销从来不排斥“性”这个词语,但是滥用“性”的元素,只会让品牌低到尘埃里。虽然该汽车品牌主打农村市场,但农村市场就应该大棚脱衣舞一色,胸罩与保险套齐飞?

  在近几年的市场营销中,确有部分车企底线一降再降,反而是杜蕾斯这个以内涵、污知名的“段子品牌”,在一些场合和情况下分得清大是大非。而看上去应该保守的汽车企业,反而丢掉了自己的道德底裤。在一些不适当的时候,以“性”为名积极借势营销,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反讽?

  如果反对者非要以这家企业小作为理由,以产品定位不同来作为借口,认为可以搞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营销活动”,那他们对消费市场的理解也太肤浅了。企业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无可厚非,产品主打农村市场也符合当下中国车市的消费热点,但策略不是靠“性暗示”营销托起,其根本在于以产品、服务为核心,以品质为根基,用战术将这些关键词串联,深入消费者内心。

  更需知道的是,营销接地气并不意味着低俗。但现在很多企业就陷入到这种误区之中,把“接地气”理解为“低俗表演”,希望以此拉近与消费者的感情。不可否认,国际品牌对“性暗示”的使用并不少见,但即便是充满了荷尔蒙,也会注意到底线和尺度,隐晦地表达也是一种智慧。反观国内,对此应用似乎恨不得来一场脱衣舞,营销人员可能都懒得去头脑风暴、精妙构思吧。

  目前,自主车企已开始出现阵营分化:一部分成长起来的企业正在进行艰难地品牌上攻,努力塑造格调;而另一部分,则以抄袭等手段,主攻低端市场,靠造廉价车来赚快钱。当然两种阵营中,也有希望为入门市场提供一些优良产品的企业,但躁动之下,初心很容易迷失。看到别人赚到快钱,冲动也会随时冲破理性。

  尽管笔者不懂营销,但一直认为,营销的作用是“火上浇油”,而不是“无中生有”。长城汽车基本没有做什么营销,但是销量很好,因为产品本身足够硬。而也有一些车企将精力基本放在宣传、营销上。前几年,有不少消费者受骗案例都是拜过度营销所赐。如今,再回过头来看这些自主品牌玩法,不是手段精明,而是内心发虚。

  坦白说,企业费尽心思地搞一个处处恶趣味的发布会,还不如多花点心精力想想怎么服务好消费者,给出更多性价比高的产品。实际上我们看幻速这两年的发展,尽管初期的发展中确实有过抄袭的嫌疑,但以一匹黑马的姿态杀出——作为一个新品牌,确实有可取之处。但在三年之后,已经初具规模的幻速也遇到了发展的天花板。消费升级、用户对品牌的要求等因素无疑给这个定位于乡村市场的汽车品牌施加了巨大压力。

  在近两年的市场表现中,幻速销量已经失去了过去的高增长,并一度陷入负增长之中。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幻速的母公司北汽银翔重新创造了“比速”品牌,试图形成高低搭配的品牌格局。但北汽幻速无法形成真正的产品竞争力才是问题关键。作为北汽的子品牌,幻速的根本问题在于研发弱、后继无力。北汽对“亲儿子”北京牌、绅宝、威旺的打造还有心无力,对幻速更是无暇顾及。

  走农村路线成功的车企不是没有,上汽通用五菱和长安就是好案例,但这两家企业也从没做出什么出格的“海天盛筵”来,而是试图为面包车营销出“车格”,五菱最近的秋名山之火就是一个极佳的营销案例。

  幻速当然也能在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但是如果不从这种野路子上掉头入正途,最终它也只是一个赚快钱的品牌。缺失了品牌格调和产品品质基础,消费者很可能两三年就会升级到其他自主品牌。而幻速,这个与劳斯莱斯幻影有点类似的品牌名字,最终也只能在四五线自主品牌阵营中挣扎。

责任编辑:刘金磊 SF113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